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助力華夏崛起 第312章 我今天就要拿走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蘇小菜的一力降十會,看似魯莽、簡單粗暴。其實很多時候反而非常好用,是真的能有效果的。
楊曉帆想通了此事,心情立馬好了不少,眉眼間也肉眼可見的舒展開了。
兩人之間的話題也漸漸廣泛了起來,有說有笑。楊曉帆也趕上一步,開始和蘇小菜肩並肩一起跑步。
一時間,帥哥美女歡聲笑語,齊頭並進,成為了昆明湖畔最美的一道風景。
楊曉帆並沒有和蘇小菜約早飯,那樣有些太唐突了。
兩人慢跑了半個小時,繞著一側湖邊道岔路口的時候,就宛如老友一樣揮手告彆了。
“蘇小菜,加油,預祝好成績。”
“楊曉帆,謝謝,天天好心情!”
楊曉帆甚至都忘了要蘇小菜的聯係方式。少年能堅持到現在,已經很不錯了,他確實也沒有太多的經驗。
但獨自吃早飯的楊曉帆心情是無比愉悅的,這個女孩原本給他的印象就很好。
經過早晨的深入瞭解,更加覺得大方灑脫,而且很多見識和認知和他是基本一致的。
用後世的話說,就是三觀吻合。
今天是週日,下午慕豪傑要帶楊曉帆去見老師。名義上的正式拜師。
慕老日理萬機,基本是全年無休的,光是各種會議和研討就忙的抽不開身。
就算今天下午的時間,還是提前好久才騰出來的。
慕老也很重視楊曉帆,不但專門留出整整一下午的時間,晚上還要一起吃飯。
上午楊曉帆就準備先去給老師準備點兒禮物,然後再去空軍氣象研究中心碰碰運氣。
**
潘家園舊貨市場是京城最著名的古玩市場之一,以其豐富的商品種類和較低的價格著稱。
這裡不僅有地攤,還有許多店鋪,吸引了大量收藏愛好者和遊客。
潘家園的市場氛圍濃厚,現代與傳統相互碰撞,充滿了活力,尤其夜市更是人氣爆棚。?
平時上午八時的潘家園是較為冷清的,忙碌了一晚上的攤主們也要好好休息一下。
但楊曉帆今天運氣不錯,週日正好趕上潘家園早市。
這個地方他以前是來過幾次的,是和他的導師一起。很巧也是給當時的師祖現在的師父買禮物。
慕老很忙,也沒什麼特殊愛好。就是喜歡一些有意義的古玩,並不是單純看價錢,而是有故事有典故的。
但其實這樣的,往往一般也都很貴。
楊曉帆記得1998年第一次陪導師來潘家園,聽“珍寶軒”的老闆說,曾經打眼漏過一個好物件。
在店裡放了四年都沒注意,最後被一個南方來打擂的高手給掃走了。
既然是來京城打擂樹名聲,自然要大張旗鼓地宣揚。
於是曾經的招牌牛店“珍寶軒”受影響很大,名聲大損。老闆也成了“祥林嫂”,逢人必說。
這時的“珍寶軒”自然還是頂流大店,顧客眾多,交易火爆。楊曉帆大步走進店裡時,絲毫沒有引起任何波瀾。
“您好,您需要點兒什麼?我幫推薦一下。”一個夥計還是第一時間注意到了楊曉帆。
乾古玩這行當的也很講究。“喜小不喜老,重女不勸男。”
年輕人的錢比較好賺,老年人眼力好一般比較挑剔。對女性要大膽叫價、努力推薦。男性則要適當控製,防止內行“扮貓吃老虎”。
通俗地說就是年輕人、女性比較好忽悠。
“我看看古字畫,最好是有些曆史典故的。”楊曉帆直接說明瞭來意。
“有名的古字畫儲存要求比較高,都在三樓存放。您需要上去看看嗎?”
夥計這話就是套詞盤底,看看楊曉帆懂不懂規矩。
如果你直接說“好,上去”,那就是不懂行了,人家就會換一種態度來對待你了。
這句話真實意思是要你驗資,亮明你有沒有實力去登樓看畫。
楊曉帆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但他不按常理出牌。“我不要正品,看看比較好的仿品。”
夥計自然是有些意外,而且也摸不準楊曉帆是懂還是不懂。“古字畫仿品在二樓,我陪您上去,還是您自己去轉轉。”
不能確定是不是肥羊,利潤應該也不高,夥計準備放棄了。
“辛苦你陪一下正好給我講講,我也不太懂。買給自己長輩的。”
夥計無奈,隻能快步上前引導楊曉帆上樓。
登樓後先進行了一下介紹。
“仿品也分現仿和古仿,這邊向陽的地方都是現仿,大多是辛亥革命之後的仿品。”
“從這邊依次向北都是古仿,依次為清、明的仿品。”
楊曉帆對這些是瞭解的,他直接走向了清朝的仿品區。他的目標此刻應該就在這裡。
嚴格來說,清朝的字畫也算文物的。能擺在這裡的,自是清朝一些不出名的作家,模仿前朝的重要作品。
“這些仿品是清朝的,價格也是不低的。”夥計還是好心提醒了一下。
楊曉帆知道此刻不能表現太明顯,他回應了一下,開始慢慢地看。
邊看邊詢問。“這幅畫有沒有什麼好的典故啊?”
“仿品都是有典故有故事的,您看名稱就知道。這個是模仿明朝戴進的《三顧茅廬圖》。你看這畫功多好,劉備的揖手、關羽的長髯、張飛的黑麵,都畫的栩栩如生啊!”
“這個不錯,畫挺大的。多少錢啊?”楊曉帆給了一個評價。
“畫挺大的”這個評價直接把夥計給說蒙了,但也不能說不對。畢竟這幅畫確實有些大,但我們賣的可不是大!
“這幅畫您說的對,確實比較大,但更重要是畫功好。這幅9999元。”
不到一萬元就買一幅清朝的作品,其實也是非常好的一個投資,過幾年就會翻十倍都不止。
但楊曉帆卻不太想發這個財。他繼續向前逛,再過2個展位就到了他的目標了。
他其實一上樓就看到了,但不能直接過去。
就在楊曉帆晃晃悠悠邊看邊問,和夥計一問一答向著目標走去的時候。
一個中年人也在一個夥計的陪同下,快步超過了楊曉帆兩人,直接走到了楊曉帆的目標處。
“把這個畫給我包起來,我今天就要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