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 > 第304章 天子的胸懷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 第304章 天子的胸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隻需要一聲令下,便可合圍司隸,與朱儁的北軍對峙於陽武。

屆時孫堅軍、劉備軍必將南下勤王,圍點打援將其吃掉,之後豈不是為所欲為?

現在倒好,兵權都被卸下,接下來就是無邊的打壓咯。

他們冀州士人該何去何從?

冀州雄霸天下,以後怕是會被當成朝廷養的豬宰。

皇甫嵩接完旨,正式步入司隸。

曹操顯得無聊,想起個人。

張合。

天子特意要抓住此人。

為了抓他,於禁、樂進、徐晃接連上陣,好不容易將其逮住。

晾了他這麼多天殺銳氣,該去見見了。

願意接受朝廷招安也罷,不願意,那就該吃苦頭了。

結果出奇的順利。

剛見到張合,人家就馬不停蹄的表示願意歸順朝廷。

省事了。

大軍來到陽武時,隻剩下六七萬人。

陽武目前是司州軍駐地,司州軍由朝廷直管。

軍營沒什麼好看的,但是那白雪之下,錯落有序的房屋,一畝畝良田,家家戶戶的炊煙,讓不少冀州人都震驚了。

劉子惠、耿武、閔純、李曆、沮授,田豐、審配、辛評一眾人等傻眼。

他們冀州號稱富甲天下,可絕對做不到家家戶戶炊煙嫋嫋,大冬天的全都燒著炭。

還沒完,進城之後他們遇到了一係列匪夷所思的事。

直到一路來到河內,太守王匡親自來迎接。

王匡對皇甫嵩極為敬佩,帶著官吏一路送著皇甫嵩等人往洛陽走。

沮授沒忍住,指著不遠處的告示牌,問:

“那究竟是什麼?一路而來,看見不少。”

王匡的視線看了過去,告示牌上寫著“道路積雪,小心地滑”。

不止是沮授好奇,其他人同樣好奇。

路邊看到個池塘,都能看到寫著水深危險。

王匡見他們疑惑,哈哈一笑,然後解釋道:

“諸位第一次來司隸,怕是沒聽說過天子曾言:民有折損,長史下獄這句話吧?”

他們全都莫名其妙。

皇甫嵩意動的問道:“老夫都不曾聽說,此乃何意?”

王匡耐心的為他們解釋道:

“百姓有損傷,必須有人需要擔責,滿府君言為責任製,打個比方,誰家若是有個魚塘,沒有寫上標語,導致來戲水的百姓淹著了,魚塘主必須負全部責任。”

這句話讓眾人都懵了,還有這種說法?聞所未聞。

田豐視角獨特,突然道:“若淹死的人是來偷魚被淹死的呢?”

王匡不假思索的回道:“魚塘主同樣要擔責,最起碼賠償責任少不了。”

離譜至極。

大夥麵麵相覷,都看出了對方眼裡的無語。

誰想出來的這麼離譜的規定。

王匡看他們的表情,意味深長道:“天子曾言,他不管外麵有多自由,再多的錢比不上命,朝廷就是要立下一條規矩,哪怕百姓不聽勸阻找死,非要去爬山探險出事了,也需要有人承擔責任。”

耿武緊皺著眉頭,再次提問:

“如果這事發生在河內,會如何處置?”

類似的事王匡明顯沒少處理,當即道:

“先追究裡正,然後三天內建好護欄,設定標語,不允許百姓隨意進險地,若是還有發生,哪怕是深夜,裡正也要爬起來組織人手去找人,事後該處罰的百姓處罰。”

眾人一下子沉默了。

觸及到他們的知識盲區了。

如此是好事嗎?站在百姓的頭上或許是好事,因為時時刻刻都有人提心吊膽擔心著你。

對朝廷而言,絕對是壞事。

百姓要罵,官吏也要罵,圖啥呢。

皇甫嵩若有所思的點頭,舉一反三的問道:

“所以道路積雪的標語,也是因此?”

王匡笑眯眯的點頭:“正是如此!”

曹操湊了過來,感慨道:“天子的胸懷,非常人能夠想象。”

不去說暗地裡會不會有百姓沒人管,但能做到表麵上這般,已經是獨一份亙古未有了。

能看的出來,街頭走動的鄉親們臉上都帶著微笑。

笑容是發自內心的。

彆的州郡都不曾見到。

不對,兗州除外。

路過兗州時,曹操都恍惚了。

才短短幾個月,他年初領軍出征時,兗州遍地黃沙,四周可見骸骨,蝗蟲、瘟病肆虐,百裡寥無人煙。

可回師後,發現兗州大變樣,到處都在建房屋,遠道而來的商人們吆喝著招長工,各種商隊來回穿梭……

原本荒涼的兗州,重新煥發了生機。

真是不可思議。

不僅僅是他,田豐、審配、沮授等人也覺得大開眼界。

他們突然有種強烈的想法,想迫不及待的到洛陽去,去看看洛陽的樣子,以及那傳說中英姿勃發的少年天子。

皇甫嵩眼中惆悵一掃而空,笑嗬嗬的說道:

“繼續趕路吧,大軍駐紮在河內,諸位隨我前往洛陽。”

一行人繼續向西。

……

洛陽,崇德殿。

今日早朝,劉辯豪氣了一把。

當著百官的麵,他拍拍手,殿門處密集的腳步聲響起。

接著,虎賁軍進入殿中。

百官心驚膽戰,以為天子又要殺人了。

結果卻讓人始料未及,各種金銀珠寶、錢財布帛往大殿中抬,還有一箱箱的雪玉糖,足足堆成一條長龍。

這是要做什麼?

臣子們傻眼了,暗自揣測著天子用意。

龍椅上的劉辯站起身,走下台階,來到箱子前,隨手抓起一把珠寶。

放在外麵不說價值連城,隨便一串都價值上萬錢。

劉辯感慨道:

“多好的寶貝。”

要麼是少府和國府賺的,要麼是各地進獻上來的東西。

他將珠寶放下,笑嗬嗬的看向眾多大臣,張開雙手,說道:

“朕曾言與眾卿共治天下,有朕和大漢的一份,就有諸卿的一份,今日殿中之物,全是給予眾卿的賞賜。”

嘶。

現場倒吸涼氣的聲音不絕於耳。

自從天子親政兗青二州回來以後,對他們的賞賜是一波接一波。

先封官,後來秋收後賞了每人六個月俸祿,現在還要接著賞。

他們還沒來得及道謝,就聽見劉辯笑道:

“昭寧元年多虧諸卿輔佐,年關將至,算是朕賞諸卿的年貨,還望諸卿勿要懈怠,昭寧二年須更加通力合作,重現大漢盛世。”

“臣等拜謝陛下,陛下萬年,大漢萬年!”

眾臣激動的齊齊行禮。

滿殿珠寶,讓他們八十個人分,退朝後得喊人駕馬車來拉。

盛世都沒出現過此等情景吧。

劉辯走回台階,笑眯眯的轉過身。

“諸卿免禮……”

喂飽了你們,朕才能玩幾出大的不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