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尹誌平,李莫愁不香嗎? > 第653章 紹敏郡主,密宗古拖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尹誌平,李莫愁不香嗎? 第653章 紹敏郡主,密宗古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蝴蝶穀之事後,江湖上又陷入了平靜期。

俞蓮舟、張鬆溪和殷梨亭回到武當之後,宋遠橋等人聽到了具體的情況,他們雖然收到了一些訊息和傳言,但終究不及當事人說的清楚。

武當七俠所有人儘皆義憤填膺,立刻統一了意見,這個梁子,武當和楊逍是結下了。

在殷梨亭的堅持下,幾人決定等張無忌結束了蝴蝶穀的學習後,再召回張翠山,七人一起上坐忘峰,跟楊逍要一個說法。

即使張翠山在俞蓮舟幾人離開前就說過,如果要去找楊逍麻煩,他會立刻回山。

殷天正在蝴蝶穀沒有待多久也走了,不過臨行前派了不少天鷹教的人守著蝴蝶穀。

這次張無忌再次被擄也讓他們多了一些警醒,加上胡青牛那不知道身份的仇人,還是多派點人過來比較好。

這也讓再次回來的金花婆婆感覺有點棘手,隻能暫時壓下對胡青牛的報複。

三個月後,有人從一些幾十年前的事跡中找出了一些線索,不是關於全真教的,而是有關於文靜清、文靜海和楊子俊的身份。

也是從這一刻開始,靈鷲宮和絕情穀再次出現在世人的麵前。

遠在終南山的尹誌平早早就收到了訊息,也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他也沒想到隨著全真教的出世,絕情穀和靈鷲宮也會跟著一起。

這個訊息根本就不是被人發現的,而是絕情穀和靈鷲宮主動放出的訊息。

有了線索,接下來的事就方便多了。

絕情穀楊家,靈鷲宮文家,這兩家都與全真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楊家乃是當年的神鵰雙俠的後人,而神鵰雙俠,可是全真教那位劍仙的弟子。

劍仙雖然為了感情放棄了全真教掌教之位,但其在全真教的地位卻是超然。

傳聞中的天下第一劍,萬劍歸宗,自始至終隻有過那麼一位傳人,就是雙俠之一的楊過。

自楊過之後,此劍便絕跡江湖。

而靈鷲宮文家就更不得了,那是劍仙的嫡係後人,也是當年宋末時期文天祥的後人。

這樣兩家的結合,簡直是在天下這個平靜水麵上扔下了一顆巨石,不僅是江湖上,就是在朝堂之上,都為了靈鷲宮文家而吵翻了天。

整個朝野上下都一致認為,靈鷲宮雖然還沒有任何威脅到大元朝廷的舉動,但是其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其威脅程度還要在明教之上。

明教的起義他們可以輕易鎮壓,因為明教能招攬的人很是有限。

而身具尹、文兩家血脈的後人,註定了隻要他有一點心思,隻要以尹家和文家的名義振臂一呼,必定從者雲集。

文家在文壇的地位,尹家在百姓間的聲望,全真教和靈鷲宮的實力,單單是一項就能讓讓朝廷焦頭爛額,彆說文家人集齊了全部。

光是想想,就讓朝堂上的所有人頭皮發麻。

很多時候,皇帝要治你謀反的罪,不是你真的有謀反的心,而是僅僅因為你有謀反的能力。

當年的殺神白起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對待靈鷲宮也是一樣,朝廷要對付靈鷲宮和文家人,不是因為他們和朝廷對著乾,而僅僅是因為文家人的存在本身就會影響朝廷本就逐漸脆弱的統治。

至於這個任務交給誰?

汝陽王府的紹敏郡主不是對中原江湖很感興趣嗎?元帝大手一揮,儘管你年紀小,但是後台足,就你給你爹了。

主要負責人是汝陽王,而紹敏郡主是輔佐。

敏敏特穆爾接到聖旨之後第一時間就趕往了塞外密宗,他的啟蒙老師就是當今密宗的輩分最高之人,如今已有八十七歲,是繼八古倉和金輪法王之後密宗最優秀的傳人,也是八古倉的弟子。

「古拖師父,朝廷要去對付靈鷲宮,以您的閱曆,應該知曉靈鷲宮的吧?請您務必詳細告知。」

敏敏特穆爾還未給自己取漢家名字,但是對中原文化依舊很感興趣。

「郡主,本座的確是聽說過靈鷲宮,甚至有幸見過當年的那位宮主,隻是,這可不是什麼好差事啊。」

古拖當然知道靈鷲宮,甚至當年還是個小沙彌的時候,有幸跟著一起去過華山見識過一次華山論劍。

無論是楊過的萬劍歸宗、師叔金輪金輪法王的龍象般若功,還是公孫綠萼的天龍八音都帶給了他足夠大的震撼,到現在回想起來都記憶猶新。

最震撼的還是是靈鷲宮宮主尹天雪的八卦心門,移形換影、改變地形的能力簡直就不是人間該有的。

當年的中原和蒙古兩大武林真的是群英薈萃。

當今武林中,隱藏的那些高手不算,明麵上的也隻有失蹤的明教教主陽頂天、少林後山的三渡,以及武當閉關的張三豐能看得過眼。

現在還得算上全真教的那兩位。

「古拖師父,我當然知道不是好差事,但是靈鷲宮再怎麼樣,也就是明教那樣了吧,難道還能比明教強嗎?」

敏敏特穆爾覺得明教已經很厲害了,教主、光明左右使、四大護教法王,一個個的都不是好相與的。

單單是一個金毛獅王謝遜就能攪得中原武林雞飛狗跳。

要不是陽頂天失蹤使得明教分崩離析,脫離的脫離、失蹤的失蹤,完整體的明教還不得把中原武林統一起來?

「郡主,明教和靈鷲宮沒有可比性,靈鷲宮比明教要強上很多。」

「古拖師父,請把你知道的告訴敏敏。」

敏敏特穆爾知道古拖不是無的放矢,既然他這麼說,那說明靈鷲宮的確是要比明教強大。

「近百年前,那時候武林不是現在這樣的,那時候大宋還未滅亡,大元未建立,還是蒙古帝國,天下武林分為中原武林和蒙古武林,而中原武林中有一股勢力很是特殊。」

「他們原本不屬於中原,卻努力融入中原,被人稱呼為是海外武林,海外武林有三十六洞七十二島,每一洞、每一島都有一個主人,就像是中原的門派一樣,而靈鷲宮,就是他們的共主,統領著三十六洞和七十二島。」

「單單是這一點,你就可以想象到靈鷲宮的強盛了吧。」

古拖將自己知道的娓娓道來,但這還不是全部,這僅僅是靈鷲宮的冰山一角。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