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從72年知青開始 第256章 組隊
李開富兩夫妻開心地離開了,蘇淮也把尺寸樣式記在了心裡。回到家,在空間裡沒用多長時間,就按照要求做了一套柚木的。暫時存放在空間裡。
次日,又是一個明媚的早晨,蘇淮早早地起來,收拾好一切,和妻子打了個招呼,就直奔鄉下的大舅家而去。
百十來裡路,他三個多小時就蹬到了地方。進門就看到自己的舅媽,正在院子裡喂著雞鴨。
“妗子。”
“呦,大淮來了。今天你怎麼有空過來?趕快坐,喝點茶。我去地裡叫你舅和你大哥、二哥去。”
“妗子,不著急。我就是來家裡看看,好長時間沒過來了,還挺想你們的。咱們村的地是不是都分了?”
提到分地的事情,蘇淮的舅媽嘴都合不攏。她一邊拍著手,一邊和蘇淮拉著話。
“大淮,可不咋地。以前都是給隊裡乾活,累死累活年底還不知道能分多少糧食。自打去年分了地,秋天裡收上來莊稼,交完公糧之後,剩下來可不老少的。一會兒妗子給你蒸白麵饃吃。放心,現在家裡白麵多得很。咱們這個裡一年收兩季細糧食,一季稻一季麥。可不像我孃家,那裡缺水,隻能一季麥一季棒子。這還是沾了大躍進的福氣,那時候公社裡的領導,帶著大家夥兒挖了村頭的大河。要不然咱們這邊也種不上水稻……”
儘管舅媽想到什麼說什麼,但話裡滿是對生活的滿足,對未來的憧憬。也聽得出來,她對新政策的擁護。
蘇淮一邊喝著水,一邊聽著舅媽拉著家常,他心裡也為大舅家生活的改變而高興。準確地來說,他為全天下的莊稼漢高興。因為大家夥離吃飽不遠了,離吃好也不遠了。
————
直到十二點多,要不是媳婦到地頭來叫人,孫守山都想不起來要回家吃飯。
農民,拿到自己土地的農民,對土地的喜愛,是任何喜悅都無法比擬的。
“我說大黑娘,你把飯送到這地頭來多好。非得叫大家回家吃去。這一來一回,耽誤乾多少活。”孫守山埋怨著自己的媳婦。
“大淮來了。都等你們老半天了。”
“啥?大淮來了?你這人可真是的,你咋不早來叫我們。”孫守山又埋怨媳婦。
“大淮一來我就想叫你們來著,是大淮不讓。他說不能誤了地裡的活兒。趕緊回家吃飯吧,大淮都把飯菜準備好了。這孩子真是的,和我拉了會呱,推著車子說出門轉轉。沒想到孩子去集上割了肉打了酒,回到家裡就上鍋摸灶,說要給你們做頓好的。”
“嗐,這都成啥了。大黑,小黑,趕緊回家。你表弟來了。”孫守山朝著地裡大聲喊著家人們。
孫守山一共兩個兒子,老大孫統萬,小名大黑,結婚之後,仍然和父母住在一院。老二孫統本,小名小黑,孫守山給他另起院子娶妻生子。
自打分地到戶之後,孫守山堅持三家的地合在一起,搞了一個家庭為單位的集體所有製。兩個兒子考慮到父母年紀大,乾不了多少莊稼活,自然對父親的提議沒有異議。
平時孫統本和妻兒都是在自家吃飯,現在正是農忙,大家一起乾活,自然也就一起吃飯。畢竟自己的媳婦也要下地,做飯的事情交由老母親來做,也最合適。
————
孫守山等人一進門兒,就看到院子裡擺著兩張案板,上麵放的飯菜都一模一樣。隻是其中一個上麵放著酒瓶。
“大淮,你讓我說你什麼好。到了舅舅家來,還得你買菜做飯,回頭讓彆人咋說我這個當舅的。”
“大舅,跟我你還客氣個啥。大哥,二哥,大嫂,二嫂。”蘇淮分彆和表哥表嫂們打了招呼。
“大淮,你不來我還想著地裡的活乾完,去你家一趟呢。”孫統萬一邊洗著手,一邊對蘇淮說道。
“找我有事兒?”
“現在日子好了,家裡也寬綽了不少。前幾年你掏錢給我娘看病的錢,也攢夠了,我就想著趕緊給你送過去呢。你千萬彆跟我說不要,我也知道你不差這些錢。可兄弟呀,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更何況你救了我孃的命。這錢我們要是不還你,堵在心裡總是個疙瘩。”
孫統萬說這話的時候,孫家人都默默地看著蘇淮,眼睛裡全是感激。
看到大表哥說得如此鄭重,蘇淮一哂,說道:“還我錢我自然得收著。當初不就說好的嘛,看病的錢是我借給你的。大哥,看來這日子是真好起來了。”
“那是。大淮,你是不知道,以前我想吃口白麵饃,你妗子一邊打我還得一邊罵我嘴饞。現在可不一樣嘍,白麵饃能往飽裡吃。”老二孫統本衝著表弟做了個鬼臉兒,高興地說道。
他比蘇淮大十天,可性子比蘇淮跳脫得多。他打小就是一個不太安分的孩子。
“二哥,我聽我妗子說,你和我嫂子在家裡動不動就偷偷包餃子。這日子是比以前好太多了哈。”蘇淮打趣著這個老表。
“沒有,絕對沒有。我要是包餃子,還能不給我娘和我爹送來嘗嘗。”小黑趕緊否定。
這樣的事他可不敢承認,要不然非得讓彆人罵死,罵他不孝。
“趕緊吃飯吧,我都等你們半天了。對了,狗兒呢?我怎麼沒看見狗兒?”
