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 第550章 恩科放榜,狀元周瑜
這一世不可能讓他早早亡故。
周瑜的病主要是因為赤壁戰時右肋中流矢,征南郡時傷口迸裂,危在旦夕,再加上赤壁之戰屍體遍地,當時爆發了一種瘴癘病。
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甚至完全不會發生,就算不小心中箭了,華佗董奉等,也有能力將其治癒。
這個時代的頂尖醫生,不至於連個箭傷都不會治,人家可是神醫。
劉辯在這一刻,心裡已經擬定好大將軍人選。
唯有周瑜,適合當漢之大將軍。
至於另外兩位王佐,如果非要有一個丞相,他會毫不猶豫選諸葛亮。
尚書令的話,他心裡永遠隻有一位,那就是荀令君。
殿內,戲誌才和楊修,見劉辯一會笑一會激動的麵色漲紅,一會站起一會又坐下,兩個人都摸不著頭腦。
許久過後,劉辯才大笑兩聲開了口:
“周瑜,一甲,狀元!”
戲誌才小聲提醒道:“陛下,還未看完呢。”
“不會再有比這份卷子更好的了。”劉辯非常篤定。
王佐之才寫的東西,彆說現在了,未來幾十年內都很難有人企及。
除非讓荀彧來參加考試。
楊修果斷記下,劉辯又看了幾份,終於全看完全分完了。
讓他意外的是還有熟人,簡雍的名字映入眼簾,還有兩個,一個叫華歆,另一個叫薛綜。
董昭是曹魏司徒,華歆擔任過太尉,簡雍為昭德將軍,地位僅次於糜竺,薛綜擔任過太子少傅。
接下來排具體三甲名次,劉辯已經瞭然於胸,宣佈道:
“一甲,狀元周瑜周公瑾、榜眼蔣琬蔣公琰、探花董昭董公仁。”
“授狀元太學博士祭酒,榜眼探花,五經博士,將狀元卷納入蘭台。”
“二甲七人,進士王朗、進士華歆、進士簡雍、進士薛綜……授太學學令史、典學從事、律博士等職。”
“三甲二十人,同進士出身,你們排吧,授太學博士弟子。”
“乙科同為朕之門生,各授官職前往各郡縣任職。”
“明日辰時放榜,未時宣所有考生入宮,朕在崇德殿召見他們。”
戲誌才楊修同時躬身,“臣遵旨。”
第一屆殿試圓滿結束,取得了劉辯難以想象的成果。
他可以放心大膽的賞賜狀元,為科舉製造勢,之前還擔心好東西餵了狗,怕自己捧出來的狀元是個廢物,還不如征辟製。
但現在不同了,他要留下一句曆史。
昭寧三年曆史首次恩科,曆史上的第一位狀元周瑜,官至大將軍,在職期間,漢軍無往不利,萬國來朝。
……
劉辯確定了名字,剩下的人事情還多,當天尚書台官吏加班加點將其他名字排出來,並且擬定了榜文。
同時,殿試的所有名單被送到章德殿,劉辯挑了幾個出來留中不發,一切準備就緒。
距離殿試剛好過去十日,太陽剛剛升起,一隊羽林郎全副武裝,小跑著出宮。
剛來到街上就引起驚呼,畢竟羽林軍是天子親衛。
越來越多百姓跟上看熱鬨,也有知道內情的人交談著放榜的訊息,更引起城中軒然大波。
這批人可都是天子的門生。
公車署的舉人們,全都出來了,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自己的名次。
領頭的羽林郎來到位置站立,手下人立刻圍出一小片空檔。
接著榜文被樹立起來,其他羽林軍將士收縮回來,與榜文並排而站。
人群一下子熱鬨起來,全部往裡擠,現場各種嘈雜的聲音。
“臥槽,彆擠啊。”
“景興兄快來,這有位置。”
“公瑾你往後站站,瞧我的,野牛衝撞!”
蔣琬拉著周瑜的手,頂著腦袋往裡鑽,終於擠到了最裡麵。
“讓我看看。”蔣琬眼珠子立刻被榜文吸引,榜文以紫檀木框黃綾裱,高九尺五寸,他往下看。
排頭第一句,“奉天承運皇帝製曰”,以禦筆硃砂題頭,接著是兩尊玉璽印。
龍璽及尚書令璽,一上一下排列。
然後就是榜文正文。
蔣琬下意識的唸了出來:“朕紹休聖緒,開科取士。
聞經緯天地曰文,勘定禍亂曰武。
蓋取士之道,文武兼重。
今察廬江周瑜,對策恢弘,洞明邊務,通曉文武,為狀元。
零陵蔣琬,精籌國計,吏治斐然,為榜眼。
濟陰董昭,深通經義,翰墨華章,為探花。
並列鼎甲,昭示天下。”
蔣琬看完,整個人傻在了原地,周瑜來到他旁邊,看到自己的名字位居榜首,驚詫了一會後,嘴角勾起笑容。
唯一沒想到的是,蔣琬這家夥,居然也位列一甲。
蔣琬腦子還在宕機,拉著周瑜問:“公瑾,這周瑜蔣琬是何人?為何我感覺好像在哪聽過。”
“你我。”
“啥?”
蔣琬雙眼瞪的滾圓,難以置信的問道:“是我和你?”
周瑜還算淡定的點頭。
“哈哈哈。”蔣琬突然發狂的大笑,上前抱住周瑜,激動道:
“周兄你快看啊,我周瑜是狀元,我踏馬的要揚名天下了。”
他抱著對方的臉就要親,周瑜沉著臉推開他的腦袋,他已經察覺到周圍好多人在向這裡投來異樣的目光。
另一側,董昭還沒擠進來,突然一下大夥給他讓開一條路,他還懵逼著呢,一群士人湧了上來,拽著他來到榜文前。
“在下是一甲?”
董昭更懵了,他先是在河南尹府考入一甲,當時他還淡定,但天子親臨殿試,他又中一甲,當場有些恍惚。
還沒完,王朗還在接著念,
“一甲恩榮,狀元周瑜,授太學博士祭酒,賜麟趾金牌、禦廄天馬、如切如磋銘禦刻君子劍、紫檀博山冠。
榜眼蔣琬,授太學《春秋》博士,賜白玉文昌令、得閱蘭台秘藏、朱漆鹿皮弁冠、青驄馬。
探花董昭,授太學《尚書》博士,賜湘竹禦筆、鐵畫銀鉤徽筆鬥、玄端錦袍、黃檀木鏤花進賢冠。”
“二甲擢升,王朗、華歆、簡雍、薛綜……七人授進士出身,拜太學典官:學令史、典學從事、律博士,皆賜玄端朝服,準未央宮行走……”
“三甲賜名,同進士出身二十人,拜太學博士弟子,受免察舉直接候補、《熹平石經》拓本……”
“乙科……”
結尾。
“今歲群彥如雲,非惟文章華國,實乃股肱之兆諸生當念朝廷養士之恩,效周公吐哺之心。昔韓信登壇而定三秦,賈生對策而安漢室,諸君其勉之。”
“昭寧三年三月十四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