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之垂暮權傾 > 第251章 鐵證如山,朝堂風起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之垂暮權傾 第251章 鐵證如山,朝堂風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佟萱姿也被允許在遠處感知。她小臉煞白,低聲呢喃:“它……它在‘沉睡’,可睡得極不安穩,彷彿……在做夢,做著極為可怕的夢。”

蕭衍聽著二人的分析,目光凝在那堆鐵證如山的書信上,心中已然拿定了主意。

“柳家被指控勾結邪教,相關證據顯示其在某些事務上存在不實行為。此事,必須直達天聽!”他沉聲道。

楚涵國當今皇帝,他的皇兄,雖近年耽於享樂,但尚未完全昏聵,涉及社稷安危與邪教這等禁忌,絕不會坐視不理。

皇宮,紫宸殿。

年近五旬的楚涵皇帝蕭桓,看著禦案上蕭衍呈遞的奏章以及附帶的部分書信、賬冊影本,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他雖信任太子,也對蕭衍這個手握重兵的皇弟心存忌憚,但眼前這些證據,指向的卻是動搖國本的大罪!

勾結邪教,私設祭壇,祭祀生靈,意圖不軌!任何一條,都足夠柳家滿門抄斬!

“皇上,鎮北王所言,雖有其據,但私自調兵入城,包圍大臣府邸,此舉實屬僭越,目無綱紀啊!”

柳文淵跪在殿中,老淚縱橫,儼然一副蒙受奇冤之態,“老臣對陛下、對朝廷忠心耿耿,天地可鑒!定是有人栽贓陷害,欲除老臣而後快!那些所謂證據,皆是偽造!”

太子蕭景也在一旁躬身道:“父皇,柳相為國操勞多年,豈會行此大逆不道之事?皇弟此舉,未免太過衝動,恐寒了滿朝文武之心。”

朝堂之上,柳黨官員紛紛出列,為柳文淵喊冤,攻擊蕭衍跋扈專權。而一些中立或與柳家不睦的官員,則保持沉默,靜觀其變。

蕭衍立於殿中,身姿挺拔如鬆,麵對柳黨的攻訐,麵色不變,隻是淡淡道:“皇上,所有原始證物、一乾人犯,皆已扣押在案。

柳承誌昨夜於邪教據點參與祭祀,眾目睽睽,豈是偽造?若柳相認為冤枉,臣請陛下下旨,三司會審,當堂對質,一切自有公斷!”

他直接將難題拋回,要求公開審理,這無疑是將柳家置於火上炙烤之境。

皇帝蕭桓目光銳利地在蕭衍和柳文淵之間掃視,心中權衡。

他忌憚蕭衍的兵權,亦不喜柳文淵在朝中結黨營私、尾大不掉之勢。

如今蕭衍拿出如此確鑿的證據,正是打壓柳家氣焰的良機。

但若徹底扳倒柳家,太子一黨必遭重創,朝局失衡,亦非他所願。

“夠了!”皇帝終於開口,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此事關係重大,確實需徹查。著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會審,審理柳家涉嫌勾結邪教一案!

鎮北王蕭衍,所呈證據,一並移交三司。在案件審結之前,柳文淵暫留府中,不得參與朝政。柳承誌……即刻收押,待審!”

他未立刻給柳家定罪,卻暫停了柳文淵的職務,收押了柳承誌,這已是極大的表態。

同時,將案件納入正規司法程式,也是為了避免蕭衍借題發揮,進一步擴大事態。

“臣,遵旨!”蕭衍躬身領命。這個結果,在他預料之中。

皇帝既要借他之手敲打柳家,又不想讓他一家獨大。

但隻要案子進入三司會審,憑借他手中的鐵證,柳家不死也要脫層皮!

柳文淵臉色灰白,叩首謝恩,眼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怨毒。

退朝之後,訊息迅速傳開。

柳丞相被停職,其子被收押,三司會審勾結邪教重案!整個王都再次震動,風向開始悄然轉變。

靜瀾苑。

“皇帝這是想和稀泥。”蘇鬱聽完朝會結果,冷靜分析,“既不想放過柳家,又不想讓你藉此坐大。”

“無妨。”蕭衍負手而立,目光深邃,“案子在審,我們便有機會。三司之中,豈乏公正之士,亦豈無柳家之敵?我們所為,唯確保證據鏈完備,於關鍵之時,再添一把火而已。”

“那把火……是昆吾山的‘聖窟’?”蘇鬱問道。

“不錯。”蕭衍點頭,“王都這邊的證據,足以重創柳家。但要想徹底鏟除血瞳教,甚至揪出他們可能隱藏在更高層的庇護者,必須找到昆吾山的核心老巢。‘幽鴉’小隊那邊,需要加快進度了。”

他望向西北,昆吾山脈仍隱於神秘雲霧之中。

王都棋局已布,遠山博弈亦至關重要。

唯雙線皆勝,方能驅散這彌漫朝野之邪祟。

朝堂之風已起,且看其終將吹向何方,掀起何等浪濤。

三司會審,設在莊嚴肅穆的大理寺正堂。

刑部尚書、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禦史三位主審官高坐堂上,麵色凝重。

堂下,柳文淵雖暫卸官職,仍特許坐在一側,臉色陰沉。

蕭衍作為舉告方,亦在堂中坐鎮,氣度沉凝。

堂外圍觀的官員百姓更是人山人海,皆想親眼看見這樁震動王都的大案如何審理。

柳承誌被帶上堂時,神色萎靡,眼神躲閃,早已沒了往日的紈絝之氣。

在人證(幽鴉隊員指認)、物證(邪教首飾、黑石、部分書信)麵前,他對自己昨夜出現在那私宅、參與詭異集會的事實供認不諱,但一口咬定自己是被騙去的。

“大人明鑒!草民……草民隻是聽聞那裡有新奇玩意,能助人……助人提神醒腦,才一時好奇前去!根本不知道那是邪教祭祀啊!那些經文,我一句都聽不懂!那些首飾,我也以為是尋常寶石!”

柳承誌涕淚交加,將自己塑造成一個被矇蔽的無知紈絝,將所有罪責推得一乾二淨。

至於那些往來書信和賬冊,柳文淵更是矢口否認,堅稱定是有人模仿筆跡,栽贓陷害,隨即反咬一口,指責蕭衍因與太子及柳家政見不合,便羅織罪名,構陷忠良。

“鎮北王手握重兵,如今更是不經朝廷,私調兵馬入城,其心叵測!如今又拿出這些莫須有的‘證據’,分明是想鏟除異己,為日後……哼!”柳文淵雖未明言,但那未儘之語,分明暗指蕭衍有謀逆之心!

公堂之上,頓時彌漫起一股濃烈的火藥味。

柳黨官員紛紛附和,質疑證據的真實性,攻擊蕭衍的動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