“彆提他了,早上乾活起不來,讓我打了一頓,也不知道跑哪兒去了。”提到自己的大兒子,孫統萬一腦門的官司。
當初讓他拜表弟當師父學木工,他就不願意好好學。現在家裡種上了自己的地,他也不願意在地裡好好乾。村裡已經有人說閒話了。
“大舅,你一準兒知道他躲哪兒了,你們先吃飯,我去叫他。”蘇淮還是挺想自己這個不成器的徒弟的。
“還能去哪兒,肯定去了翻水站唄。身上帶著洋火,餓不著他。快二十歲的人了,天天還到三不著兩的,真是愁死個人。”孫守山也頭疼自己的這個長子長孫。
“大舅,我去去就來。你們先吃著。”
————
順著村前的河堤往東走,不到一裡路,就到了村裡的翻水站。這個翻水站和村子前的這條河,都是大躍進時修的水利的工程。每次看到這樣的水利工程,蘇淮都會讚一句,誰說大躍進沒好處?這都是利國利民的實在工程。
離得老遠,就看到有煙往上冒,蘇淮就不再往前走,遠遠地喊道:
“狗兒,師父來了。”
這一聲很管用,很快就看到一個年輕大小夥子,朝著蘇淮跑過來。
“師父,師父……”
蘇淮想到了《西遊記》裡,那個剛從五指山下蹦出來的猴子。
等到狗兒來到跟前兒,蘇淮才微笑著打量著這個不成材的徒弟。好家夥,比自己高上不少了,得有個一米八。孫家一門,也就這個小子,最像自己的姥爺他的曾祖,那個曾經十裡八村有名的孫大個子。
“狗兒,跟我回家吃飯。”
“我不去。”
“師父的話都不聽了?放心,有我在,你爹不打你。你要是實在不想乾農活兒,就跟我進城去。師父有彆的活讓你乾。”
“真的?!”狗兒的眼睛一亮,不過他很快就搖了搖頭,“不行,我奶奶身子骨弱,我不想讓她多操心。我還是待在家裡吧。”
蘇淮聽了孫憲成的話,忍不住想笑,他上手拍了拍狗兒的後腦勺兒,像小時候拍他一樣。
“傻小子,還不錯,知道心疼你奶奶。可是你想過沒有?你天天讓你爹孃操心,地裡的活啥都不乾,你奶奶心裡就好受?你都快成了村裡的二流子了,你奶奶的臉上有光?傻孩子,跟我回家,先吃飯,吃完飯我有正事兒和你們說。”
“啥正事兒?能掙大錢不?”
“掙大錢?狗兒,你是怎麼想起來的。今天師父正式問問你,你有什麼本事來掙大錢?你識多少字?你會乾什麼活兒?你哪樣活乾得比彆人好?”
聽到師父的幾連問,狗兒原本還興奮的臉蛋兒,漸漸失去了光澤。
“師父也不要你現在就回答我,咱們先回家,你自己好好琢磨琢磨。走了。”蘇淮話說完,又拍了一下狗兒的後腦勺。
狗兒這回沒再犟嘴,低著頭,乖乖地跟在蘇淮身後,朝著家裡走去。
蘇淮跨進院門,就看到滿院子的人都在說著家常,麵前的筷子沒有一個人動。包括小孩子們,一個個看著麵前的飯菜,吞嚥著口水,可偏偏沒有嚷著哄著要吃。
“大舅,你們先吃呀,還等我乾什麼。”
“大淮,話可不能這麼說。你來舅舅家裡,你是外甥是客,哪有有等你的道理。狗兒,趕緊坐你師父身邊,給你師父倒酒。”孫守山看到大孫子回來了,他雖然語氣平靜,但眼睛裡還是帶著心疼。他生怕孩子餓著,安排他趕緊坐下。
蘇淮回來了,滿院子的人才吃吃喝喝起來。
酒喝得差不多了,孫守山才問到蘇淮的來意。
蘇淮也沒有客氣,他先給舅舅和兩位表哥一人發了一支煙,然後自己也點上一支,吐了口煙圈之後,他才慢慢講道:
“大舅,我就是過來看看你們農閒的時候有沒有空。畢竟莊戶上的事情,我不太清楚。”
“有空,咋能沒有空。現在可不比過去嘍。過去一到農閒的時候,大隊上也不讓人閒著,不是去挖溝,就是去抬土。現在雖說也有挖大溝這樣的活,但比過去少多嘍。以前隻有大冬天的時候,天寒地凍的,人才能閒下來。現在隻要把自家地裡的活乾完,你想咋耍就咋耍。”
孫守山抽著煙,一邊想著,一邊回答著蘇淮的話。
“大舅,換句話說,隻要把莊稼種下地,剩下伺弄莊稼的活兒,您和我兩個嫂子也能乾完,是不是這樣?”蘇淮表達了一下自己理解的意思。
“差不多。過去乾活,都是在地裡磨洋工。其實哪有那麼多活乾。大淮,聽你話裡的意思,你想讓你兩個表哥……”孫守山的反應還算快,他聽出來外甥的意思了。
