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助力華夏崛起 第231章 這個專案你怎麼看
華夏古代曆史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京官大三級。”
其實,現代社會多少也是一樣的。
京城的央媒記者,主動到了柳水,對印刷廠進行正麵采訪,同樣驚動了很多地方領導和部門。
《柳水日報》和印刷廠一直有業務往來,得到訊息比較快,總編輯第一時間就趕到了,還帶了攝影記者。
《柳水電視台》的監製主任來的也不晚,帶來了一些關於印刷廠的影像資料和文字底稿。
畢竟當前,大力宣傳印刷廠、推廣印刷廠,是柳水各個媒體單位,接到的政治任務。
隻是可惜白冰已經暫時調入省電視台工作。不然這兩個新聞女強人會麵,說不定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就連區長王誌遠,得到報告後,都帶著區宣傳部長,親自過來陪同了一下。還專門安排政府辦,具體牽頭配合好夏主任采訪工作,並做好食宿保障。
可以說,除了沒有見到楊曉帆,夏露在柳水的采訪非常順利。
張秀琴得到了夏露的認可,全程陪同,兩人也已經非常熟悉了。
張助理也沒忘記,推薦一下她寶貝女兒的“成長教育”教培公司。畢竟那也是作者楊曉帆,創意並親自授課的,也有一定的關係。
夏露確實也去了一趟,對這個模式也很感興趣。
隨機采訪了補習的同學,重點采訪了公司法人大股東杜麗雲和學生授課講師孟長偉,還拍了很多照片和影像,也計劃出一個新聞。
次日回到省城石城後,夏露沒有著急回京城,而是專門留出了一個下午的時間,並謝絕了朋友的陪同。
她說:“我還要采訪一個人,很重要的一個人。”
夏露從教培公司杜麗雲那裡,拿到了楊曉帆的手機號碼。想在石城,和楊曉帆好好聊一聊,給這次采訪畫個圓滿的句號。
她現在對楊曉帆非常感興趣,計劃以他為題,撰寫這個重量級稿件。
但從下午2點開始打,連續打了十幾個電話後,都提示對方關機,夏露真有些怒了!
“買了手機不開機,你買它有啥用啊,麵試需要三個小時嗎?”
夏露的日程安排很滿,雖然采訪楊曉帆很重要。但她也不能,就這麼看不到希望地一直等下去,
內心雖也不停地在埋怨,但隻能無奈地去了火車站,登上了返京的列車。
說來也奇怪,上了火車、踏上返程的夏露,反而釋懷了。
通過在柳水兩天的采訪,她深深感到了很多人,對這個少年的推崇和喜愛。
“或許是機緣不到吧,那這次報道,也隻能以書為主了!”
夏露默默地做了這個決定,雖然內心還是覺得有些遺憾。
楊曉帆其實是很無辜的。和慕豪傑談過話後,就被他直接拉到會場,參加下一個專案論證會。
慕豪傑說的話,都有些無賴了。
“曉帆,你的理解能力這麼強。去聽一聽,從不同的角度,幫著分析一下,也是為軍方做貢獻。”
“大飛機的保密協議都簽了,下午這個專案密級低,就不用補簽了。不讓你白幫忙的,晚上我請你吃飯。”
就這樣,楊曉帆就莫名其妙地被拉著,參加了下午的專案論證會。
無獨有偶,楊曉帆昂首挺胸走進會議室時,感受到的注視目光。和上一世,他頂著專案長的頭銜走入會場時,是一樣的。
會議室裡,一大幫子坐著的老家夥,看著這個娃娃走進來,都很是納悶,甚至有些震驚。
“這是誰的學生啊,也太年輕了,是本科生吧!”
“怎麼沒穿軍裝,非現役人員,也能參加我們的會議嗎?”
下午論證的專案具體負責人,某火炮學院的張教授更是意外。他連忙站起來,想走過去詢問一下。
但走在前麵的慕豪傑,突然轉頭和少年說了一句話。
慕豪傑原本想寬慰一下楊曉帆,讓他放鬆,不要有什麼壓力。
畢竟這個場麵有點大,參加會議的好幾個大校,一堆兒文職教授。
哪知道楊曉帆神態自如,閒庭信步,絲毫沒有緊張之意。但慕豪傑這一舉動,也在一定程度上,給楊曉帆解了圍。
慕豪傑走到會議的主持位置坐下,楊曉帆則自己坐到了靠牆的陪坐席末尾。
會議正式開始前,慕豪傑在發表主持詞時,順帶解釋了一下。
“大家好,下午我們繼續開會。論證某火炮野外機動保障方艙建設。對了,這位是我特意邀請的一個專案分析師,楊曉帆,絕對安全可靠。”
“下麵,我們正式開始,首先請火炮學院張教授介紹專案具體情況。”
軍方總部的主管參謀,很有威壓和氣魄。一番話說出,鎮住了全場,也暫時平息了議論。
張教授立即開始詳細彙報專案情況。
這個專案,不同於上午的大飛機建設。這是火炮學院自己研發的,有一定的創新精神,並形成了一定的效果。
如果順利通過專案論證,再經總部有關部門批準。就可以批量生產,為部隊進行配套裝備。
會議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張教授彙報完總體情況後,又重點闡述了移動方艙的優越性和便利性,對提高火炮作戰能力的有效性和實戰性,以及可行性論證分析。
然後,與會人員,特彆是軍方火炮研究專家們,就開始接連,進行發言討論。
這次會議的氣氛就非常的好。
邀請的專家,大多都是同一個領域的。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相對關係比較融洽。
今天你的專案,我支援一下。明天我的專案,你同意一下。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團和氣。
這本也是專案論證普遍存在的一種氛圍。很多時候,就是走走過場,過過門麵。
但慕豪傑現在的心態,已經和原來不一樣了。既有上午專案論證的原因,更有楊曉帆講話的刺激。
“沒有人質疑的專案,就一定是好專案嗎?”“這個專案到底有沒有用,對提高部隊戰鬥力有沒有幫助?”
這兩個問題,反複在慕豪傑腦海中閃現,並來迴旋轉。
“為國家把好關、為軍方儘全力。”這個崇高的使命,讓慕豪傑鬼使神差地說出了一句話。
“楊曉帆,這個專案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