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律師,14億人奉我為法神! > 第23章 政策好是好,得有人來落實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律師,14億人奉我為法神! 第23章 政策好是好,得有人來落實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李明遠的退讓,是策略性的,也是在強大證據壓力下的必然選擇。

他將皮球,又一次,重重地踢回給了張偉。

證明吧!證明她真的從未有過任何接觸風險資訊的機會!

法庭內,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張偉身上。

灼熱,審視,帶著對未知的期待。

包括三江所的周明,此刻他身體微微前傾,目光緊緊鎖定著螢幕上的張偉。

李明遠檢察官的退讓,無疑為這場原本看似已成定局的審判,注入了巨大的變數。

他雖然堅守著“有罪”的最後防線,但這扇通往“無罪”的大門,已然被張偉撬開了一條縫隙。

成功的曙光,前所未有地清晰。

此刻,法庭的焦點,萬眾的矚目,儘數係於張偉一人。

他,將如何回應這最後的挑戰?

張偉的麵容依舊平靜如水,深邃的眼眸中不起絲毫波瀾。

彷彿李明遠剛才那番精心組織的詰問,不過是預料之中的棋路,早已在他的算計之內。

一切,仍在掌控。

他敏銳地捕捉到李明遠話語中的每一個邏輯節點,以及其背後隱藏的策略意圖。

公訴人的應變能力,確實值得稱道。在如此不利的局麵下,依舊能迅速調整策略,試圖從程式和認知層麵尋找突破口。

張偉的內心,冷靜地評估著對手的每一步棋。

關於‘基本注意義務’的辯駁,這在意料之中。

在主要證據鏈已經傾向於我方時,這是控方必然會強調的程式性抗辯,試圖模糊焦點。

但這並不足以動搖我方已經建立的證據優勢,瓶體本身的極端危險性與汙染的隱蔽性,纔是本案的核心事實。”

真正的關鍵,在於他提出的第二點:王遊卿是否曾有機會接觸農藥安全資訊,以及農資店是否履行了法定告知義務。

這的確是控方在現有證據體係下,唯一可能尋找到的、能夠對我方‘認知缺乏’論證構成實質性挑戰的薄弱環節。

公訴人確實有點東西!

如果無法徹底排除這兩個疑點,那麼我所構建的‘認知常態’與‘科學真相’之間的鴻溝,其說服力便會大打折扣。過失的標簽,或許依舊難以完全剝離。

但這恰恰是我預設的戰場!

在庭審策略的製定階段,我就已經將控方可能進行的所有反製措施,都納入了考量範圍。

這兩個所謂的關鍵疑問,不過是我早已準備好的、用以徹底終結這場辯論的最後兩張牌。

接下來隻需要讓兩位關鍵證人出庭,將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宣告本案的結束!

屆時,真相將如撥雲見日,王遊卿的清白,也將大白於天下。

一瞬間的思索過後,張偉平靜地迎向李明遠審視的目光,隨即從容地轉向審判長席。

“審判長,針對公訴人剛才提出的兩點質疑,辯護人認為有必要進一步澄清事實。”

他的聲音清晰而自信。

“為此,辯護人依據《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申請通知兩位證人出庭作證。”

“第一位證人,是江城市興農農資經營部的店員,李四。他將就該店銷售農藥時,是否提供《購買告知書》的情況進行說明。”

“第二位證人,是上訴人戶籍所在地,趙家村的村委會主任,趙長山。他將就近年來趙家村是否組織過農技安全培訓的情況進行說明。”

審判長與兩位審判員簡單合議後,點頭同意。

“準許辯護人申請。”

“傳證人李四到庭!”

很快,一個穿著樸素、神情有些緊張的中年男人,在法警的引導下走上證人席。

他正是農資店的店員李四。

經過身份核實和告知權利義務後,張偉開始發問。

“李四,請你告訴法庭,你所在的興農農資經營部,在銷售像‘敵殺死’這類農藥時,是否會向購買者提供《購買告知書》或類似的書麵風險提示?”

李四緊張地搓了搓手,看了一眼公訴席,又看了一眼張偉,最後目光落在審判長身上。

他深吸一口氣,聲音有些發顫,但還算清晰。

“報告法官…沒有…從來沒有過…”

“我們店裡,老闆圖省事,都是直接拿舊瓶子分裝了賣,哪裡搞過什麼告知書……”

“彆說告知書了,連個正經標簽有時候都懶得貼,就拿筆寫個名字…”

李明遠立刻追問:“你確定是‘從來沒有’?任何時候都沒有?”

李四被檢察官審視的目光看得更加緊張,但還是用力點頭。

“真沒有!我敢發誓!我們店裡櫃台上麵裝了個監控,雖然是防小偷的,但也能拍到櫃台前麵。你們要是不信,可以調監控看,賣東西的時候,我或者老闆,絕對沒給過任何人那種紙!”

他的語氣帶著一種小人物的篤定和急於撇清關係的味道。

監控!這個細節讓李明遠的眉頭再次鎖緊。

張偉:“我的問題問完了。”

審判長:“公訴人是否需要對證人發問?”

李明遠沉默片刻,搖了搖頭:“暫時沒有。”

李四如蒙大赦,被法警帶了下去。

“傳證人趙長山到庭!”隨後,一位頭發花白、麵板黝黑、臉上刻滿皺紋的老者,走上了證人席。

他是趙家村的村長,趙長山。

同樣履行完法定程式後,張偉問道:“趙村長,請問,近年來,趙家村是否組織過關於農藥安全使用、廢棄物處理等方麵的農技培訓?”

趙長山顯得比李四更自在一些,畢竟是村裡主事的人。

他清了清嗓子,聲音帶著濃重的鄉音。

“培訓?哪有什麼培訓哦。”

“俺們村裡,年輕人都在外麵打工。”

“剩下的大多是老人,連智慧手機都不怎麼會用。”

“村裡開個會,通知個事,都得挨家挨戶去喊。”

“政府倒是說過要搞什麼農技培訓,但俺們村沒那個條件。”

“也沒人來教俺們這些老東西咋弄。”

“俺們就知道老祖宗傳下來的那點種地法子。”

李明遠聽著村長的回答,眉頭越皺越緊。

他站起身,語氣帶著一絲質問。

“趙村長,國家有政策,要求基層組織開展農技推廣和安全教育!”

“為什麼你們村沒有執行?”

趙長山被檢察官的氣勢嚇了一跳,但還是硬著頭皮辯解。

“李檢察官,俺知道有政策。”

“可政策好是好,得有人來落實啊。”

“俺們村裡沒文化的老人多,政策檔案俺們也看不懂。”

“也沒個大學生村官啥的來幫襯。”

“俺們這些老家夥,隻會麵朝黃土背朝天。”

“那些新東西,俺們真是不懂,也教不了。”

他歎了口氣,顯得很無奈。

“俺們村王氏…她就是個苦命人,大字不識幾個。”

“平時連鎮上都很少去。”

“外麵的事,一點都不知道。”

李明遠看著趙長山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以及他眼中真實的困惑和無奈,內心一股無名火湧了上來。

他氣的是政策為何在最需要的地方難以落地,氣的是這種普遍的無知背後折射出的深層問題。

但這份怒氣,最終隻能壓在心底。

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村長的證言,配合之前的社會調查報告,幾乎坐實了王遊卿所處環境的資訊閉塞和普遍認知不足。

再結合農資店員的證言,銷售者確實也未儘到任何告知義務。

他提出的兩個關鍵質疑點,都被證人證言直接打臉。

這讓他的“認知”辯護顯得越發蒼白無力。

“公訴人,是否還有問題?”審判長問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