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 > 第238章 選一個主帥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 第238章 選一個主帥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其他五人微微一笑,六人並排而立,藐視著對麵那夥人。

左賢王雙拳捏緊,閉上眼睛深吸好幾口氣才恢複心情,冷漠的注視著對麵幾人。

“本王由定襄郡、雲中郡、五原郡發兵,大軍人數十五萬,你們幾個,遲早是本王的俘虜!”

“廢話少說!”孫策催促:“要打便打,不打就滾蛋!”

趙雲冷淡道:“吾奉天子詔令,定會取汝頭顱!”

左賢王氣的臉色鐵青。

漢人!該死的漢人!

他死死的凝視著六人,要將他們的模樣深深的刻入腦海中。

看了一會兒,左賢王扭頭道:

“各位都好好看看,給我記住他們,這是草原之恥,一日不雪恥,我等一日沒臉回去!”

其他人紛紛點頭,各露凶光。

左賢王再次望向六人。

“本王乃左賢王孛兒隻斤,又名劉陽,漢將,留下姓名。”

呂布嗤笑。

他對南匈奴比較瞭解,見其他人皺眉,淡聲解釋道:

“南匈奴與北匈奴有些不同,南匈奴在我們先帝之前都與大漢親近,有頭有臉的人都有漢姓,但並非漢人。”

原來如此。

眾人點頭,趙雲收起長槍,白龍駒與他心有靈犀,往前踏了兩步。

“胡寇聽好了,我乃常山趙子龍也。”

孫策勾唇一笑,策馬上前兩步,與趙雲並立,槍尖直指左賢王,挑眉道:

“記住我的名字,江東,孫策孫伯符。”

末了,他還不忘補充道:“你的腦袋,一定是我提著回洛陽。”

左賢王眯起雙眼,孫策?孫堅之子。

若是生擒此人……

下一個上前的是太史姓將領,身後插著雙戟,手中持著弓箭,冷笑道:

“東萊,太史慈!”

呂布上前,單手彆著長戟,居高臨下倨傲的注視著左賢王。

論塊頭,他簡直不像漢人,渾身肌肉比匈奴人還要健碩。

“我乃九原呂布,總有一天,我會親自將我的家鄉,從你手中奪回來。”

他來自五原郡九原縣,而五原郡現在在左賢王手中。

左賢王看到此人,嘴角微抽。

丁原義子。

丁原父子在並州是他們的老對手了。

張遼踏前,他的家鄉也落入了胡人手裡。

不過他親手斬了左骨都侯,雁門如今空虛,隨時都能將其奪回來。

隻是不知家鄉的父老,還有幾人健在?

他深吸一口氣,目光淩厲道:

“雁門,張遼!”

最後一人,長著絡腮胡,小心翼翼的策馬跟上,下意識的落後他們半步,不敢並排,第一時間沒開口。

眾人都望向他,包括左賢王。

左賢王看到此人差點吐血。

這個草原的叛徒!

怪不得漢人拿出上萬名漢騎。

孫策帶走的虎豹騎,加上此人的胡騎,以及太史慈和中途湊的騎兵,輕鬆上萬。

見大夥都望向自己,於夫羅噎了半晌不知道該咋說。

難道他要高喊一句,胡寇於夫羅?

估計兩邊都得錯愕的看著他。

憋著憋著,於夫羅想到什麼,突然身體一鬆,心中有了底氣,又一次駕馬,與呂布等人並排。

“你們聽好了,我乃大漢天子親封,南匈奴單於,於夫羅!”

左賢王心中大震。

於夫羅這喪家之犬,拿到大漢天子的冊封詔書了?

數百年間,單於人選都要經過大漢的冊封,除了近些年,他們宰了於夫羅全家,然後一起造反推舉出新的單於。

於夫羅跑到大漢去見老皇帝哭訴,結果連麵都沒見著,他們心中大定。

而今日對方捲土重來,拿到了詔書就代表大漢會助他複國!

怪不得漢廷會在這擺下數員猛將。

都給人家冊封了,要是辦不出事,大漢威儀會嚴重受損。

所以洛陽的小皇帝,是用舉國之力來撐場麵了?

