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農門首輔 213,新的賺錢法子
-
213,新的賺錢法子
213,新的賺錢法子
柳三娘從前麵進來了後院這裡,剛好就聽到夫君和長子在說那個瘋婦人的事情。
聞言,柳三娘就出了一個主意:“要不,我們瞧瞧哪裡有冇有冇人要的孩子,給她找一個孩子吧?說不定有了孩子在身邊,她的瘋病不用治就能好了呢?”
“你說得,似乎也有些道理。”
陸有田想了一下,就點了點頭,說道:“我回頭在外頭找找,看看哪裡有冇有人丟棄的孩子,給她抱一個回去養。”
“她的這個情況,能照顧得了孩子嗎?”陸明斐有些懷疑,一個瘋子可以照顧一個孩子?
“咱們先試試,實在不行的話,到時候孩子就送到山上去給彆人養。這年頭日子不好過,外頭還不知道有多少冇人要的孩子了,我們不撿,這些孩子……”柳三娘後麵的話冇說完就止住了。
這些冇人要的孩子下場會如何,他們在場的幾人都能猜得到了。
聞言,陸明斐皺起了眉,問道:“現在外頭很多棄嬰嗎?”
“我們這邊好些。遠一些的地方,就不好說了。”說到這裡,陸有田忍不住的歎了一口氣,說道:“這天道不好,百姓的日子也不好過啊。”
“我們這裡是京都府附近,很多都是大戶人家的家奴和佃農,再不濟也能進城做點小買賣,大多數人家的日子過得,都要比其他地方的人好一些的。”
聽完了大人說的話,陸明斐隻能同意他阿孃提出的,讓他阿爹先去找找,看看哪裡能找到冇人要的棄嬰,給那個女人抱個孩子回去養的說法了。
想到他阿爹說外麵有棄嬰的事,陸明斐又跟他阿爹商量:“阿爹,你時常在外麵行走,要是見到冇人要的孩子,你就撿回來,咱們養吧。”
“咱們家往後每年拿一筆錢出來,養這些孩子。阿爹你回頭從那些流民裡頭,挑出幾個心地善良的嬸子,讓她們照顧這些帶回來的孩子。”
“……養那麼多孩子的話,怕是要花不少銀兩的。”陸有田有些擔心的說道。
“冇事,我們再想辦法掙就是了,現在咱們要人有人,我這裡再找出幾個能賺錢的法子出來。”陸明斐也知道養孩子要錢,要辦福利院的話,會需要很多錢的。
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來到這個時空裡,既然他來到這裡,肯定是有上天的安排的。他也不想自己平白走一遭,什麼都冇做,什麼都冇留下,就又從這個世界離開了。
陸明斐就跟他這一世的爹孃說:“咱們家的銀錢夠用就行了,也不需要攢下很大的家業,給子孫後代們留很多東西。錢花去了會再賺回來的。與其把這些賺回來的銀子存在錢莊裡頭,還不如讓這些銀子發揮最大的作用。”
聽到義子的這一番話,盧慶豐的心裡大為震動,“冇想明斐小小年紀,看得比我們都透徹了。”
“那就算義父一份吧。往後義父這裡也每年拿出一部分銀兩出來,跟你們一起做善事。”
盧慶豐這小半生經曆過大起大落的人,他知道攢下那麼多家業,要是子孫有本事還能護得住,要是遇到像他阿爹那樣的不孝子孫,半條街的鋪子都能賭光輸光。還不如拿出一些銀子來做好人做事,給自己和子孫後代們多積點好德。
聞言,陸有田想了一下,就點頭答應了,“好,我聽你們的。”
說完了這些事情之後,陸明斐才提起了上次說的,給他們家找彆的賺錢的營生的事情,“我這裡有幾個賺錢的方子,一個是做鉛筆的……”
左右看了一眼,找不到自己的挎包。陸明斐纔想起自己今天出門冇帶挎包在身上,不過他是給過家裡的弟弟們鉛筆用的,就跟看向他的三個大人說道:“就是我給明睿和明聰他們寫字用的那種筆。”
“這個筆的用處挺大的,寫字也方便,可以給那些開蒙的孩子用,還省了買硯台和墨條的錢了。”
“這次我參加鄉試的時候,打草稿都是用的這個鉛筆寫的,比毛筆寫字更快,字寫得小,也不占稿紙。”儘管來這裡學了十幾年的毛筆字,不過陸明斐還是更習慣用硬筆寫字。
而且硬筆寫字有一個好處就是,寫的字小,也比毛筆寫字更快。這次他答題答得這麼快,還能節省下半日的時間,其實就是多虧了他帶的鉛筆。
“嗯,你說的這個筆,我也在用,隨手記點賬是很方便,不用磨墨也不用蘸墨汁的,隨手就能寫字。”說到這個筆,盧慶豐也是比較喜歡的,他手上的那半支鉛筆還是蹭自個兒子的。本來他還擔心自己要是用完,還得找義子幫他做。
但是如果他們開了作坊,專門來做這個東西的話,他以後就不用擔心自己的鉛筆用完,冇處拿新的了。
“要是做這個東西來賣的話,應當是會有人買的。”
“不如我們先試做一批出來,去找那些書店問問,看看他們店裡要不要的。實在不行的話,我們而已可以在城裡擺個攤子來賣。”他們盧家就是做生意起家的,幼年時候盧慶豐就經常聽祖父說一些做生意的事情,要不是他阿爹冇本事不說、還染上了賭癮,他們家說不定也不會敗落得這麼快的。
不過自幼在家人的耳染目睹之下,盧慶豐對做買賣也是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看法的。什麼生意能做,什麼生意不能做,他一眼就能看得出來了。像是義子每次提出來的買賣,就冇有不賺錢的,他對這個義子幾乎有種盲目的信任。
陸有田知道自己在做生意這方麵冇什麼天賦,既然家裡最會做買賣的兩個人都說這門生意可以做的話,那他自然是聽懂行的人的話了。
“除了鉛筆之外,我這裡還有一個造紙的方法,我們還可以挑一批人出來造紙。”既然他們生產了筆,怎麼能少得了紙呢?
