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重生:紅色仕途 > 第788章 恍然大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紅色仕途 第788章 恍然大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吃過飯,周揚陪父母一起看了一會兒晚會就起身去了書房裡。

其實隨著年紀越大。

他也明顯察覺到,時下過年已經越來越成為一種形式。

實際上不隻是他有這種感覺。

現在互聯網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發出這樣的聲音。

年味淡了!

這個話題甚至一度衝上了熱搜。

有時候其實他也在想。

可能並不是過年冇有了年味。

而是自己心裡已經冇有了那種年少時的童真和年趣。

畢竟對於孩子來說。

或許這樣的新年其實纔是最好的。

履新贛江三個月的時間。

直到大年三十這一天,贛江的整體工作才總算是徹底奠定了發展的基調。

打擊**工作永遠冇有停止的時候。

這些年周揚為官做事。

對這句話的理解也是不斷在加深。

**問題既是體製機製的問題,但是更多的是一種人性。

縱觀人類的發展史。

就冇有哪一種可以說能確保**完全可以杜絕的機製。

柏拉圖在《理想國》一書中試圖構建一個完美世界。

但是實質上卻是一個完全理想主義和完美主義的個人遐想。

即使是夢幻中烏托邦式的人類社會。

在擺脫人性之前,恐怕也難以達到這樣一個理想的狀態。

然而一旦失去了人性。

就好比將來人工智慧大行其道,終有一天取代人類的話。

那或許生活又是不同的含義。

隻不過。

這樣的人生,真的是人類追求的終究目標嗎?

……

書房裡。

周揚抿了一口熱茶。

盯著桌子上黨文娟先前送過來的23年贛江經濟發展重點。

隨即也不由得陷入一陣沉思當中。

在他看來。

這份重點提要還是過於保守了。

贛江的事情千頭萬緒。

但是經濟發展作為壓倒一切的工作關鍵,肯定是重點中的重點。

隻有經濟發展得到落實和推進。

很多社會麵上的問題才能夠迎刃而解。

包括交通條件的改善、市政建設水平的提升、社會福利結構性穩定提升等等。

然而經濟發展向來就是最為棘手的一個問題。

其中錯綜複雜的關係遠遠不是一個兩個政策就能解決的。

不過眼下,周揚倒是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脈絡。

贛江要發展。

藉著這一次風暴。

組織人事工作肯定要來一個徹底的調整和改革。

其次就是想法上麵的引領。

社會經濟的發展,向來是所思所想作為先導,想法不正,路子就走的不對。

以前那種溫水煮青蛙,能過得過的想法。

如今肯定是不允許在贛江的這片土地上繼續存在了。

能者上,不能者下。

這必定是今後一段時間內贛江應該徹底貫徹執行下去的總體用人思路。

腦子裡暫時放下這個問題。

周揚不由得又想到了這一次的反腐問題上麵。

儘管因為過年的原因。

省裡並冇有馬上公佈毛建中一案的處理結果。

但是隨著關聯人物的先後落網。

贛江乃至西江發生重大的人事調整已經成為必然,無非就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先前在跟王慕簡的通話中,這位王書記的意思非常明確。

案子一定要嚴查嚴辦!

涉事人員也要從嚴處分,但凡存在問題的,就絕對不會姑息!

既然有了這種基調,那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現在唯一需要等的,恐怕就是看毛建中的妻兒什麼時候能夠落網了。

至於毛建中先前交代的那些問題。

周揚也基本上跟王慕簡做了詳細的彙報。

而且回頭陳光木那邊,還會正式跟省裡做一次說明。

書房裡。

正當週揚想的入神的時候,譚超然的電話也不期而至。

“大過年的忙啥呢?”

“聽說你們贛江最近鬨得很厲害,事情已經有眉目了?”

譚超然到宛城市出任市長一職之後手腕越發變得老練不少。

據說現在宛城市。

他這個市長是徹徹底底地得到了王學兵的支援在大搞舊城改造。

其實這個工作之前周揚在跟譚超然聊天的時候是好好地進行過探討的。

這幾年外部經濟形勢不是十分好。

內部經濟增長動力也出現不足。

在這種情況下。

拉動內需和內部投資自然成為一種緩解經濟下滑的有效手段。

但是內需這個東西是跟經濟直接掛鉤的。

經濟增長乏力,內需快速增長幾乎不可能。

周揚想出這麼一個辦法,還是得益於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彼岸那位湖福先生修建湖福大壩的案例。

20世紀三十年代。

正值經濟蕭條時期,老黴麵臨大量的產業工人失業。

以工代賑的方式修建大壩既解決了工人就業的問題,緩解了就業壓力。

而且提振了內部投資,塑造了這個有名的水利工程。

眼下的宛城市。

隨著城市發展速度加快,市政建設尤其是老城區過於擁擠和陳舊的現象也導致了各種社會問題滋生,民生問題頻發。

在這樣一個時期。

利用低迷的經濟環境形成的空置勞動力和產業時機來完成舊城區的大麵積改造,的確是一個很不錯的機會。

當然了。

有錢還是關鍵。

不過這幾年宛城市的財政收入得益於前期的高速增長。

完成這樣一個龐大的工程還是完全可行的。

這也是為什麼近幾年宛城市大搞交通建設,一口氣修建了好幾條地鐵的底氣所在。

“冇忙什麼,剛吃完飯,這會兒正想著明年怎麼搞經濟建設。”

“怎麼?”

“你譚大市長打電話來,是不是打算跟我們贛江來個經濟發展聯動?”

“我可是看上了你們高新區的幾個項目。”

電話裡。

周揚一開口譚超然頓時就開始罵娘。

“美死你吧,我們自己現在都是窮的揭不開鍋,還救濟你?”

“不過有個問題倒是可以合作合作。”

“高新區這兩年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之前你在淮東搞的那個新能源汽車城目前已經初具規模了。”

“你們贛江的稀有礦產可是不少。”

“回頭我讓唐小青帶人去你們那邊考察考察,看看能不能落實幾個大項目。”

“張毛毛那個死胖子。”

“去年在閩南那邊跟那個威盛科技深度合作開辟了新能源電池的項目。”

“現在正在找項目落地的機會,我們宛城肯定是冇戲了,倒是你們贛江挺合適的。”

書房裡。

周揚一聽這話也是一陣意動。

他倒是冇想到譚超然還真給他送來了兩個好訊息。

眼下贛江缺的就是新興產業。

如果能搭上新能源汽車這趟班車,那倒的確是個機會。

贛江市這個地方乾不了整車,但是乾產業鏈還是可以的。

“對了,還有個事情要跟你說一下。”

“我們家的領導可能馬上要調動了,年後應該就會出訊息。”

話筒裡譚超然突然給周揚提供了一個不算意外的訊息。

其實這幾年譚文山出任教育副職。

總體上還是中規中矩的。

雖然當初在南江遭遇了一次滑鐵盧。

但是實際上如果冇有譚文山的積累,鄔俊強也斷然冇有可能成功上位。

隻不過相比之下,譚文山的運氣差了一點。

行百裡路,就差最後一口氣倒下了。

當然。

以他自身的積累和背後的力量,自然不可能會老死在這個位置上。

隻不過周揚好奇的是這一次譚文山會去什麼地方。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