“嗯。”蘇淮點了一下頭,然後才講明今天的來意,“你外甥媳婦的乾爹,幫著找了蓋樓的活。我就想著讓我兩個表哥,還有狗兒,農閒的時候去工地上學手藝。壘牆的活是手藝,紮鋼筋也是手藝,澆水泥更是手藝。我想讓他們在工地上好好學學,然後過兩年自己組織一個施工隊兒。反正這十裡八村都是親戚套親戚的,找人乾活還是比較好找的吧。”
“大淮,你說的是真的?”孫守山、孫統萬、孫統本這爺仨,可以說是異口同聲。他們不敢相信這麼好的事兒,會落到自己的頭上。
今年年初,隔壁村就有一個人,他親戚在城裡給他找了一個蓋樓的活兒,那可是三棟七層高的樓,據說一天能掙一塊半嘞。可惜自己家跟人家不太熟悉,沒能混進去掙上幾個錢。
“大舅,大哥,二哥,你們是知道我的,我從來不說沒有把握的話。今天我專門過來,就是因為這事有把握。今天我不回去了,晚上我再做兩桌子的菜,把那幾個舅舅,還有表哥、表弟們都叫過來。我想這是掙錢的好事兒,還得讓咱們自己家人來乾。”
“好,好,大淮,舅信你,咱們就這麼說定了。”孫守山一拍自己的大腿,萬分讚同自己的外甥。
“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這先開始,就是讓大家去工地上學手藝。誰能學會啥,以後就領頭乾啥。要是學不會,就隻能跟在後麵乾小工。這掙錢多和少,全憑自己的本事。到時候掙錢比彆人少,可不能懶我頭上。”
“那不能夠。你那幾個舅心眼都不壞,也都聽我的。回頭晚上這話我來說。”外甥幫了自己家,孫守山自然要照應著自己的外甥。
“還有一件事兒,狗兒我明天就帶走。我看他也不樂意在家裡待著,就讓他跟著我跑跑。要是他能學會,以後就讓他領頭,帶著大家夥兒一起乾活。畢竟有些事情我不方便出麵,這裡麵有人情,怕彆人說閒話。”
聽了蘇淮這話,孫家人更加高興了。他們知道,這是蘇淮在給狗兒指另外一條路。
“大淮,你這個當表叔當師父的,對狗兒真是沒話說。可是狗兒也真是不爭氣,想想我就想抽他。狗兒,你師父既然說了,再教你一門手藝,給你指條好的活路,你這回可得好好聽他話,跟著他好好學。”
孫守山眼裡帶著殷切,又交待了這個長孫兩句。
他心裡也知道,自己這個長孫算是廢了,誰的話都不聽,什麼事都不願意乾。可他還是希望孩子能迴心轉意,好好學門手藝,將來能過上好日子。
孫憲成沒有應爺爺的話,他隻是回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奶奶。當看到奶奶抹著眼淚,自己的娘咬著嘴唇衝著他不停地點頭。他這纔回頭說道:
“爺,我聽我師父的。”
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捶在孫家人心頭,好像把懸著的心,打落回原來的位置。大家都長舒了一口氣。
“狗兒,爹啥都不說你了,你也長大了。你好好跟著你師父學吧。嗨……”孫統萬長歎一聲,端起酒杯一飲而儘。
他就這麼一個兒子,等以後閨女出嫁了之後,這個家還得落在兒子身上,他很希望狗兒能好起來。
但是失望多了,他的心傷過太多回,他想相信這回是真的,但他又不敢相信狗兒能說話算數。
心裡的這七上八下,隻有當過爹的人才能明白。
————
晚上,蘇淮的另外幾個堂舅,也帶著兒子們來到孫守山家。
孫守山另外又多叫來幾房關係還不錯的四服、五服兄弟。因為中午他聽蘇淮說完十來棟樓之後,他知道蘇淮用的人不少。
吃喝之間,蘇淮把話講得很清楚,這些當舅的,除了感謝就沒有二話,一個個讓兒子敬著蘇淮酒。
蘇淮的草台班子,算是初步有了著落。
孫家人,就是蘇淮最後的底氣。他們是最簡單的勞動力,也是最任勞任怨的親人。自己要想在建築這一行吃碗飯,就必須靠著他們來起家。
至於到最後會是什麼樣?蘇淮也做過最壞的打算。但他知道,隻要自己捨得錢,親戚就還是親戚,沒人能罵自己不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