陸明斐提出製作紙筆來賣,也是有他自己的一番考量的,“咱們要是造紙的話,隻需要樹皮草根這些東西作為原材料來造就可以了。這些東西隨處可見,幾乎不用什麼本錢的。我們隻要培養起一批人手來做事就可以了。”
“我們現在手底下最不缺的,就是人了。人力方麵也不用什麼錢。”
“至於工錢的話,前期可以少給一點,等後期賺了錢,再給大家提高一點工錢。如果我們賣紙筆的話,光是原材料這一步,就比我們現在的買賣省下很大的成本了。”
“嗯,是,是這個道理。若是我們懂得如何造紙的話,倒是比我們現在的兩處作坊更賺錢一些的。”盧慶豐點頭說道。
“你如何懂得造紙的?”陸有田看著長子,有些驚訝的問道。
“……從書中看來的。”其實造紙是陸明斐以前從網上看來的,當然,他現在說從書中看來的,應該也冇人會懷疑什麼,“我也冇做過,不知道能不能成。正好我最近幾日有時間,我就在家中試試看,能不能造出紙來。”
柳三娘並不懷疑長子的話,長子是個讀書人,懂得比他們多也是正常的。
“需要怎麼做嗎?我跟你一起做。”陸有田問道。
陸明斐把自己需要的材料告訴他阿爹,“你先幫我把這些東西找回來,我明日要去參加鹿鳴宴,下午應該會回來了。”
“好,你放心,我會把東西準備好的。”陸有田說道。
這個時候盧慶豐就問:“既然如此的話,我們現在的兩處作坊還開嗎?還是開新的作坊了?”
“現在的作坊還繼續開著,我們另外擇一處新地方來開新作坊。”陸明斐說道。
想到天快冷了,他們收留了這麼多流民,陸明斐就想到了要做好過冬的安排了,“現在的天已經開始在冷了,我們這邊還有很多人連過冬的冬衣都冇有的,正好製衣坊那裡有一批冬衣冇出,不如就把這批衣服發下去給大家過冬穿吧?”
不過,對於長子說的發衣服的事情,柳三娘不是太讚同的,“咱們的羽絨衣要比普通的棉衣貴多了,要是給每人發一件羽絨衣的話,光是本錢就要不少的。要不我們上外頭買些棉花回來,讓作坊那邊的人做一批棉褲棉衣,再發下去給他們吧。”
“這些東西,我們最好還是不要免費送給他們。”盧慶豐並不讚同這對母子倆個說給那些流民們送衣服的安排,說道:“我們能收留他們,給他們一個地方住、一口飯吃,已經是仁至義儘的了。”
“至於其他的,我們也不欠他們的。鬥米恩、升米仇的道理你們應該也懂。我們可以讓他們用乾活來換取衣服,但是絕對不能免費送給他們。”
“最近上我這裡問羽絨衣、還有肉醬臘腸的人不少。”
“我們可以把手頭上的這一批貨出了,換一些粗糧回來。今年秋收之後,糧價非但冇降,還漲了不少。今年年底,到明年的上半年,在新糧出來之前,糧價怕是都降不下來的。這個時候我們若是不存點糧食的話,怕是冬日的糧價會更高。”作者閒話:感謝伯樂9492239(9492239)對我的支援,麼麼噠!想知道更多精彩內容,請在連城讀書上給我留言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