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從上官小寶徒弟開始 第218章 下馬威,誰嚇誰?
斯皮爾伯格解釋道:
“迪勒先生,《et》的潛力不止1500萬。
林先生願意全額投資1200萬,而且劇本……”
巴裡嗤笑一聲,說道:“一個靠抄漫畫起家的人,能寫出什麼好劇本?
斯皮爾伯格導演,你彆被他騙了。
我查過,這位林潮宗先生在香江發行的漫畫,全是抄東瀛的套路!”
“巴裡先生,你說的話是認真的嗎?”林潮宗語氣淡淡的說道:
“如果是,我不介意拿出1000萬美元,邀請全球最頂級的律師團隊,和你在法庭談談,如何對一位億萬富豪保持尊敬。
汙衊一位億萬富豪聲譽的代價,是否付得起賠償?”
林潮宗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遍整個會議室。
巴裡聽到這話,臉色頓時難看無比,嘴裡跟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好萊塢八大電影巨頭總裁,年薪也就在50萬到200萬美元之間。
這還是包含了獎金和股票激勵在內。
他作為派那麼總裁,年薪也才80萬美元。
再說句難聽點,他隻是一個打工仔。
和林潮宗身份完全不同。
就算拋開林潮宗在香江資產不談,單單作為漫威集團董事長和第一大股東身份,那也是妥妥的億萬富豪,就不是他能夠汙衊和碰瓷的。
林潮宗這番話,完全就是以錢壓人。
真要拿出1000萬美元告他,絕對能把他折磨的欲仙欲死,甚至可能破產。
因為他所有的資產,加起來都沒有1000萬美元。
如何鬥得過林潮宗這樣的億萬富豪。
資本主義世界,有錢纔是大爺。
巴裡很清楚自己所有的權勢,完全來源於派拉蒙。
之前之所以這麼囂張,完全就是看林潮宗。是一個東方人,還是一個華夏人。
在他的認知裡,唯唯諾諾纔是華夏人的表現。
但是顯然,自己現在錯了,林潮宗和他想象中的華夏人完全不一樣。
林潮宗針對他個人,巴裡相信派拉蒙董事會那些股東們,可不一定會拿出錢幫他打官司。
他此時萬分後悔自己的托大。
一時間又拉不下自己的臉道歉。
看到林潮宗那一臉淡漠的表情,巴裡內心一顫,嚥了咽口水,說道:
“林先生,我為我剛才的不禮貌道歉。
我剛才提到的合作,也確實是事實。
漫威影業隻是才上映三部小成本電影,還達不到和我們八大電影談分成地步。
你想要40%的分成,我們派拉蒙背後的母公司海灣工業公司,也絕不會同意。”
林潮宗聽到巴裡明顯服軟的語氣,心中更是不屑。
對於巴裡把派拉蒙背後的母公司海灣工業公司壯膽,更是不放在心上。
海灣工業公司雖然強,但是和他旗下公司,業務上根本沒什麼交集。
派拉蒙更不是他們的核心資產。
林潮宗可不認為海灣工業公司會為巴裡出頭,和他這樣一個億萬富豪對簿公堂。
斯皮爾伯格坐在一旁見巴裡服軟,眼中也是詫異不已。
很快,他又露出恍然之色。
億萬富豪在米國的含金量,斯皮爾伯格很清楚。
巴裡向林潮宗這個貨真價實的億萬富豪服軟,也是理所應當。
巴裡見林潮宗對他的道歉,有半點回應,內心也有些慌。
他可是真不想被一個億萬富豪時刻針對。
米國可是滿大街都是真理。
巴裡暗自深吸一口氣,咬牙說道:“林先生,您今天親自來我們派拉蒙,足夠顯出您的合作誠意。
在我個人權利範圍內,可以做主,今後漫威影業上映電影,如果在我們派拉蒙發行,可以將分成提高到18%。”
林潮宗微笑道:“巴裡先生,你道歉的誠意我感受到了!
不過,18%的固定分成,可不是我想要的。
好萊塢電影分彆,院線方就要分走一半。
剩餘的票房,你們發行方還要拿走32%,那我豈不是給你們白打工。”
“林先生,話不能這麼說!”巴裡解釋道:“林先生可能對電影市場不瞭解。
電影發行沒那麼簡單。
我們作為發行公司,需要承擔拷貝製作費,35mm膠片每卷就要2000美元。
我們還需要負責預告片製作、海報投放等宣傳費用等
各種費用加在一起,發行成本很多時候,比電影製作成本還要高。
電影沒有上映之前,誰也不知道票房會怎麼樣?
還需要承受巨大的風險。
能夠給您18%分成,真的是已經非常有誠意。”
“真的嗎?”林潮宗聽後,語氣淡淡說道:“巴裡先生,顯示我們的合作誠意。
我們可以給你們派拉蒙8%的固定分紅。
宣傳費用、拷貝製作運輸費用我們漫威影業全包。
票房統計我會請第三方會計公司負責統計。
你們隻需要負責聯係電影院,發行我們電影就行。
風險由我們自己承擔。
你看怎麼樣?”
“這個……”巴裡頓時不知道該怎麼接話。
他剛才各種說發行成本高,實際上也就騙騙外行人。
真要按照林潮宗建議做,那很多手腳都不能做。
他怕是在被好萊塢同行罵死。
在好萊塢電影行業中,小型公司想要發行影片,需要向大型製片廠、發行巨頭支付費巨額費用。
但具體形式並非簡單的固定發行費。
而是通過分賬模式、保底條款和隱性成本轉嫁等複雜機製實現。
院線分賬采用的是階梯式分成。小型公司若委托大型發行公司發行影片,需按票房收入的一定比例支付發行傭金。
一般首周票房,在扣除電影院分成後,剩餘票房發行公司通常分走70%-90%
利用最短的時間,將前期的投資成本快速收回,把風險轉嫁給製片方。
後續放映采會比例逐周遞減至30%-40%,
大多數的中小型公司製作的電影。票房最高也就在第一週。
很多電影因為票房不佳,連第二週都沒有熬過,就被迫下映。
八大作為大型發行公司,靠著首周票房快速收回成本。
中小型電影公司,卻可能因為後續票房不佳而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