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 第672章 伏鳳山
劉備沉吟片刻,下令全軍停下,等待著諸葛亮反應。
許久後,諸葛亮慢慢睜開眼,劉備好奇的問道:
“何意?”
諸葛亮扇動著小扇子,望向遠方,搖頭道:
“龐統所奏,希望我等放開一條生路,讓他能收攏殘兵逃回揚州。”
呂布哼道:“呸,做夢。”
諸葛亮微微一笑,看向劉備,道:
“龐統的曲子有飛鳥儘,良弓藏之意,他是提醒我們,少去他這位大敵,我等回到洛陽,很快就要被卸去兵權。”
“哦?”
劉備讚歎還能用曲子傳達意思的精妙手段,之後忍不住失笑。
“看來這位鳳雛,喜歡胡思亂想。”
宮宴沒參加成,眾將都遺憾著呢,誰不想回去受賞受封,過幾天逍遙日子。
天子繼位五年了,至今未虧待和冤枉一名有功之將,反而常常為了保護某人,跟文人爭的麵紅耳赤。
諸葛亮收起扇子,嚴肅道:“呂布趙雲聽令。”
“在!”兩人抱拳。
“攻下成都。”
“喏!”
兩人揚起武器,領兵向著城池殺去。
城牆上。
鐺!
龐統突然睜眼縮手,瞳孔隨之一凝。
琴絃斷了,上天都不願意助他?
再往遠處看,漢軍正在朝這邊賓士。
諸葛亮不願意給他機會,打定主意要將他重挫絞殺。
龐統眼前陣陣發黑,胸口傳來絞痛,他的臉色肉眼可見的慘白下去。
眾將立刻圍了上來,龐統催促道:“撤,快撤!”
一將當即抬起扯著嗓子喊道:“來人墊後,掩護大都督後撤!”
城中的一萬五千人,又分了一大半下來,他們要再次繼續堅守城池。
龐統被抬在擔架上,全程閉著眼睛,不敢去接受失敗,接受三十萬人如今隻能狼狽逃竄一部分的事實。
快要出城門時,耳邊傳來高處城牆上,將士們的呐喊。
陳牧厲聲道:“將士們,誓死守衛成都,絕不讓漢軍登上城門一步!”
將士齊喝道:“守衛成都,誓死掩護大都督突圍!”
龐統死死咬著嘴唇,牙縫間滲出鮮血,他不敢發出聲音,用衣袍蓋住自己的臉。
心裡不斷傳來抽痛,他後悔自己輕敵導致一路慘敗,但他必須活著出去。
隻有活著出去,纔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三萬大軍,分成了三部分。
一萬人守城,龐統等人出城後,他們就砍斷索橋,緊閉城門,斷絕退路,決心死守。
五千人護送著龐統,向東而逃。
一萬五千人負責外圍血戰,殺出通道,掩護龐統撤退。
這場戰爭遠沒有結束,龐統軍走的每一步,都踩在血水裡,四周靜悄悄的,卻遍地屍骸。
他們不知道掩護的一萬五千人死了多少,還能幫他們殺多久。
他們不敢停下來,否則必被追上,隻能跨過同袍的屍骨,繼續逃命。
龐統逃了一天一夜,行至一處,前方傳來喊打喊殺的聲音。
他下了擔架,正好有渾身染血的甲士抱著斷臂前來。
李豐緊張的追問:“發生了什麼?”
甲士捂著肩膀,單膝跪地,淚如雨下,哽咽道:
“遭到埋伏了,漢軍張遼、徐晃等將於前方設伏,弟兄們快打光了。”
他說完,在場沉寂的落針可聞。
一天一夜時間,一萬五千人打光了?
要知道,漢軍主力的目標,應該是成都。
成都的情況又惡化到了什麼程度?
還有,掩護的人打光了,他們這五千人,又該如何衝出去。
甲士或許是因為失血,額頭不斷往外滲著冷汗,此刻連跪都跪不穩了,他求助的望向四周,急切的問道:
“大都督呢?”
龐統走來,小兵臉上突然就恢複血色,用膝蓋挪了過去。
“大都督,陳將軍及諸位將軍全部戰死,王將軍率部拚死掩護我殺出帶話,殺不通了,懇請大都督立刻繞路。”
龐統更加痛心,這都是好兵啊。
曾經的他,握有這群好兵的效忠,狂妄的自比韓信。
遇到漢軍,他親手葬送了他們。
“將他好好包紮,隨我們一起撤吧。”龐統聲音沙啞的下達命令。
誰料甲士突然站起來,咬牙道:
“我的宗親兄弟,父老鄉親,軍中同僚都在前方血戰,我要去與他們一同擊潰漢軍。”
龐統張了張,最終沒勸出口,隻道:
“總有一日,我還會回來。”
李豐護送著龐統繞路撤,逐漸進入涪陵郡地界。
他們去年由此進入益州,與嚴顏展開血戰,最終勝利,長驅直入。
如今如喪家之犬,隻剩下狼狽。
二月的涪陵陰雨綿綿,道路泥濘,將士們幾日未食,僅能撐著木棍勉強趕路。
李豐還得不斷鼓舞士氣。
他們並不需要衝出益州,再趕一段山路,估計能撞上趕來救援的呂蒙。
雙方回合,壓力驟減,再殺回去也會輕鬆不少。
正是因為此,軍心還沒散。
龐統從早上開始就頭暈目眩,每走一步都感覺眼中金星直冒。
他知道自己是全軍的精神寄托,硬是咬著牙齒堅持了下來。
前方的地形呈現峽穀狀,一左一右兩座高山,山林繁茂。
隊伍停了下來,李豐派出斥候,龐統扶著一棵柏樹,氣喘籲籲的問道:
“到哪了?”
李豐正研究著地圖,聽到問詢,指著一地道:
“鳳棲梧桐,此乃涪陵郡伏鳳山,穿過峽穀,就到彭水了。”
龐統呼吸平複,皺著眉頭打量被薄霧籠罩的山頭,“我號鳳雛,此地竟名伏鳳山?”
“大都督剛剛說什麼?”李豐沒聽清。
龐統搖搖頭,問道:“斥候回來了嗎?”
李豐苦著臉,憂心忡忡的看向遠方,搖頭道:
“山林太廣,想要探查完成,沒有幾日怕是難,我們拖不起。”
隻能簡單看看環境和路線,大軍就得啟程。
龐統沉默了一會兒,淡淡道:
“傳令,準備通行,大軍加速通過,我走最後麵。”
李豐拱完手準備去安排,沒走幾步重新折返回來,詫異問道:
“大都督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