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紅色巔峰 第646章 新人選
隨後,洪鳴那看似不經意的視線掃過時,他立刻捕捉到了訊號,喉結幾不可察地滾動了一下,隨即揚起職業化的笑容。
他刻意提高音量,讓每個字都帶著宣傳乾部特有的鼓動性:
「白書記,各位常委,y市最近的報道可是鋪天蓋地啊,勢頭很猛!這對我們整個秀水省的知名度提升、形象塑造,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他目光掃過梁友抬起的臉,嘴角加深的弧度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挑釁,隨即轉向白嶺,語速加快。
「眼下正是流量變現的關鍵視窗期,我們宣傳部調動了全省資源矩陣全力護航,『星月灣』網紅街就是我們重點打造的標杆案例!投入產出比非常可觀!」
白嶺聽完,微微頷首,臉上看不出太多情緒,隻是這個點頭的動作本身,在寂靜的會議室裡已然傳遞出清晰的訊號——他聽懂了陳達的弦外之音。
陳達這番話,表麵是在彙報宣傳成績,實則是為陳煒背書。
他強調「鋪天蓋地」的報道和「非常大」的促進作用,是在渲染陳煒主導的「星月灣」專案的成功光環;
他特意點明宣傳部在「關鍵時刻」的「十分支援」,是在暗示陳煒的工作得到了省委宣傳部門的強力站台;
而那句「網紅街的事情」,更是將陳煒的個人政績與整個網紅經濟捆綁在了一起。
潛台詞呼之慾出:陳煒是有功勞的,是有能力的,他推動的網紅經濟正處在上升期,如果他升任市委書記,擁有更大的決策權和資源調配能力。
那麼這條網紅街、這種網紅經濟模式,隻會發展得更好,為秀水省帶來更大的效益。
陳達說完,目光坦然地看著白嶺,等待著他的反應。
會議室裡所有人的目光也都聚焦在主位,空氣彷彿再次凝固,隻剩下陳達話語的迴音在無聲地回蕩。
而洪鳴則微微一笑。
陳達的表演正是他想要的——把陳煒和網紅經濟綁在「發展大局」的戰車上。
他餘光瞥見白嶺的點頭,心中冷笑:
老狐狸果然不會明著反對「經濟成績」。
突然,會議室裡凝滯的空氣,被秘書長範海一聲刻意為之的輕咳驟然劃破,那聲音不高卻帶著打破僵局的穿透力,瞬間將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
範海端起麵前的白瓷茶杯,極其緩慢地啜飲了一口,動作從容不迫,彷彿隻是潤了潤喉嚨,又像是在為接下來的發言積蓄力量。
他放下茶杯,杯底與紅木桌麵接觸發出一聲極輕微卻清晰的嗒響,如同在緊繃的琴絃上撥動了一下。
「既然書記讓大家暢所欲言,」
範海的聲音平穩,帶著秘書長特有的、介於陳述與請示之間的腔調。
目光平靜地掃過全場,最後落在白嶺臉上,
「那我也來講一講。」
他微微停頓,彷彿在整理思緒,隨即繼續說道。
「關於y市市委書記的人選,各位領導都發表了高見。如果說到發展經濟,特彆是當前y市這種既要破局又要穩盤的特殊局麵……」
他話鋒一轉,語氣帶著一種深思熟慮後的篤定,
「我認為,發改委主任穆也同誌……或許是個值得考慮的人選。」
「穆也」這個名字如同兩顆投入深潭的石子,瞬間在凝固的空氣中激起了層層漣漪。
範海的聲音依舊平穩,如同在陳述一份工作報告:
「穆也同誌長期在發改委工作,對宏觀經濟形勢、產業政策、區域協調發展,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和精準的把控,這是他的強項。而且……」
他刻意加重了語氣,
「他並非沒有地方經驗。早年曾在北河市擔任過常務副市長,主抓經濟工作,期間推動的產業轉型專案,效果顯著,獲得了省裡的高度評價。」
「既有宏觀視野,又有地方實操經驗,熟悉政策,懂得協調,在當前y市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這樣一位懂經濟、善協調的乾部,或許能更好地平衡發展與穩定、破局與守成的關係。」
「發改委主任」、「宏觀經濟」、「產業政策」、「地方經驗」、「平衡發展」——每一個詞都像一顆精心打磨的棋子,精準地落在了這盤錯綜複雜的權力棋盤上。
洪鳴那雙一直半眯著、如同覆蓋著薄冰的眼睛驟然睜開,眼皮猛地一抬。
瞳孔深處兩道如同鷹隼般的銳利光芒瞬間爆射而出,釘在範海那張平靜無波的臉上。
範海這個白嶺的貼身大秘,這個永遠站在白嶺身後如同影子般沉默的男人,此刻突然打破沉默提出穆也,這哪裡是他範海個人的看法。
這分明是白嶺這個老狐狸借範海之口丟擲的最終人選——一個既非陳煒也非君淩,更非梁友或他洪鳴任何一方力推的人選。
一個看似跳出棋局的第三方。
而另一邊的梁友,那雙一直深不見底的眼睛驟然眯起,目光如同兩道淬了冰的探針,深深地刺入範海平靜的臉,彷彿要穿透那層平靜的表象看清背後真正的意圖。
他的心中如同翻江倒海,電光火石間無數念頭瘋狂閃過:
白嶺這個老狐狸,真是好手段。他先是丟擲議題引我和洪鳴針鋒相對。
讓矛盾徹底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然後在林旭遞出『空降』這把刀後,卻不直接亮出底牌,反而讓範海這個看似中立的秘書長提出穆也——這個發改委主任。
背景相對乾淨,與y市現有派係瓜葛不深,卻又能力過硬、經驗豐富的技術人才。
平衡點,這就是他想要的平衡點。一個既能堵住洪鳴『發展大局』的嘴。
(穆也懂經濟,比陳煒更專業)。
又能回應我『破局攻堅』的訴求(他有地方經驗,非紙上談兵)。
還能滿足林旭『空降』的提議(穆也雖在省裡,但從未在y市任職)。
更最重要的是,這個人選不是他白嶺強行指定的,而是在大家『暢所欲言』後由『中立』的秘書長『客觀』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