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從72年知青開始 第20章 代表
回到知青院裡,該洗的洗,該歇的歇,輪到去做飯的進了灶屋。
張蕊像個小媳婦一樣,要了蘇淮的臟衣裳,抱到井邊去洗。
很快,飯就做得了,一大幫人又是圍著短桌,趷蹴著吃飯。
“我說周紅,你就不能跟人家蘇淮學學手藝?”齊勝利挑剔起來。
“愛吃吃,不愛吃滾蛋。說我做的不好吃,你的手藝就比我強?”周紅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忍讓。
“你說你一個女子,怎麼就不跟人家學學溫柔。”
“咋得,我溫柔了你娶我?你能看上我我還看不上你呢。乾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整一個廢物點心。”周紅儘顯潑辣。
前世裡有人開玩笑,說李秀英帶走了川渝一百年的溫柔。也不算是沒有道理。川蜀姑娘人美脾氣大,說話不饒人。
周紅算不上多美,但也不差,但她的脾氣卻是很大。
“我怎麼就不行了?”發難的齊勝利不樂意了。
“你就不行。你哪哪兒都不行。”
“我……”齊勝利恨不得現在就脫了衣裳,讓周紅看看自己行不行。
男知青們聽到這兒,有那多想了一步的,已經忍不住笑了。
“行了行了,趕緊吃飯吧。我說周紅,你可不能這樣說齊勝利。男人最怕彆人說他不行。”秦少海忍不住勸說了兩句。
可不能讓女知青們總說男知青們不行,這樣下去影響不好。
“憑什麼?不行就是不行,我為什麼不能說?”周紅是個典型的小白。
“那什麼,男人吧,這個嘛……算了,你樂意怎麼說就怎麼說吧。”秦少海解釋不下去了。
在這個仍舊保守的年月裡,麵對著一幫未婚的姑娘,許多話說不出口。
如果秦少海去村頭大樹下,跟村裡人講這些話,那幫婆姨準樂開了花,恨不得一一品評著村裡誰誰不行,誰誰很強。還要互相比較一下誰家男人最厲害。
周紅有些軸,但她又不傻,等秦少海服軟了,她也略微明白點他話裡的意思,臉一下就臊得通紅,蹲在那裡低頭吃著飯,不再吭聲。
而一幫男知青,則互相打趣著行與不行。
————
知青院裡好熱哄,這時走進來一個人。
“嗬,你們這裡可真紅火。”
大家抬頭看來人,都起了身。
“支書來了,過來一起吃點吧。”吳霞招呼著吳永貴。
吳支書五十歲的年紀,身體很結實,黝黑的臉龐帶著慈祥的笑容。
蘇淮這是穿越過來第一次見到老支書,心裡還有些激動。
在前世裡,要不是他出麵,自己和張蕊肯定要掛破鞋遊街。後麵的事情更不敢猜了。
“吳支書來咧,在俄們這咥些,俄這碗飯沒怎麼動,你就將就一下。”蘇淮很真誠地招呼著吳永貴。
“俄偏過嘞,你們自己咥吧。小吳,咱們知青點我給報了個先進。昨兒個俄去縣裡頭,馬副主任告訴俄,這個先進批下來嘞。說是讓咱們派兩個知青代表,去延安開大會。你們商量下,看派誰去。明天給俄個回話,後個俄報上去。就這。”
吳永貴乾脆利索,說完就走,不在院裡多留。
蘇淮模糊記得,前世裡有這麼回事兒。大家都想去,但也不好意思自薦,最後吳霞為了公平,讓大家夥抓鬮。結果周紅和齊勝利兩個人運氣好。
兩人去了一個禮拜,回來就確定了關係。
明年冬,他們倆和吳霞、孫福興一起領的證。隻比自己和張蕊晚上幾個月。
蘇淮這一世仍然很想去,但是想了想,決定還是聽天由命。畢竟這裡麵牽扯著彆人的姻緣。
果然支書走了之後,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著選代表的事情。很少有人提到自己,但話裡話外都表示自己很想去。
很意外的是,吳霞最後拍板,讓蘇淮和張蕊去。
“憑什麼!憑什麼好事兒都給了蘇淮?”有人不服氣了。
“就憑你吃了人家逮的野雞。”吳霞講著自己的道理。
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這是常理。
“隊長,這不太合適吧這。”蘇淮客氣一句。
“隊長,你看蘇淮自己都說不合適了,還是換彆人去吧。”剛才那人的臉皮厚得很。
這時,知青裡又有人附和著他。
吳霞見此情景,衝著蘇淮搖了搖頭。該特麼客氣的時候你不客氣,不該客氣的時候,你瞎客氣個什麼勁。
“那行吧,咱們大家夥兒抓鬮,抓到誰去誰就去。這樣大家就都沒意見了吧?”
“沒意見!”
“就該這樣……”
“這樣好。”
……
蘇淮衝著吳霞擠了擠眼睛,又點了點頭,意思是說,你看看吧,要是真指派我們去,得招來多少的恨,還是這樣好。
抓鬮的結果和前世一樣,是周紅和齊勝利。
這樣一來,大家誰都沒了意見。誰叫你的運氣不好呢。
————
知青的歲月辛苦又無聊,定好代表之後,大家夥兒稍微聊了會子閒天兒,一個個都進屋躺在炕上,準備睡覺。
他們這邊的十五個知青,都是同一批到的大灣村。一開始還有各自不同的故事,說出來給大家解悶。
現在三年過去了,能講的和不能講的故事,都講了個遍,再沒有什麼新鮮的事情來吸引大家的注意。
不上炕睡覺還能怎麼?
齊勝利一直盯著周紅的身影,直到她進了窯洞的門兒,齊勝利才轉身準備回自己的屋。
“哎喲謔,你嚇死我了。”齊勝利扭頭就看到一張臉,一雙白眼珠死盯著自己,著實嚇了一跳。
“我說老齊,喜歡就大膽跟人家說嘛,總是盯著人家的屁股看,多沒意思。”蘇淮調侃著齊勝利。
從魯東過來的齊勝利,一向豪爽大氣、不拘小節。現在被蘇淮的一句話,搞得滿臉通紅。
“你個小屁孩兒,懂個甚。”齊勝利的話裡不自覺地帶著些本地口音。
大家夥來自五湖四海,剛走進這個村莊的時候,大家開著玩笑模仿著鄉親們的口音。日子久了,這個純樸的口音,融入到了大家身體裡麵去了,不自覺地就會帶上一些。
“俄甚都不懂,但是俄有物件。”
“你……”齊勝利被懟得說不出什麼。
“老齊,這次你去延安,幫俄捎點東西回來唄。”
“捎甚?”這是答應了。齊魯大地上的人,絕大多數都實在、熱心。這種性格,不容齊勝利拒絕。
“知青院裡太無聊,幫我捎些象棋、圍棋、撲克牌回來唄。這是二十塊錢,你拿好。”蘇淮直接把錢塞到了齊勝利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