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從72年知青開始 第135章 春暖花開
蘇淮家門前,突然冒出一個綠芽。蘇淮抬眼望向遠方,隱約能看到淺淺的一層綠霧,時隱時現在高原上。略似“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美景。
蘇淮遙想著自己的家鄉,難免有些“小雨潤如酥”的鄉愁。想必此時,家鄉的柳芽應該已經長成,應該正是春暖花開時節。人們應該已經脫掉厚厚的冬衣,在春耕勞碌。
蘇淮知道,自己該準備回家了。
感慨完時節,蘇淮扭頭回了木工坊。
————
經過小半年的學習,吳大通差不多學了蘇淮三四成手藝。他已經可以在木工坊裡挑梁乾活了。
不是說吳大通學習慢,恰恰相反他學得很快。不是蘇淮不認真教這娃,而是蘇淮的手藝太高,沒個幾年亦或十幾年的水磨功夫,再聰明的娃也學不全蘇淮的手藝。
至於吳大山和吳大川,學得是慢了一些,但普通的農用傢俱,也已經打得有模有樣。
蘇淮坐在一旁抽煙看著仨兄弟乾活,他感覺很欣慰。算是不負吳永貴、吳永江兩兄弟的重托。
就算自己現在離開大灣村,村子裡的木工坊也能繼續遠近聞名。
蘇淮忽然想起什麼,他衝著吳大通招了招手。這個徒弟乖乖地趕緊跑到身邊。
“師父,你叫俄。”
“通娃,俄問過你娘,你今年周歲才十歲,正是不大不小的年紀。你想不想重新回學屋上學?反正咱們村的小學已經開學了,上學也方便。”
吳大通聽了蘇淮的話,他的眼睛遊離著。過了良久,他才咬著牙對蘇淮說道:“師父,俄不要上學,俄還要跟著你學手藝。”
“哈慫。”蘇淮輕罵了娃一句,“哪能不上學麼。依著俄看,每天去上半天學,下午再回來乾活學手藝,這樣也挺好。再說嘞,俄覺得你都快能出師咧。”
“師父,你不要俄咧?”吳大通瞪大眼睛問著蘇淮,眼眶裡有些濕潤。
“哈慫,師父咋不要你了麼。雖然你師娘天天教你讀書識字,可再怎麼樣也沒有學校裡教得多。以後要想走得長遠,還是要上學多學些知識。再長大一些,就要去老支書那達,多看看報紙,多學會思考。”
蘇淮悠悠地說著。他很關心吳大通的未來,更希望他有自學的能力。而這一點,短時間內自己教不會他。隻能把希望寄托於大灣村學校,寄托於那幫知青同學身上。
“師父,你真想讓俄去學屋?”
“你不想?”
“俄想。俄打學校一開學就想去。可是這達離不開俄。”吳大通說出了真心話。
“你個碎娃,真把自己當成個人咧。這個地球離開誰都照轉。行咧,俄這就去學校給你安排一下,你天天上午跟著去讀書。下午再回來乾活。就這樣定嘞。”蘇淮不容置疑地做出了決定。然後衝著吳大通揮了揮手,示意他繼續去乾活。
蘇淮看得出來,這娃乾起活來手有些抖,這是心裡激動的表現。也是,這孩子那麼小的時候,能跑上那麼遠的路,去教室旁邊偷聽。現在有學上了,心裡怎能不激動。
————
大灣村小學,百十來個學生分成了五個班。六名知青當著各科的老師。而小學校長一職,則由李文海兼任。
可以說,沒有李文海的堅持,也就沒有今天的大灣村小學。而李文海又是一位很有文化底蘊的人。沒有人再比他適合當這個校長了。
蘇淮來到小學校,他直接找到正在鍋屋裡做飯的李校長。
“文海叔,這肉燉得真香。熟了沒?讓俄嘗幾塊。”蘇淮哪裡會饞肉,他隻是先說些廢話,拉近一下兩人的關係。
“這是娃娃們的午飯。可不敢給你嘗嘞。”李文海懶得假客套一下。他就是這麼正直的一個人。
“俄說文海叔,咋看你都是個夥夫,這哪有校長的樣子麼。”
“校長該是啥樣?”
“人家校長,天天手裡端著一杯茶,手裡捧著看不完的報紙,臉上還得戴副眼鏡嘞。”
“那是校長?那是官僚。屁話少說,來找俄有甚事?”
“文海叔,你是個明白人。是這,通娃現在的手藝也學得差不多咧。俄想著讓他來學校上學。十歲的娃娃,不上學能走多遠?……”
沒等蘇淮把話說完,李文海立馬表示同意,“俄屋裡頭正好還有兩套教材。下午讓通娃過來找俄拿。”
“俄替娃謝謝你嘞。”
“俄要你謝個甚。俄希望全村的娃娃們都能讀書識字,以後不當睜眼瞎被人欺負。蘇淮娃,要謝,俄還得謝你咧。要莫你開這個木工坊,俄就是盼瞎了這雙眼,這個小學校也辦不成。”
“文海叔,咱就彆互相客氣嘞。是這,通娃上午天天來學校,下午還得去木工坊裡乾活。畢竟村裡頭給他八個工分嘞。”
“嗯。這事俄應嘞。”
……
蘇淮離開小學之前,李文海已經敲鐘,學校開飯了。看著捧著木碗,一個個興奮的小眼神。蘇淮很是有成就感。
當然,學生們用的木碗,也是大灣村木工坊讚助的。
————
蘇淮剛從小學校裡出來,迎頭就碰到了熟人。一老一少,一男一女兩個人,一身襤褸,滿臉滄桑。
蘇淮很是奇怪,這倆人咋回來了呢?不是說好至少要在勞動隊裡待半年的嗎?
“坎娃,你們娘倆咋回來了麼。”蘇淮猜不出來原因,又按不住心中的好奇,隻好出聲相問。
“是蘇知青呀。公社裡頭的領導說,現在要備耕,暫時把‘勞動隊’解散,讓俄們回村參加勞動。”王誌國對於“恩人”蘇淮,真能做到知無不言。
“啥時候還回去?”蘇淮聽到了“暫時”,自然想知道結果。
“咋?!你蘇淮不安好心,想讓俄們娘倆死在那達!”二黑婆姨,坎娃的娘,狠狠地瞪著蘇淮。
“蘇知青,俄娘說話不好聽,你彆往心裡去。上頭領導說咧,收了大秋,俄們再回去。”
“那可感情好。你能摟著婆姨過日子咧。坎娃,村裡給你和林衛紅箍了新窯,你還不知道吧。趕緊回去看看。看看你的新窯,看看你的婆姨。”蘇淮雖然心裡很失望,但表現得很是熱情。
“甚?!俄有新窯咧?蘇知青,你莫日哄俄。”
“你可彆高興得太早,支書說咧,那是給林衛紅的。雖說你們是兩口子,可窯是她的,她不讓你住,你還得回你孃家。”
“衛紅不會不讓俄住的。”王誌國很是自信。
“看吧。趕緊回去洗洗,收拾乾淨了再見你婆姨。”
“俄謝謝蘇知青。”王誌國經由蘇淮提醒,他纔想起自己的婆姨是城裡人,愛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