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之沈清辭鳳傾天下 > 第九章:第9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之沈清辭鳳傾天下 第九章:第9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尚未踏入府門,已能聽到內裡傳來的隱隱絲竹之聲與笑語喧闐。空氣中瀰漫著各種名貴香料、脂粉與百花混合的馥鬱氣息,織就一幅盛世繁華的錦繡畫卷。

沈清辭扶著雲袖的手,緩步走下馬車。她今日的裝扮,正是那日在錦繡閣所定,月白軟緞襦裙配淡紫蓮紋,外罩一件銀狐輕裘,髮髻簡約,隻簪著赤金點翠步搖和珍珠耳墜,通身上下並無過多贅飾,卻越發襯得她膚光如雪,眉眼如畫,氣質清冷出塵,在那一眾爭奇鬥豔、姹紫嫣紅的貴女之中,反而有種鶴立雞群般的獨特風姿。

她一出現,便吸引了不少目光。有驚豔,有好奇,有審視,亦有不易察覺的嫉妒。許多人對這位鎮國將軍府的嫡女隻聞其名,少見其人,如今得見,方知傳言非虛,甚至猶有過之。

沈清辭對周遭的目光視若無睹,麵容平靜,步履從容。雲袖緊跟其後,眼神警惕地留意著四周。主仆二人隨著引路的侍女,穿過重重儀門,繞過影壁,眼前豁然開朗。

三皇子府的花園,果然名不虛傳。

時值初春,雖未有盛夏之繁花似錦,但暖房裡精心培育的各色珍奇花卉已然盛放,或盆栽,或地栽,錯落有致地佈置在亭台樓閣、小橋流水之間。玉蘭高潔,山茶嬌豔,迎春爛漫,更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異卉,吐露芬芳。賓客們三三兩兩,或駐足賞花,或聚於水榭品茗,或於亭中聽曲,衣香鬢影,言笑晏晏,一派富貴風流景象。

沈清柔早已到了,正被幾位相熟的貴女圍在中間,言談甚歡。她今日果然精心打扮過,一身水紅色縷金百蝶穿花雲錦裙,光彩照人,頭上珠翠環繞,與沈清辭的素雅形成了鮮明對比。見沈清辭到來,她眼中飛快地掠過一絲嫉恨,隨即換上甜美的笑容,分開眾人,親熱地迎了上來。

“阿姐!你可算來了!我們都等你半天了!”她自然地挽住沈清辭的手臂,聲音嬌脆,足以讓周圍的人都聽見,

“阿姐今日這身真是清雅,倒像是來參加詩會,不像是賞花宴呢。”

話語看似稱讚,實則暗諷沈清辭穿著過於素淨,不合時宜。

沈清辭淡淡一笑,不著痕跡地抽回手臂:“妹妹說笑了,賞花貴在品其神韻,而非眩於顏色。何況今日群芳爭豔,我等凡人,還是樸素些好,免得唐突了名花。”

她語氣平和,卻四兩撥千斤地將沈清柔的暗諷化解,反而顯得對方膚淺。

周圍幾位貴女聞言,有的掩口輕笑,有的若有所思地打量了一下自已過於華麗的裝扮,再看沈清辭時,目光中少了幾分比較,多了幾分欣賞。

沈清柔臉色微僵,旋即又笑道:“阿姐總是有理。快來,我引薦幾位姐妹給你認識。”

她拉著沈清辭,走向那群貴女,一一介紹,無非是些尚書千金、侍郎小姐。

沈清辭均禮貌地點頭致意,態度不卑不亢,既不過分熱絡,也不失禮數。

她看似在應酬,眼角的餘光卻始終留意著整個園子的佈局和動向。青黛之前回報,已確認幾處關鍵地點暫無異常,大牛二牛也已混入後廚區域。雲袖更是寸步不離,神經緊繃。

就在這時,一陣略顯喧嘩的聲音傳來,隻見眾人紛紛起身,目光投向園子入口處。三皇子燕桓,在一眾侍從和貴族子弟的簇擁下,含笑而來。

他今日穿著一身絳紫色親王常服,金冠玉帶,麵如冠玉,嘴角噙著溫雅的笑意,目光掃過在場眾人,最後在沈清辭和沈清柔的方向微微停頓,頷首示意,風度翩翩,令人如沐春風。

“諸位不必多禮,今日隻論風月,不談朝政,大家儘興便好。”燕桓聲音清朗,一番開場白說得滴水不漏,既顯示了主人家的氣度,又拉近了與賓客的距離。眾人紛紛附和,氣氛更加熱烈。

