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助力華夏崛起 第612章 比賺取利潤有價值多了
而這一切,不過是華夏在蹣跚崛起之路上,所遭遇的諸多艱難險阻中,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罷了。
正因如此,當華夏石油的高層們聽聞,有英村的遠洋運輸公司能夠轉手並且穩定提供足量原油時,才會那般按捺不住心頭的焦灼,急著要在這樁生意裡插上一腳。甚至提出要在公司裡掌控一定的話語權。
楊曉帆沒有過多贅述那些深埋在國情肌理下的沉重,隻是單刀直入地向亨利挑明瞭華夏石油的最終訴求:“亨利先生,華夏石油那邊已經表了態,他們可以放棄入股我們的公司。甚至提出,願意協助我們修建原油儲備倉庫,連帶配套的煉油工廠也能一並幫忙規劃建設。但他們有一個要求,想從我們這裡,長期訂購一定份額的石油。”
其實這樣的操作,本就是楊曉帆最初籌備商業計劃時圈定的核心內容之一。
在他看來,正和省單是靠著轉手石油這一項,就足以賺取盆滿缽滿。
隻不過後來張青山站在全省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量,胃口大了些,一心想讓省裡獨吞這塊肥肉,才引出了後續一連串的波折。
老亨利聽完,指尖在藤椅扶手上輕輕點著,眉頭微蹙陷入思索。
片刻後,他覺得這事橫豎不過是順水推舟的買賣,似乎沒有什麼問題,難度也不大。便象征性地轉頭看向楊曉帆,語氣隨意地問道:“那你的意思呢?我這邊倒是沒什麼所謂。”
若是擱在從前,這般規模的投資與貿易,對亨利而言還稱得上是足以牽動神經的大事。
但經過前段時間期貨市場那場驚心動魄的淘金之旅,他的眼界與格局早已今非昔比。
這點生意規模,還真沒被他放在眼裡。
更何況他旗下的遠洋運輸公司,往日裡多是運送礦產資源,近來恰逢礦產價格暴跌,交易量銳減,船隊正閒著。正好用來運送原油,也算物儘其用。
楊曉帆迎著亨利的目光,篤定道:“亨利先生,我覺得可行。遠洋運輸行業本就前景廣闊,完全可以作為咱們重點發展的方向。”
“而且公司將原油從中東運到華夏銷售後,還能在這裡采購大批華夏特產——絲綢、瓷器、茶葉這些,運到歐洲市場經銷,又是一筆收益。”
亨利聞言卻有些費解,眉峰微微隆起:“這麼一來一回,利潤怕是高不到哪裡去,咱們有必要弄得這麼繁瑣嗎?”
做礦業出身的他,最近又涉足金融市場,總覺得簡單直接的生意才值得投入精力。
楊曉帆耐心解釋:“賺取利潤隻是其中一麵,更重要的是,這樣能一步步擴大咱們的社會影響力,還可以提升你在英村的地位。”
“船隊跑起來,港口要運作,倉庫要管理,到處都得招人,這就能大量增加就業,為企業贏得人氣和口碑。”
“更關鍵的是,做熟了這門生意,咱們就能慢慢掌控這些物品的經銷權,甚至定價權。擁有一定的話語權,這些可比賺取一時的利潤有價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