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之紅色巔峰 > 第723章 各方的動作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之紅色巔峰 第723章 各方的動作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y市公安局後院的臨時工作室裡,白熾燈把桌麵照得雪亮。

李娜將一疊厚厚的卷宗推到君淩麵前,封麵「洪氏能源y市分公司財務流水覈查記錄」的字跡格外醒目,她眼底帶著一絲疲憊,卻難掩銳利:

「君書記,查到了——洪氏去年申領的兩筆省級環保補貼,有近三百萬流向了陳煒海外的賬戶,中間走了三層關聯公司,做得很隱蔽。」

君淩指尖劃過卷宗裡的銀行轉賬憑證,目光沉得像寒潭。

他抬眼看向李娜,語氣沒有絲毫鬆動:

「繼續查,把關聯公司的股東資訊、資金最終去向都捋清楚,彆怕麻煩。」

「可陳煒昨天還在會上放話,說『乾擾重點專案要追責』,底下人有點怵。」

李娜皺了皺眉,說出了顧慮。

洪鳴剛調研完,陳煒仗著「省重點工程」的名頭,在y市幾乎是明火執仗地給洪家站台,不少人都私下找她訴苦,說「壓力太大,快頂不住了」。

「怵也得頂。」

君淩的聲音陡然加重,指尖在桌麵上重重一敲,

「彆的地方我管不了,北城的規矩、省裡的平衡,我左右不了,但在y市,洪家不能為所欲為,陳煒的手也不能伸得太長。」

他頓了頓,語氣緩和了些,卻更顯堅定,

「出了事我擔著,他們不敢真把咱們怎麼樣。」

李娜心裡的石頭落了地,重重點頭:

「我明白!」

送走李娜,工作室裡隻剩君淩一人。

他翻開另一本卷宗,裡麵是冷開從萬縣傳來的光伏專案違規清單。

未批先建、占用基本農田、施工隊無資質,每一條都附著村民的簽字證詞和現場照片。

這些證據像一顆顆釘子,隻要時機到了,就能牢牢釘住洪氏和陳煒的把柄。

他掏出手機給江順發了條資訊:

「乾部考覈的『民生實績』權重再提一檔,把陳煒提拔的幾個『專案骨乾』的底細摸清楚,重點看有沒有跟洪氏的利益勾連。」

與此同時,市委書記辦公室裡,穆也正和常務副市長文銘對著產業園的民生配套方案反複修改。

夕陽透過百葉窗,在方案上投下細碎的陰影,穆也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指尖在「拆遷戶臨時安置點供暖」那一項上畫了個圈:

「必須在月底前通暖氣,天冷了,不能讓老百姓在板房裡挨凍。還有配套學校的師資,跟市教育局對接,從市直學校抽調骨乾教師,下週就得到位。」

文銘在方案上快速標注,語氣裡帶著幾分無奈:

「穆書記,陳煒那邊催著先建物流園廠房,說『洪省長盯著進度』,剛才還讓秘書來問,要不要把民生工程的資金先挪一部分到專案上。」

「挪不了。」穆也想都沒想就拒絕,語氣斬釘截鐵,

「省委給的指示是『產業園民生工作兜底』,這是咱們的底線。資金不夠就跟省裡打報告,找財政廳協調,實在不行我去跟林旭書記當麵說,絕不能動民生的錢。」

他拿起方案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產業園的方向。

省委的「一個月整改期」像根鞭子,抽得他不得不把重心放在「看得見的民生實績」上——隻有把安置、教育、供暖這些事做紮實,才能堵住洪鳴「不作為」的嘴,保住自己的位置。

他清楚君淩在查洪氏的違法證據,也明白兩人是「兩條戰線作戰」:

他在明麵上守民生底線,為君淩擋住「阻礙發展」的指責;

君淩在暗地裡抓違法實錘,為他提供製衡洪家的底氣。

「文市長,明天咱們去安置點看看,跟老百姓聊聊。」

穆也轉過身,眼神重新變得堅定,

「把民生工作做到位,既是給省委答複,隻要老百姓站在咱們這邊,洪鳴和陳煒就沒那麼容易得手。」

文銘點頭應下,收拾好方案起身離開。

傍晚的暮色像一塊浸了墨的絨布,緩緩罩住y市的街道。

文銘坐在黑色轎車的後座,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膝頭的產業園規劃方案,封麵上「常務副市長文銘」的簽名墨跡嶄新,卻讓他覺得沉甸甸的。

司機平穩地駛過老城區的十字路口,紅燈亮起時,窗外的霓虹燈光透過車窗,在他疲憊的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唉……」

文銘輕輕歎了口氣,抬手按了按發脹的太陽穴。

當年他來y市赴任時的場景還曆曆在目。

省委三巨頭親自找他談話,白書記拍著他的肩膀說「文銘,y市的經濟就靠你拉回正軌了」。

那時的他,帶著在其他城市搞產業園區的實績,滿心想在y市乾出一番名堂,讓「業績」這兩個字再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現實卻給了他狠狠一擊。

他牽頭製定的「產業園產城融合方案」,本想先建配套道路、商業綜合體,再引企業入駐,可方案剛提交常委會,就被陳煒以「太保守、拖慢進度」擋了回來;

就連上個月敲定的物流園配套道路招標,都因為洪氏暗中施壓,幾家有實力的外地企業直接放棄了競標,最後隻剩下洪氏的關聯公司報名。

「業績……」

文銘低聲呢喃。

他是以「能抓業績、善搞經濟」聞名的,可來到y市後,幾乎沒拿得出手的進展。

上次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洪鳴還特意點了y市的名,說「產業園進度滯後,辜負了省委的期望」,那句話像根針,紮得他心裡又悶又疼。

紅燈跳綠,車子繼續前行,路過產業園的外圍圍擋時,文銘下意識地轉頭去看。

圍擋上印著「打造秀水省新樞紐」的標語,風吹過,塑料布發出嘩啦啦的聲響,像在嘲笑他的無力。

他清楚進展慢的根源——陳煒處處給洪氏站台,把凡是不利於洪氏的方案一律否決;

洪鳴在省裡撐腰,自己提的合理建議,到了省府就成了「阻礙發展」;

就連穆也,最近也一門心思撲在民生安置上,雖說是為了應對省委的整改要求,可也確實分散了推進產業的精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