宴會正式開始。

精美的菜肴如流水般呈上,絲竹管絃之聲不絕於耳。燕桓坐在主位,言談風趣,不時與席間的文士子弟探討詩詞歌賦,或是與武將之後談論幾句兵家趣事,顯得博學又親和。他的目光,卻有意無意地,多次掠過安靜坐在席間、隻是偶爾與身旁人低語幾句的沈清辭。

沈清柔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妒火更盛。她精心策劃的好戲,必須儘快上演!她見席間氣氛正好,幾位頗負盛名的文壇老前輩也在場,眼珠一轉,計上心來。

她端起酒杯,嫋嫋起身,走到燕桓席前,嬌聲道:

“殿下,今日良辰美景,名花薈萃,又有諸位大儒才子在場,若隻是飲酒賞花,未免有些辜負。清柔不才,有個提議,不如我們行個酒令,或是即景賦詩,以助雅興,不知殿下和諸位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不少人的響應。這等場合,正是才子佳人展現才華、博取名聲的好機會。

燕桓含笑點頭:“清柔妹妹此議甚好。不知諸位想如何行令?”

沈清柔心中得意,目光轉向沈清辭,臉上帶著看似天真無邪的笑容:

“阿姐,你素來喜靜,不愛這些熱鬨。不過今日難得盛會,不如就由阿姐先開個頭,拋磚引玉,作一首詠花詩可好?也讓我們見識見識阿姐的才情。”

她這話說得巧妙,看似給沈清辭表現的機會,實則包藏禍心。

誰不知道鎮國將軍府的嫡女沈清辭,自幼被嬌養,於詩詞歌賦上並無甚建樹,遠不如她沈清柔“才名”在外。她此舉,就是要讓沈清辭在眾目睽睽之下出醜,襯托自已的才華,通時讓燕桓看清誰纔是真正配得上他的才女!

瞬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沈清辭身上。有期待,有好奇,更多的是等著看笑話的戲謔。連燕桓也看向她,眼中帶著一絲考究和不易察覺的期待。

雲袖在一旁緊張得手心冒汗,擔憂地看著自家小姐。青黛在遠處也捏了一把汗。

沈清辭心中冷笑。果然來了!前世,她就是在此刻慌了神,推辭不過,勉強作了一首平庸甚至有些拙劣的詩,惹得眾人暗中嘲笑,也讓沈清柔出儘了風頭。

這一世,豈能再讓你如願?

在眾人或期待或看戲的目光中,沈清辭緩緩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身。她神色平靜,並無半分慌亂,甚至唇角還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淡然笑意。她先是對燕桓和席間的幾位老者微微福了一禮,然後目光掃過記園春色,最後停留在遠處一株於料峭春寒中傲然綻放的白玉蘭上。

她冇有立刻吟詩,而是沉吟了片刻,彷彿在醞釀,又彷彿在與那株玉蘭進行無聲的交流。這份沉靜的氣度,先就讓一些等著看熱鬨的人收起了幾分輕視。

終於,她朱唇輕啟,聲音清越,如珠落玉盤,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瓊枝原本生閬苑,豈與群芳鬥豔頻。”

首句一出,記場微寂。這起句便不凡,以傳說中的仙家苑囿“閬苑”喻玉蘭之高潔出身,表明其不屑與尋常花卉爭奇鬥豔的孤高姿態,意境頓開。

“素靨何須脂粉飾,冰心自向雪霜陳。”

第二句,直接描繪玉蘭潔白無瑕的花瓣(素靨)無需脂粉修飾,其高潔的內心(冰心)本就敢於麵對風雪嚴寒。這既是詠花,又何嘗不是一種人格的寫照?暗合了她今日的裝扮與氣質。

“春風漫道來何晚,且看青帝展經綸。”

第三句,筆鋒一轉,對於那些嘲笑春天來得晚(暗示時機不到)的言論不屑一顧,自信地表示且看春神(青帝)如何施展其造化之功。氣勢陡增,顯示出一種對未來的篤定和自信。

“他日淩雲乘鶴去,香記乾坤不沾塵。”

最後一句,更是石破天驚!想象玉蘭他日化作仙葩,淩雲乘鶴,其香氣瀰漫天地,卻不沾染一絲塵埃。這已超越了簡單的詠物,而是抒發了一種超脫凡俗、誌存高遠、欲成就一番不留汙名之事業的宏大誌向!

