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助力華夏崛起 第568章 本就絲毫不同
第一個讓楊曉帆心裡犯嘀咕的地方,是賬本上的損耗率。
新鮮蔬菜運輸這行,溫度波動會讓菜葉打蔫、磕碰顛簸會碰壞根莖,出現一定比例的損耗本是常事,誰也沒法完全避免。
可公司執行“以銷定采”的模式,對接環節幾乎無縫銜接,運輸車輛更是及時調配、即時發車,按理說損耗率早該被控製在一個相對低的區間裡。
如果說5%以內都算是正常,可報表上明晃晃標注的損耗率,卻足足飆到了10%,直接翻了一倍,確實有些不夠合理。
比損耗率更讓他心生疑慮的,是那反常的價格差。
收購價低於銷售價,確實沒違背“低買高賣”的生意邏輯,可這份報表裡的差價,實在是有些太小了。。
楊曉帆喜歡做飯,對菜品的價格非常敏感,而且他還有一個小小的愛好,閒暇時喜歡去逛逛菜市場。
在那個滿是吆喝聲、沾著泥土香的地方,他感到充滿生機,非常溫暖。或許也是因為“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前陣子他還去華清大學附近的菜市場逛過,一邊感歎現在菜品的新鮮,一邊感慨現在菜價的便宜。
可和銷售合同上的菜價對比一下,就發現菜市場的價格就有些“貴得離譜”。
就拿這次收購的土豆來說,每斤收購成本才0.05元,發往京城的銷售價卻隻定在0.09元,而楊曉帆清清楚楚記得,京城菜市場裡土豆的零售價早就賣到0.2元一斤了。
這一對比,公司這份銷售合同上的出售價格,簡直低得不合常理,完全違背了正常的市場規律。
這麼一琢磨,情況就徹底清晰了。
損耗率居高不下,利潤差價又薄得像張紙,再把運輸時的油費、人工裝卸的工錢、倉庫的倉儲成本都算進去,彆說賺錢了,能勉強保住本錢就不錯了。
可出現這些情況是不正常的,因此基本可以斷定,是有人在中間做了手腳——通過虛假做賬,從中牟利,暗飽私囊。
想通了其中的門道,楊曉帆卻犯了猶豫。
畢竟現在幫蘇小菜打理生意的幾個重要負責人,都是她爸爸當初一手安排的,按說都是知根知底的自己人,不應該出這個情況才對。
如果直接點明此事,會不會有些唐突?說不定人家和蘇小菜的關係,比和他還要近一些呢!
不過通過這次張市之行,楊曉帆也看在眼裡。
蘇小菜確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玩票,的確是認認真真地在做,既想惠農,也是真的想把這份生意做好。
更何況她本身學的就是經濟貿易專業,以後很有可能也要經商,乾這一行。
這樣一琢磨,似乎不和她說一下,也有些不夠意思了!
正想著,楊曉帆輕輕放下了手裡的賬本,坐在對麵的蘇小菜立刻抬眼看了過來,眼神裡帶著幾分詢問。
她本也是聰明的人,知道楊曉帆不會平白無故陪著自己一起看這些枯燥的賬本。
隻是她絕對不會想到,兩人看賬本的角度和目的,本就絲毫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