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重生之我在皇城當廚子 > 第9章 朝臣非議與農策破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之我在皇城當廚子 第9章 朝臣非議與農策破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欽君安對宮沁的格外在意,終究還是引來了朝臣的不記。早朝之上,戶部尚書李大人率先出列,手持笏板,語氣凝重地說:“皇上,宮沁姑娘雖有廚藝,卻出身低微,不過是一介宮女。如今皇上對她過於親近,不僅有違禮製,更恐讓天下人覺得皇上重私情輕朝政,還請皇上三思,將其調離身邊,以正朝綱!”

話音剛落,幾位老臣紛紛附和。“李大人所言極是!宮沁姑娘無家世、無學識,怎能常伴君側?”“皇上登基三年未立後,若因一宮女亂了規矩,恐難堵天下悠悠之口啊!”

欽君安坐在龍椅上,臉色沉了下來。他剛想開口反駁,卻見丞相蘇彥上前一步,輕聲道:“皇上,諸位大人的擔憂不無道理,但眼下有更緊迫的事

——

南方諸州傳來急報,今夏雨水過多,稻禾長勢不佳,恐有減產之虞,若不及時應對,明年百姓恐要麵臨糧荒。”

蘇彥的話瞬間轉移了朝堂的焦點。欽君安順勢道:“蘇卿所言極是,糧乃國之本,百姓安則天下安。即日起,命戶部、工部協通南方各州,務必想出應對之策。退朝!”

散朝後,欽君安回到禦書房,眉頭仍未舒展。南方的糧荒隱患,加上朝臣對宮沁的非議,像兩塊石頭壓在他心上。宮沁得知訊息後,心裡也不是滋味

——

她知道自已的出身是硬傷,若不能證明自已的價值,終究會成為欽君安的

“軟肋”。

當晚,宮沁在禦膳房準備晚膳時,聽到小太監們議論南方的災情,說那裡的稻田積水嚴重,稻苗都快爛根了。她心裡突然一動

——

現代農村遇到洪澇時,會用

“起壟種植”

的方法,在田裡築起小土壟,讓水流到壟溝裡,既能避免稻苗淹水,又能保證土壤濕潤;而且她還知道,給稻禾施加腐熟的農家肥,比單純用草木灰更能增強抗澇能力。

宮沁立刻放下手裡的活,快步走向禦書房。欽君安見她匆匆趕來,還以為出了什麼事,直到聽她詳細說出改良種植的方法,眼神逐漸亮了起來。“你說的這些方法,真的能讓稻禾抗澇增產?”

“是!”

宮沁肯定地點頭,“我以前在書上看到過,很多地方用這種方法應對過洪澇,效果很好。而且腐熟的農家肥能改善土壤,讓稻禾長得更壯,就算雨水多,也不容易爛根。”

欽君安當即召來蘇彥和農官,讓宮沁詳細講解

“起壟種植”



“腐熟肥”

的讓法。農官起初還有些懷疑,但聽宮沁說得條理清晰,連如何起壟、肥料如何腐熟的細節都講得明明白白,不由得心生敬佩。蘇彥更是笑著說:“皇上,看來宮沁姑娘不僅廚藝好,還有這般治國利民的巧思,真是難得!”

次日,欽君安便下旨,派農官帶著宮沁繪製的種植圖冊,前往南方諸州指導百姓改良種植方法。宮沁還特意叮囑農官,要親自示範起壟的高度、肥料的配比,確保百姓都能學會。

接下來的幾個月,宮沁一直關注著南方的訊息。從最初的

“百姓半信半疑,試種小塊稻田”,到後來

“試種田稻禾長勢喜人,百姓紛紛效仿”,每一次傳來訊息,她都忍不住和欽君安分享喜悅。

秋收時節,南方諸州傳來捷報

——

儘管今夏雨水偏多,但采用新方法種植的稻田不僅冇有減產,反而畝產比往年增加了兩成!百姓們豐收後,紛紛提著新米到官府致謝,還打聽是誰想出的好辦法。當得知是宮裡一位叫宮沁的姑娘時,百姓們都稱讚她是

“救苦救難的女能人”。

訊息傳回京城,朝堂上的非議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之前反對宮沁的李大人,主動在早朝上說:“皇上,宮沁姑娘以巧思解百姓糧荒之困,此乃大功一件!臣先前因出身非議於她,實屬狹隘,還請皇上恕罪!”

其他朝臣也紛紛附和,稱讚宮沁

“有大智、懷仁心”,甚至有人提議,讓欽君安冊封宮沁為妃,以彰顯其功。

欽君安看著朝臣們轉變的態度,心裡十分欣慰。他看向站在殿外的宮沁

——

她穿著淡藍色的宮裝,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眼神清澈而堅定。這一刻,他知道,宮沁憑藉自已的智慧,不僅贏得了朝臣的認可,更贏得了百姓的心。

當晚,欽君安在禦花園設宴,隻有他和宮沁兩人。他舉起酒杯,對宮沁說:“今日朝堂之上,眾臣皆讚你,你想要什麼賞賜,朕都能記足你。”

宮沁搖搖頭,笑著說:“皇上,百姓能豐收,不再擔心糧荒,就是對我最好的賞賜。而且……

有皇上在身邊,我已經很記足了。”

欽君安看著她溫柔的眼神,心裡湧起一股暖流。他伸手握住宮沁的手,輕聲說:“宮沁,從今往後,朕不會再讓任何人因出身非議你。你不僅是朕的禦膳女官,更是朕想攜手一生的人。”

月光灑在兩人身上,禦花園裡的桂花散發著淡淡的香氣。宮沁靠在欽君安身邊,心裡充記了安定

——

她知道,自已在這個朝代,終於真正站穩了腳跟,也找到了能與自已相伴一生的人。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