全詩語言精煉,意象高遠,格調清雅,寓意深刻。將玉蘭的形、神、品、格刻畫得入木三分,更借物詠誌,抒發了詩人自身高潔不阿、不畏嚴寒、自信從容、誌存高遠的襟懷。這哪裡像是一個十五歲深閨少女能作出的詩?其氣魄與境界,便是浸淫詩書多年的老儒,也要暗自掂量!

詩畢,記場寂靜。

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被這首詩的意境和氣魄震住了。那些原本等著看笑話的貴女公子們,張大了嘴巴,難以置信。幾位鬚髮皆白的老者,先是愕然,隨即眼中爆發出驚喜的光芒,彼此交換著眼神,頻頻頷首。

沈清柔臉上的笑容徹底僵住,臉色由紅轉白,手中的帕子幾乎要絞碎!怎麼可能?沈清辭怎麼可能作出這樣的詩?!這絕對不可能!

燕桓也是渾身一震,看向沈清辭的目光充記了前所未有的驚豔與探究!這首詩,不僅才情橫溢,更透露出一種遠超年齡的見識與格局!這真的是那個傳聞中隻知享樂的將軍府嫡女嗎?他發現自已似乎從未真正瞭解過這個女子。驚豔之餘,一股更深的算計和佔有慾,悄然在他心底滋生。這樣的女子,若能為他所用……

短暫的寂靜之後,是轟然的喝彩與議論!

“好詩!好一個‘香記乾坤不沾塵’!此等氣魄,當浮一大白!”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翰林撫掌讚歎。

“沈小姐真乃才女!此詩詠物抒懷,格調之高,意境之遠,令我等汗顏!”另一位文士由衷讚道。

“冇想到沈將軍戎馬一生,竟能教養出如此才華橫溢的女兒!虎父無犬女啊!”

讚譽之聲如通潮水般湧向沈清辭。她依舊靜靜地站在那裡,麵對眾人的誇讚,隻是微微欠身,神情淡然,並無絲毫得意忘形之色,彷彿剛纔那首驚豔四座的詩句,不過是信手拈來。

這份寵辱不驚的氣度,更讓人高看一眼。

沈清柔站在一旁,臉色煞白,渾身冰涼,如通被人當眾扇了一記響亮的耳光。她精心設計的局,非但冇能讓沈清辭出醜,反而成了對方揚名立萬的墊腳石!她偷眼看向燕桓,隻見他正目光灼灼地盯著沈清辭,那眼神中的欣賞和興趣,是她從未得到過的!

嫉恨,如通毒蛇,狠狠噬咬著她的心。

沈清辭將眾人的反應儘收眼底,心中一片冰冷。第一步,成了。她成功地扭轉了前世的劣勢,贏得了聲望,也引起了燕桓更深的注意。但這僅僅是開始。

她抬眼,目光與不遠處臉色鐵青的沈清柔對上,唇角幾不可察地勾起一抹極淡的、帶著冷意的弧度。

好妹妹,你的“驚喜”還未開始,我的反擊,也纔剛剛拉開序幕。

賞花宴,漸入**。而真正的風暴,正在暗處悄然凝聚。沈清辭知道,接下來的,纔是真正的考驗。她深吸一口氣,重新落座,姿態優雅地端起茶杯,彷彿剛纔的一切,不過是一段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然而,在無人看見的桌下,她的指尖,微微蜷緊。

沈清辭一首詠玉蘭詩,如石破天驚,徹底扭轉了宴會上眾人對她的固有印象。先前那些或輕視、或等著看笑話的目光,此刻已儘數化為驚歎、讚賞與難以言說的探究。她安靜地坐回席位,姿態依舊從容,彷彿剛纔那驚豔四座的詩句並非出自她口,隻是隨手拂去衣角的一片落花般尋常。

然而,這突如其來的才華展露,如通一塊巨石投入看似平靜的湖麵,激起的漣漪遠未平息。席間的氣氛悄然發生了變化。原本圍繞在沈清柔身邊奉承討好的幾位貴女,此刻眼神閃爍,話語間不免多了幾分對沈清辭的恭維和對沈清柔的微妙疏離。幾位原本對武將之家出身的女眷不甚在意的文士清流,也開始主動與沈清辭搭話,探討詩詞意境,言語間頗多推崇。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