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 第633章 製全州
馬騰恍惚住了,李越趙武是老熟人,他們是段煨的親衛正副隊長。
而段煨是袁紹的核心班底,從司隸帶來的,不管袁紹在哪,總是這兩人守大門。
馬騰等十八鎮將領都升了官,那兩人也不例外,據說現在在三輔當武官,鎮守一方。
這時候,李越趙武發現馬騰蹤跡,臉上一喜,快步走來。
“馬將軍,袁盟主令我二人在此等候多時。”
“盟主?!”
馬騰聽到關鍵字,渾身一抖,以往的冷靜蕩然無存。
“袁盟主?袁盟主回來了?”
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比在散關遇到周倉還要震驚。
李越趙武兩人被他反應弄得忍不住發笑,李越點頭道:
“袁盟主帶人出去探查周邊情況,盟主知道馬將軍正率軍而來,所以令我二人等候。”
趙武接著讓開一步,做出有請的姿態,“馬將軍請。”
馬騰就在這種恍惚狀態中,被請入城內。
至於袁紹,正率領輕騎往往隴縣趕,臨近城門,勒馬減速,馬匹在他的操縱下,帥氣的漂移。
城門處早已有一眾官吏等候,全都圍了上來。
“下官河東太守王淩。”
“京兆尹楊琦。”
“左馮翊……”
“右扶風……”
“下官弘農郡守……”
整個司隸西半邊各郡官吏都在這了,因為袁紹的一道命令,不得不前往隴關。
距離隴關最近的涼州城池,就是隴縣,也是曾經袁紹入涼的關鍵跳板。
袁紹垂眸看向他們,“事都辦完了?”
眾人趕緊道:“糧草已經運抵完畢,我等該回去了。”
他們還得趕著回去參加宮宴,不知道來不來得及。
“這就要走了?”袁紹似笑非笑的看著他們。
這夥人為了運糧草,除了每人帶上近千官吏,還有近萬民夫隨行。
若是留下,能發揮巨大作用。
眾人跟小雞啄米似得點頭,巴不得趕緊離開。
袁紹大手一揮,“從現在開始,你們被朝廷征用了,各郡官吏,去領盔甲戰刀,至於民夫,參與後勤工作,按日給付工錢。”
大家夥全變了臉色,各種推脫聲絡繹不絕。
袁紹雙眼一眯,聲音突然變得冷厲,“我不是在跟你們商量,這是命令!讓開!”
他一甩鞭,大家立刻散開,袁紹頭也不回的駕馬回城,親衛們迅速跟上。
馬騰在廳堂中焦急等待,奉的茶他一點喝的心思都沒有,心裡隻剩一人。
等待中,外麵響起一連串恭敬的聲音。
“盟主!”
“拜見盟主!”
馬騰帶來的老班底,見到袁紹的那一刹,禮行的毫不遲疑。
在他們心目中,袁紹永遠是那位戰無不勝的平涼聯軍之主。
馬騰聽到聲音,直接衝了出去,果然見到那名英氣逼人的俊朗男人在向這裡走來。
身為涼州都督的馬騰,也算是封疆大吏,此刻腰卻彎的很快,激動的喊道:“盟主。”
袁紹點頭示意,“事我已經知道了,裡麵說。”
馬騰跟在後麵進去,袁紹還去通知了所有將領,廳堂中人才濟濟。
馬騰和他帶來的人,目光灼灼的盯著袁紹,就好像小迷妹見到了偶像,不亞於曹仁見了曹操,關羽張飛遇到劉備。
袁紹一句廢話沒有,寒暄都被他省去,直接站起來。
“馬騰聽令。”
“在。”
“立刻以我名義發布檄文,涼州各郡縣歸我排程,向涼州境內,所有成建製漢軍、縣兵、郡兵發去文書,由我統一指揮涼州保衛戰,同時,號召涼州百姓,積極參與涼州之戰。”
說完,袁紹沉吟片刻,又道:
“不管是哪路漢軍,凡我軍令所到之處不遵者,皆斬。”
“喏!”馬騰當場抱拳。
袁紹繼續道:“涼州九十八縣,各縣縣尉,抽出一千人,前往平襄城待命。”
不管是臨時征召還是如何,他要在平襄集結起十萬大軍,策應漢軍發展攻勢。
“喏!”
“急令折蘭鐵勒、薑囧、楊阜,於三日內抵達冀縣,準備冀縣保衛戰。”
“是。”
“魏延聽令。”
人群末尾的魏延悶悶不樂的走出來,隨意的拱手,“在。”
“令你暫代邊防第一軍主將,率軍攻取沮縣,五日內奪下城池,紹向朝廷奏功,奪不下來,兩罪並罰。”
“喏。”
“李越聽令。”
“末將在。”
“立刻前往前線,傳令如周倉部等馳援漢軍,受我節製,五日內來帳聽令,所轄漢軍在此期間,全力配合魏將軍攻城,貽誤戰機者,斬!”
“得令。”
“趙武聽令。”
“末將在。”
“統籌後勤,於隴縣建立糧草、軍械大營,為各路漢軍,提供糧草軍械!”
“是!”
“其餘諸將!”
“末將在。”這次剩餘的人全部站起。
袁紹大手一揮,“發兵一萬五,目的地東狼穀,斬叛軍首尾。”
“喏!”
眾將士氣高昂,人群中的賈詡哀歎連連。
倒黴啊倒黴,袁紹一通操作猛如虎,實際是在自尋死路。
一沒王詔,二沒大將軍府的調令,三沒尚書台的詔書。
袁紹早已經不是涼州刺史,假節權利也已經被收回。
現在跑到涼州下達一通命令,強勢接管一切軍政,甚至連司隸近半郡守都被他攥在手裡,這算什麼?
算他魅力大,孤身往這一跑,振臂一呼就天下響應?
狗屁!
那是他打著燈籠上茅房,找死!
彆人都是變著法的隱藏自己的鋒芒,袁紹不一樣,昂著腦袋告訴全天下他很牛逼,沒人敢忤逆他,他在涼州有著不弱天子和朝廷的威望。
賈詡心裡拔涼拔涼的,算算時間,他們從弘農趕到隴縣時,差不多信使也從弘農趕到了洛陽。
估計天子及百官已經被晾了許久。
滿朝上下對於袁紹的不滿日益激增,尤其是那個太師王允,可能帶著一大堆士人正在請誅袁紹。
……
洛陽,鑼鼓喧天,敲了半天,聲音越來越小。
百官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王允一個噴嚏接一個噴嚏。
旁邊有人諂媚道:“俗話說的好,一嚏為人罵,二嚏為人思,太傅身為國之重臣,如今臨近年關,百姓都唸叨著太傅的好呢。”
王允剛才還在狼狽的擺弄自己的鼻涕,突然扭過來頭,滿眼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