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紅色巔峰 第531章 書房的交談
縣委大樓會議室,s城各部門負責人的目光齊刷刷落在主位上。
君淩指尖叩擊桌麵,聲音清亮:
「老舊小區改造二期,下週必須啟動。」
台下再沒有往日的推諉扯皮,城建局局長立刻翻開筆記本:
「材料和施工隊都已就位,保證按時完成。」
這轉變來得迅猛。
三個月前那場輿論風波,網路上對s城城市專案的質疑鋪天蓋地,甚至有人直指君淩「好大喜功」。
如今,省委調研組帶著紅標頭檔案親臨s城,在全市乾部大會上公開表示:
「君淩同誌的創新實踐,要作為全省基層治理的標杆案例推廣。」
清晨七點,s城市政服務中心的玻璃幕牆映著朝霞。
君淩的皮鞋聲在走廊裡格外清晰,行政科老周抱著資料夾迎上來,笑得比往常更熱切:
「書記早,新調整的視窗服務流程,您過目。」
上週君淩暗訪時批評的「辦事排隊三小時」問題,此刻已用熒光筆在檔案上標紅整改。
會議室裡,常務副市長張開推了推眼鏡,提前半小時到場。
這是君淩主持的第七次專項排程會,沒有宣佈任何人事調整,甚至連重話都沒說過。
但當他第三次提到「民生專案容不得半點虛功」時,在場所有人都目不轉睛的看著君淩,表示堅決的執行。
暮色中,君淩坐在辦公室批改檔案。
信訪局送來的報告顯示,上個季度群眾滿意度同比提升52。抽屜裡躺著匿名信,是風波期間收到的舉報信影印件,此刻被他用鎮紙壓著,旁邊是最新的民生專案進度表。
秘書楊墨敲門進來,輕聲說:
「張市長說,明天的班子會他想先彙報作風建設方案。」
君淩抬頭,窗外的晚霞正染紅整座城市。
他知道,當所有人都開始主動對標「君淩標準」時,比任免權更有力的東西,正在這片土地上生長。
常務副市長張開的書房還亮著燈。
他對著鏡子調整領帶,反複練習明天在作風建設會上的發言稿。
三個月前,他還在常委會上委婉質疑過君淩的「資料治市」理念,此刻卻在講稿裡寫下:
「要以務實精神為標杆,刀刃向內革新工作作風。」
清晨的早餐鋪裡,住建委張科長咬著包子刷手機。
本地論壇熱帖《看!這就是我們的民生工程》裡,老舊小區加裝的電梯、新修的便民步道清晰可見。
他想起以前偷偷拖延的那份施工許可,後背突然冒冷汗——當時他還在等「上麵的風向」,如今才明白,君淩的指示本身就是風向。
上午的調研中,君淩走進社羣醫院。
護士長王芳慌忙摘下口罩:
「書記,您上次說的智慧分診係統,我們昨天已經除錯完畢。」
她身後的候診區,曾經總吵架的掛號視窗前,現在秩序井然。
財政局保險櫃前,會計小周攥著報銷單猶豫。
這是某企業的「專案服務費」,按舊規矩簽了字就能入賬。
但局裡新來的通知第一條就是:
「所有與民生專案相關的資金,需經君淩書記直管小組二次審核。」
她最終轉身走向了審計科。
夜晚的縣委大樓,君淩翻開新送來的乾部考覈表。
曾經被他點名批評過的乾部,如今在「群眾滿意度」一欄全是滿分。
他知道,當每個人都開始用「君淩會怎麼要求」來衡量工作時,那些隱藏在檔案裡的「陽奉陰違」,早已在無形的威望中悄然瓦解。
秘書楊墨輕輕放下熱牛奶,瞥見辦公桌上攤開的筆記本,扉頁上是君淩剛寫的字跡:
「真正的治理,不是讓人怕,而是讓人信。」
玉蘭花開滿s城街道時,君淩摩挲著辦公桌上的日曆,最後一頁被紅筆圈出的返鄉日期洇著茶水漬。
除夕夜的爆竹聲穿透高鐵車窗,君淩握緊沐雲汐的手。
姑娘無名指上的戒指輕輕撞著他的,那是他們在老街匠鋪挑的,比君家祖傳的翡翠鐲子更得她歡心。
高鐵駛入城站台時,暮色正染紅天際。
老爺子家的青磚牆上,「光榮之家」的牌匾新刷了金漆。
老爺子君衛國手裡攥著《城開發區規劃草案》影印件:
「你在s城搞的動靜,跟你父親當年的思路一脈相承啊。」
隨後,老爺子君衛國招了招手,君平心領神會的看了一眼君淩,君淩也明白了過來,跟著他們走進了書房裡。
老爺子君衛國的指節叩了叩書桌,檀木紋理間還嵌著當年下鄉時的泥土。
君平將保溫杯推近父親手肘。
「省委換屆在即。」
老爺子的語氣像在說天氣預報,手指卻在桌麵敲出摩斯密碼般的節奏。
「s城作為民生經濟示範區,現在是全省的眼睛都盯著。」
君平的目光始終停在博古架上的青瓷筆筒——那是某位老首長退休時送的,筆筒上「虛極靜篤」幾個字,他臨摹了二十年。
「我在s城的輿論風波處理得穩。」
「但示範區接下來要動的醫療改革,涉及省屬醫院的編製問題」
「編製是固定的,人心是活的。」
老爺子突然打斷,從抽屜裡拿出泛黃的通訊錄,塑料封皮上「內部資料注意儲存」的紅字已經褪色。
「你還記得省衛健委老陳嗎?當年在黨校,他總說『醫改要改到百姓心坎裡』。」
君淩注意到父親的背微微挺直,那是他在常委會上聽到關鍵資料時的習慣動作。
沉默持續了三分鐘,掛鐘的擺錘在光影裡畫著橢圓。
「我想先做兩件事:一是把示範區的民生資料接入省廳決策係統,二是」
「停。」
老爺子抬手示意,鏡片後的瞳孔突然收縮,像掃描器捕捉到關鍵資訊。
「科技是新武器,但槍杆子還在老手裡。」
「我現在的重點是」
「沒有重點,」
老爺子敲了敲桌角的銅鎮紙,發出清脆的金鐵之音。
「政治就像下棋,你以為走的是卒,其實早該動炮。」
書房的檀香味混著老茶陳韻,君衛國的手指在酸枝木桌麵上敲出規律的節奏,那是當年拍板時的習慣。
君平端坐在左側,腰背挺得筆直。
「攤子鋪得越大,越要守住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