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之助力華夏崛起 > 第226章 兩個有意思的人和一封信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之助力華夏崛起 第226章 兩個有意思的人和一封信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華夏的社會階層中,記者是很特殊的存在。

他們是社會新聞、資訊等的發現者和傳播者。通過采訪、調查、報道等方式,將第一手的資訊,傳遞給公眾。

可以說是職務不高,待遇不低,而且責任重大。央媒記者更是經常被稱為“無冕之王”。

他們的工作就不僅僅是報道新聞了,更是在塑造公眾意見、推動社會進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但記者也不是萬能,特彆對於一些線索的發現,是需要一些來源和渠道的。

夏露就是偶爾和石城的一個朋友聊天時,得知了省台剛剛播放了這樣一檔節目。

作為《華夏出版社》的高階編輯、資深記者、自由撰稿人,她的敏銳性非常高。

感覺這是一個大新聞,她甚至都等不及,朋友去書店給她買書寄出。

和編輯部主任打了一個招呼,一個人輕裝簡行,連夜坐著火車就到了石城。

朋友接站時,一並帶來了下午剛剛買的一套四本教輔。三本《狀元筆記》,一本《狀元字帖》。

笑著說:“夏大記者,請了你幾次都不來。為了這四本書,捨得專門跑一趟。這個職業精神,真的不得不佩服啊!”

夏露也確實有些不好意思,石城距離京城真不算遠,朋友也誠心邀請過幾次。

但夏露的事情實在太多,工作太忙,采訪任務很重。

現年三十五的她,雖年富力強,但也正值事業的上升期和家庭的繁忙期。兼顧兩者,都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夏露嘴上卻不能認輸,記者靠的就是嘴皮子和臉皮子,那反應不是一般的快。

“我不是怕打擾你嗎?而且你夫人管你那麼嚴,怕給你添麻煩啊!”

朋友用手指了夏露一下,笑著說:“你啊,這張嘴還是那麼厲害。還記得上學的時候,你連老師都敢懟。”

夏露想起了往事,也笑了:“我也沒落到好啊,還是老老實實寫了檢查!”

“還是同學好吧,不但不讓你寫檢查,還要請你吃宵夜。走,一切都安排好了。”

朋友開了一輛桑塔納轎車,應該是單位用車,還比較新。夏露坐在車內,借著車裡的小燈,就開始翻閱這四本書。

第一感覺是印刷的質量不錯,紙好,封麵也很用心思。

她不僅看到了那兩句話,還看到了楊曉帆那麵帶笑容的照片。

夏露也笑了。她現在急需一個重量級的報道。為她競爭副主任的位置,增加足夠的砝碼。

“小帥哥,會是你嗎?”夏露心中自問了一句。

吃完宵夜,回到賓館的夏露,立刻開始忙碌了起來。新聞人,新聞魂。乾起新聞來,把自己不當人。

不過夏露是有些過分的,她在認真看了四本書後。還不顧深夜,打電話找了很多人,諮詢了很多問題,把彆的人也沒完全當成人。

午夜時分,坐在賓館的窗台飄窗上。夏露手裡拿著一杯溫熱的咖啡,看著窗外的夜色。她知道,自己來對了。

但任何一篇重量級的報道,都離不開主題選題這個最核心的問題。

是以作者楊曉帆為主題,還是以“狀元筆記”為主題,這是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夏露還沒有定下決心,她準備去柳水,去見見這個狀元楊曉帆之後,再下定奪。

喝了咖啡之後,夏露安然入睡。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人喝了咖啡,會毫無睏意,甚至一夜無眠。但有人喝了之後,心滿意足,睡眠極好。

次日,當朋友開車拉著夏露,從省城駛向柳水的時候。僅僅睡了6個小時的夏露精神卻很好。

夏露是懂規矩的,她並沒有坐副駕駛。而是自己坐了後排的中間,這樣既舒服,還能和朋友說說話,並不時看著窗外的景色。

路上車很少,朋友開的也很快,他們出發的又早,很快就離目的地越來越近了。

夏露有些興奮了,這既是做記者的職業習慣,也是人生關鍵時刻的一種狀態。

突然,她看到高速對麵行車道應急路上,有一輛車靠在一旁,正在修車。

這並不意外,但旁邊站著的那個女孩太漂亮了,微風吹過,長發掠起,很是驚豔一刻。

夏露習慣性的拿起相機準備抓拍,但車輛開的很快。佳人的身影,立即消失在了視野中。

要不是高速路不能逆行倒退,夏露都想讓車開回去,認真拍一張。

正在她遺憾時,不一會兒,她又看到對麵也開過來一輛車,車速也不慢。

一個男生將手放到車窗外,微微彎曲,似乎在感受風一樣自由的感覺,很是愜意。

小夥同樣很帥,夏露又想抓拍,但還是沒能如願。

夏露有些遺憾,但也心想,“這真是兩個有意思的人。楊曉帆,希望你也一樣有趣。”

殊不知,開車一閃而過的,正是從柳水去往省城的楊曉帆,也是夏露此刻最想見的人。

人的一生就是這樣,求而不得,望眼欲穿,遙不可及,得而複失。

可能你見過很驚豔的人,卻隻是驚鴻一瞥,成為生活中的匆匆過客。

可能你特彆想見的人,卻與你擦肩而過,有緣而無份。

但即使有緣又有份,成功戀愛了,順利結婚了,還生了一個聰明漂亮的女兒,但仍然有很多變數。

省城大學中文係才子教師陳詩同,下午下課後,辦公室都沒有回。匆匆向家走去,他想多陪伴一下心情難受的妻子毛麗。

開啟屋門後,喊了一聲,卻無人問答。

轉了一圈,隻看到了,放在餐桌上的一封信。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