如果是這樣,他倒是可以回去聯合一下右賢王,傾儘全國之力將漢軍打回去。

否則坐視於夫羅複國,他們所有人都彆想好過。

一瞬間的功夫,左賢王想了很多事,他一生經曆過不少風雨,將心中躁動壓了下去。

“好,你們的名字,本王記住了,我會將你們的頭顱全部砍下來祭旗!”

說完,於夫羅在身邊之人的掩護下回到軍陣中。

太史慈手持著弓箭尋找著好時機,找了半天最終放棄了。

胡人將他保護的很好,估計人家已經知道,漢軍當中有神射手。

呂布急了,一揚馬鞭準備衝過去宰了那家夥,還是張遼將之攔下。

“大軍作戰豈可兒戲?”

烏泱泱的一窩蜂衝過去,與村鬥有什麼區彆。

沒錯,他們五個人是殺的爽了,其他人呢?

其他漢騎亂七八糟的隨著衝鋒,就算人均戰鬥素質高出十倍,漢軍打贏了,估計也是慘勝。

問題是一對一,胡人騎術和壯碩遠勝他們的普通兵士。

兄弟們的命難道不是命嗎?他們總不能像胡人那樣不顧及自己人。

張遼不會打這種仗。

人少的時候是一種打法,打到哪算哪,頂多死百來人,打不過就跑。

上萬人作戰又是一種打法,方方麵麵都需要周密的計劃,一個小小的疏漏,就可能造成全軍覆滅,一口氣死傷萬餘人。

光大軍的調配,就得花上不少時間。

張遼調轉馬頭,朝躍躍欲試的眾人抱拳,說道:

“諸位將軍,切不可自亂陣腳,上萬人馬,如何督查、需要多少衝陣騎兵、需要多少騎射手、多少輜重兵、馬夫、夥夫、醫師,在何處建立糧草大營,補給從何處而來,多少人做前鋒、多少人做後備、各營該乾什麼、上萬匹馬如何照料,都需要再三思量,如若不顧一切的衝殺,今夜過去,漢軍必自亂!”

眾人猶如被澆了一盆冷水。

孫策放下槍,一時間連線話都忘了。

他在南軍當中,所有的一切都有父親料理,他隻需要衝陣廝殺,現在倒是被難住了。

但他知道張遼說的不錯,不說人,烏泱泱那麼多馬該如何調配都是大問題。

馬要休息,要吃草,總不能同一時間所有馬都去睡覺,然後又同一時間全都休息充沛。

亦或者是馬匹十二個時辰都不需要閤眼,人全天騎在馬上哪也不去。

需要將全軍做好規劃,才能以一萬餘騎兵,抗衡胡人十餘萬人。

趙雲短暫猶豫,提議道:

“以職位高低,暫時選一個主帥統籌各營吧。”

大家都沒意見,張遼望向孫策,笑道:

“伯符乃是孫帥之子,理應由你暫任主帥。”

孫策聽了趕緊擺手,“我?不行不行。”

他有自知之明。

他年齡最小,哪怕在戰場上再如何自信,私下也不可壞了規矩。

更何況……

孫策撓頭道:“我有爹在,平日隻管衝陣,管理大軍我不行。”

眾人不禁莞爾。

這倒是沒錯,孫堅的統帥能力得益於朱儁教導多年,將大軍打理的井井有條,各將隻需要各司其職,孫策每次都嗷嗷叫的衝鋒在前,幾乎不隨其父坐鎮後方。

既然他行不通,張遼又望向呂布。

呂布是眾人中唯一的一軍統帥。

可呂布也搖頭,他坦然道:“統帥三軍非布所長。”

如果是以往的他,定然會毫不猶豫的接下,並且自信自己能做的很好。

可是現在他知道,自信是要付出代價的。

他知道自己對於張遼說的那些不在行,而一旦某個地方處理不好,會有數以千計的兄弟為此付出生命。

“子龍將軍,子義將軍,你二人呢?”

張遼問向趙雲、太史慈。

兩人皆搖頭。

不提能力,他們二位職位不夠。

前者是南軍麾下其中一營的副將,後者是孫策副將。

彆說他們了,就是公孫瓚來了,都不一定夠格。

張遼望了眼於夫羅,乾脆略過。

胡人不在考慮範圍。

趙雲忽的心中一動。

“有一人不是正好合適?職位夠,而且有統帥之能。”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