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 第623章 身敗名裂
關羽準備大施拳腳,留許褚陳宮看守補給線,這次萬無一失。
美美的吃上一頓後,劉備趕到了,各軍將領,包括五子良將,全都前去迎接。
大漢除了大將軍,沒有誰的武職能大的過他。
當中最激動的,莫過於張飛關羽。
眾將下馬等待,遠處山道出現一行策馬而來的人影,張飛站不住,迫不及待的張開懷抱向前跑去。
“大哥!”
劉備見此情形,勒馬下來,剛剛站定,壯漢就撲進自己懷裡。
“三弟。”劉備拍了拍他的肩膀,張飛後退一步,單膝跪地抱拳,眼中有淚花閃動。
兄弟幾人分彆許久,說不想念是不可能的,還有益州之戰的變化,張飛覺得自己給劉備丟臉了。
關羽緊隨其後,邁著大步走來,也毫不猶豫的跪下,“大哥。”
劉備伸手握住,三人的手緊緊扣著,劉備笑道:“往後的仗,放開手腳去打,兄替你們撐腰。”
他就坐鎮在軍帳中,揚州要再耍陰謀詭計算計他兩個弟弟,他第一個不答應。
接下來,各將紛紛向劉備行禮問好,張遼等人,暫時全歸入他的麾下。
左路軍組建完成,目前拆分成了兩部,另一部分在諸葛亮那裡,或許在成都時,雙方能得以彙合。
劉備入主的當日,惠衢帶著降書來了,劉備升帳有請,此人態度表現的極為謙卑。
在眾將眼中這是理所應當,因為他們不日就要對呂蒙發動總攻。
惠衢小心翼翼的觀察眾將及劉備的反應,輕咳一聲後,說道:
“我軍仍有五萬軍士,且萬縣尚有十萬百姓,在下知曉漢軍精銳,可我軍若要拚死守城,甚至動員百姓……想必劉皇叔想要攻下,也要費不小的功夫。”
張遼冷淡道:“現在打算投降,早乾什麼去了?”
惠衢滿臉尷尬,張遼踏出,朝劉備拱手道:
“皇叔,末將隻帶五子軍,三日內必破城門。”
劉備放下降書,緩緩搖頭。
張遼隻好退下。
劉備說道:“呂蒙將軍若能主動請降,倒可避免一場戰火,百姓能儘快安居樂業,為幸事,備願意退讓一步,不追究責任。”
當然,朝廷會不會找呂蒙的麻煩,就不關他的事了。
其次他大概也清楚,什麼五萬守軍,什麼十萬百姓的數字有虛報。
不過他也不在乎了,一旦打起來,城中百姓肯定會死傷無數,能和平解決最好。
惠衢並沒有多高興,因為他的主要目的並不在此。
他先對劉備誇讚道:“世人言劉皇叔寬仁愛民,親眼所見在下敬佩,在下替萬縣十萬百姓,拜謝劉皇叔大恩大德。”
劉備承受了一禮,這會去說什麼受之有愧之類的,太做作了。
“既然如此,先生就回城內,接下來請派議和使者,來磋商細枝末節吧。”
上萬人的受降不是兒戲,如果不磋商妥當,雙方都滿意,說實話,兩邊主將和主力都不敢靠近。
萬一是陷阱可就麻煩了。
“自然,”惠衢答應的極為爽快,但他話音一轉,又道:“隻不過呂將軍還有一個條件。”
“請說。”
“不管磋商結果成功與否,呂將軍希望能放百姓出城,將他們轉移至安全地界,避免萬一到來的戰事,讓百姓收到波及。”
這話倒是奇怪,第一次見有人提出這個要求。
表麵上看是好事,百姓放走了,不管是和還是繼續打,漢軍都占了便宜。
和的話,提前轉移了百姓,之後省得安置浪費時間。
戰的話,漢軍攻城不用畏首畏尾,且不用擔心呂蒙發動百姓上城牆守城。
武將們並未發覺有什麼不妥,劉備認真思考著,他也覺得挺合適。
“也好。”
剛點完頭,徐庶走到他右邊,低聲道:
“可能有詐,我擔心此為袁軍金蟬脫殼之計。”
劉備微不可察的點頭,但還是對惠衢道:
“先生回去稟告呂將軍,備答應了。”
惠衢表情大喜,本以為還需要廢一番口舌,甚至去用仁德綁架劉備一番,沒想到如此爽快。
他朝劉備一禮,道:“劉皇叔放心,在下一定將話帶到。”
劉備擺手,“送客。”
一直到惠衢消失,陳宮、徐庶、沮授三人都走了出來。
“皇叔,此事要再三斟酌。”
“呂蒙必藏禍心。”
“恐怕是此人的脫身之計。”
三人意見高度統一。
劉備反而笑了,“幾位先生持統一意見,倒是難得。”
現在哪是說笑話的時候。
他們還要再勸。
劉備卻道:“備焉能棄百姓而不顧?至於呂蒙,想要金蟬脫殼沒那麼簡單,隻需將出城百姓,全部進行身份覈查,此外,將百姓轉移至靠荊州方向,呂蒙就算混入人群,也無路可逃。”
假設出現最壞的情況,呂蒙能將上萬士兵,都藏入百姓中還能躲過覈查,到了西北靠近荊州的地方就造反。
那麼接下來他將麵臨以下局麵,是與漢軍精銳在野外打遭遇戰。
沒有城池掩護,純純刀刀見血的戰鬥。
呂蒙敢這麼做,劉備就敢在半日之內,將袁軍打成漫山遍野的潰兵,然後主要的任務就是抓俘虜。
陳宮三人一想,好像還真是這麼個理。
徐庶推測起事態發展,默默閉上嘴不再多言。
沮授同樣沒意見,他主動請纓道:“皇叔,在下願主持覈查工作。”
他在朝廷就掌管天下刑罰,這事交給他辦倒是合適。
覈查身份也不是什麼難事,不需要過問亂七八糟的情況,沮授已經有了主意,可以從益州人的一些特點和口音來篩選。
偶爾放走幾個人無傷大雅。
“好,有勞了。”劉備點頭答應。
陳宮又走出抱拳,“磋商和談細節,不如就由在下代皇叔出使?”
劉備再次點頭。
……
呂蒙一開始還挺高興,卻沒料到漢軍的一係列動作,尤其是那劉備的規劃,讓人沒那麼淡定了。
惠衢萌生出一個想法,要不然真投降算了,至少在他看來,漢軍還是很不錯的。
誰料呂蒙腦子一轉,又有了想法,冷笑道:
“劉備不是仁義麼?我有個辦法,能順利脫困的同時,讓他身敗名裂。”
惠衢心裡有了種不好的預感,呂蒙拉著他來到一邊,低聲道:
“我可以留在城內不出城,一切照舊,屆時利用百姓大做文章,看他是選擇百姓,還是坐視我從眼皮子底下突圍,我們可以這樣……”
一番話結束,惠衢瞠目結舌,艱難的咽著唾沫。
呂蒙又拍著他的肩膀道:“接下來和漢軍磋商,還得有勞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