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助力華夏崛起 第126章 河邊驚魂一刻
年輕人的胃,本就是彈性極大,收縮自如。
加了兩個菜,楊曉帆也能吃完。
這一點,他繼承了父親楊騰飛的優良傳統。珍惜糧食,絕不浪費。
楊曉帆放開肚子,將飯菜一掃而光。吃的淋漓儘致,非常痛快。
不過今天的消耗,確實也有些大。付賬離開後,楊曉帆也沒有立即回家。
他要閒暇休閒一下,騎著山地車,沿著柳水河逛逛。看看美好的風景,正好也消化消化食物。
夏天河邊乘涼的人很多。有的還在河邊擺起了棋盤,點著蚊香,借著路燈,下起了象棋。
楊曉帆物件棋一直就很感興趣,水平很高,也是緣於家學。
楊騰飛的象棋,下的非常好,經常參加省工行係統的比賽。拿了不少名次,光獎狀獎杯,家裡就有一堆。
很小的時候,楊曉帆就開始背誦,“馬走日,象走田,炮打一溜煙。”
歲數大一點了,就開始背棋譜,下定式,走殘局。
初中時期的他,天賦極高的他,就和老楊下的棋逢對手、難分高下了。
上了高中以後,老楊就不和他玩了,美譽其名不能影響學習。
今天正好無事,楊曉帆索性停車下來。蹲在一旁,看起了雙方擺擂台、爭高下。
對弈的雙方都是老者。一個麵板白皙偏瘦,一個身材稍矮偏胖。
棋盤上,雙方車馬炮兵將士各就各位。它們不僅是棋子,更像是兩位老人心中的士兵,等待著命令。
白皙老者的炮在棋盤上劃過一道弧線,直指對方的核心區域。而矮胖老人則不慌不忙地調整陣型,用象擋住了炮的進攻射程。
看了一會,楊曉帆發現雙方水平相當,棋藝也算可以。尤其,每一步棋都較為精確,每一步都顯得謹慎而深思熟慮。
兩位老者,時而眉頭緊鎖,時而會心一笑。這不僅是一場棋藝的較量,更是雙方智慧和經驗的交流。
楊曉帆基本看透了,覺得這盤大概應該是和棋了,後續不會有大的變數。
他也就失去了繼續看的興趣,站起身來,推車離開了。
剛繞過棋攤,聽到矮胖老人大喊一聲:“將軍,馬後炮,你輸了。”
矮胖老人說完,就哈哈大笑。卻一下突然失去了知覺,從凳子上,向後倒去。
說時遲,那時快,一切都發生的太過突然。
周邊看棋的觀眾,幾乎都沒有人反應過來,隻能眼睜睜看著老者向後倒去。
有的人還閉上了眼睛,不忍直視。
這一摔下去,估計後腦直接撞地,後果將不堪設想。
白皙老者麵露慘色,眼中都彷彿急出了火花。
還有什麼,比眼睜睜看著老友重創,卻無能為力,更為殘忍的。
“啪”的一聲傳來,眾人都閉上了眼睛。
等大家陸續睜開眼睛後,發現想象中應出現的頭撞地,卻沒有發生。
眾人定睛一看,老人的身下,躺著一個年輕人。
此人躺在馬路上,雙手向上一托,穩穩地將矮胖老人扶住,使其懸在空中。
這人正是楊曉帆。
楊曉帆自小就鍛煉身體,後又練過武,身手也不錯。在保密單位,更是得到了紮實的訓練。
而經過穿越重生,身體更是得到了充分加強。反應力和靈敏度,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楊曉帆聽到矮胖老人說話的同時,正推車走到了他身後的馬路上,聞聲轉頭看去。
一見他後仰倒去,立即暗叫一聲不好。
楊曉帆將手中的自行車,迅速向外一推。
立即一個原地臥倒,然後迅速打滾,滾到矮胖老人身下,用雙手將他牢牢接住。
眾人連忙一起趕過來,將矮胖老人扶住。讓楊曉帆得以起來。
白皙老者哆嗦著,從自己身上掏出一瓶藥,但是手不穩,卻拿不出藥片來。
連忙喊人幫忙,“快,快,給他喂一粒速效救心丸。”又安排人,馬上到對麵商店打電話,叫急救車。
這時的人都很熱情,看棋的也多是周邊居民,都積極行動起來。
白皙老者一屁股坐在馬紮上,心裡也著實後怕不已。
輕聲嘟囔著,“連續和棋了三天了,今天你高興。就說讓你贏一盤吧,怎麼你還受不了啊。”
楊曉帆從地上起身,拍打了一下身上的灰塵,也過來看矮胖老人。
有人已經用老人隨身帶的水,將藥片給老人衝服下。
矮胖老人漸漸恢複了自主呼吸,麵色也從蒼白逐漸好轉為紅潤。
楊曉帆是懂一些急救知識,但對心臟病急性發作,這樣的棘手問題,也不敢去輕易診治。
眾人也沒再有其它動作,兩人半跪在地上,合力托著老者,讓他儘量保持平臥,避免再次滑倒。
很快,矮胖老人漸漸蘇醒過來,緩慢睜開了眼睛,症狀得到了很大緩解,這一關算是闖過去了。
眾人都鬆了一口氣。
這裡距離醫院本來就近,很快救護車就閃著急燈,到了現場。
醫護人員下車,馬上進行了緊急救護,後將老者抬上擔架,送入車內。
白皙老者堅持要隨車前往醫院。
臨行前,他對著楊曉帆說,“他有心臟病,你今天救了他。如果他後麵找不到你,心病也會加重的。”
“小夥子,人民醫院心內科,有時間你來看看老頭子。他是個好人。”
也不怪白皙老者多少帶點道德綁架,這年頭找人本來就是一件難事。
救命之恩啊,如果見不到這個年輕人,老張估計真能成心病。
救護車閃著急救燈開走了。
留在現場的眾人,這才徹底放下心來,都長舒一口氣,紛紛過來讚揚楊曉帆。
這要是親眼看到老人摔了,這幾個觀眾,估計幾天都緩不過勁來。
柳水河對麵的公路上,停著一輛轎車,掛著軍牌。餃子城裡丟錢包的美女,赫然坐在車裡。
她乘坐車輛剛剛路過,她正透過玻璃,欣賞河麵風景。
突見老人倒下,她隨即喊了停車。她視力極好,正好完整目睹了這一切過程。
她也想過,是否讓軍車從附近的橋上繞過去,送老人去醫院。
後又覺得,還是等救護車更靠譜,畢竟有醫生在。老人突發疾病,也不是小事。
軍車也有點顯眼,不太合適。
善良的她,也沒有離開。隻能待在原地,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心裡暗暗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