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我的腦機介麵橫掃科技圈 > 第106章 咖啡杯裡的抉擇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我的腦機介麵橫掃科技圈 第106章 咖啡杯裡的抉擇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周偉的斷然拒絕,如同第一塊投入平靜湖麵的石頭,激起了忠誠的漣漪,但也預示著後續更密集的漣漪將會蕩開。趙天宏的“暗影計劃”a方案,絕非一次孤立的嘗試,而是一場針對星火技術核心的飽和攻擊。

果然,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另外兩名被巨象鎖定的核心工程師——晶片架構專家王皓和演算法團隊負責人李晶,也先後收到了那份令人心跳加速的“邀請”。

王皓,三十五歲,是晶片架構團隊的頂梁柱,性格內向沉穩,技術紮實。他接到獵頭電話時,正在為“玄武-1.0”的一個時序收斂問題焦頭爛額。電話那端優厚的條件讓他瞬間恍惚,尤其是那個足以徹底解決他人生最大困境的薪酬數字。

晚上回到家,位於城市邊緣老小區略顯擁擠的房子裡,妻子正陪著剛上小學的兒子在燈下寫作業,眉頭微蹙地看著一份醫院的複查通知單——嶽父的慢性病需要一種昂貴的進口藥維持,醫保報銷比例很低。母親也從老家打來電話,委婉地提起父親的老房子需要翻修。

王皓看著妻子眼角新添的細紋和兒子身上略顯舊色的衣服,那個天文數字般的薪酬和巨象承諾的頂級商業醫療保險,在他腦中反複盤旋。他熱愛星火,熱愛正在為之奮鬥的“玄武”,但現實的重壓像一副沉重的枷鎖。那一夜,他失眠了。他沒有立刻回複獵頭,內心的天平在責任感與家庭重擔之間劇烈搖擺,這種猶豫本身,就是一種痛苦的煎熬。

李晶,二十八歲,演算法團隊的新銳領袖,天賦極高,對技術有著近乎癡迷的追求。她接到電話時,更多是感到驚訝和一絲…被認可的快感。巨象的獵頭顯然做足了功課,沒有一味強調薪酬(雖然也高得離譜),而是重點描述了巨象中央研究院為這個新專案準備的“全球頂級計算資源”、“海量資料支援”以及與“世界一流學術團隊合作的機會”。

“想象一下,李女士,您將有機會指揮一個千卡gpu集群來訓練您的模型,資料量是您現在的數百倍。這是每一個演算法工程師的夢想,不是嗎?”獵頭的話,像一根羽毛,輕輕搔刮著李晶內心最深處的技術癢處。

她確實心動了。在星火,雖然自由度高、創新氛圍好,但資源始終是緊張的,常常需要為了一點點算力而絞儘腦汁優化。巨象描繪的“技術伊甸園”圖景,對她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她開始下意識地對比兩邊技術的優劣勢,甚至思考如果去了巨象,自己的研究能推進到哪一步。她沒有立刻拒絕,而是告訴獵頭“需要考慮一下”,這種態度本身,就透露出一種危險的訊號。

陳薇通過某些渠道,隱約得知巨象的挖角行動比預想的更密集。她第一時間提醒了林燁。同時,林燁自己也敏銳地察覺到了一些細微的變化:王皓這幾天似乎更加沉默,眼神偶爾會放空;李晶在技術討論時,會不經意地冒出一兩句“如果能有無限製算力的話……”之類的假設。

林燁的心沉了下去。他知道,最擔心的情況正在發生。糖衣炮彈或許炸不垮忠誠的堡壘,卻能侵蝕那些有著現實困難或不同追求的心牆。他沒有聲張,也沒有立刻召開會議說教,而是再次祭出了他的“咖啡時間”。

他首先約了王皓,地點還是公司樓下那家安靜的咖啡館,時間特意選在了下班後。

“老王,最近看你氣色不太好,是不是家裡有什麼事?”林燁沒有繞圈子,攪拌著眼前的摩卡,關切地問道,“阿姨的身體還好嗎?聽說前段時間複查了?”

王皓沒想到林燁如此直接地切入他的私事,愣了一下,眼眶微微有些發紅。在林燁真誠的目光下,他這段時間積壓的壓力和猶豫終於找到了宣泄口,他艱難地開口,大致說了嶽父病情和家庭的經濟壓力,雖然沒有提巨象的offer,但那種被生活扼住喉嚨的無力感表露無遺。

林燁靜靜地聽完,拍了拍他的肩膀:“老王,這些事你怎麼不早說?公司是大家的靠山,不是隻有順境時一起享福,難關更要一起度過。”

他當即拿出手機,給財務總監發了條資訊,然後對王皓說:“公司有一筆員工緊急互助基金,我先特批一部分給你應急,給叔叔看病要緊。另外,你嶽父那種藥,我讓陳薇幫忙打聽一下有沒有其他的援助渠道或者臨床試驗專案。錢的問題,你彆太擔心,‘玄武’成功後,大家的期權價值會大幅提升,眼前的困難是暫時的。”

林燁頓了頓,看著王皓的眼睛,真誠地說:“星火需要你,‘玄武’需要你。我們一起走了這麼久,最難的坎都邁過來了,我不想也不能失去你這樣的戰友。有什麼困難,一定要說出來,我們一起想辦法。”

王皓聽著這番話,看著林燁毫不猶豫的行動,鼻子一酸,重重地點了點頭,千言萬語堵在喉嚨口,隻擠出兩個字:“謝謝……林總。”

第二天,林燁又約了李晶喝咖啡。

“晶姐,”林燁笑著用公司同事對她的昵稱,“最近是不是覺得咱們的算力池子太小,不夠你這條大魚撲騰了?”

李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聰明如她,知道林燁可能聽到了什麼風聲。

林燁沒有追問offer的事,而是聊起了技術:“說實話,我也經常幻想,要是我們能有一個超級計算中心隨便用,能把你的模型做到多極致。巨象那樣的公司,資源堆砌確實讓人羨慕。”

他話鋒一轉:“但是,晶姐,你想過沒有?在資源無限的情況下做出成績,固然厲害,但在資源極度受限的情況下,通過演算法創新和極致優化,做到同樣甚至更好的效果,這種能力的價值,是不是更大?星火現在給你的,正是這樣一個挑戰自我、定義技術極限的機會。而且,‘腦聯生態’的未來,不是一個封閉的實驗室專案,它需要真正能落地、能規模化的技術。這一點,我相信星火能給你的實踐舞台,比任何一個巨頭的研究院都更真實、更前沿。”

他接著丟擲一個誘人的想法:“關於算力,我已經讓周偉在規劃搭建一個更大規模的分散式訓練集群,而且我們正在和幾所高校洽談,聯合共建實驗室,共享算力資源。很快,你的‘池塘’就會變大很多。”

李晶聽著,眼中的光芒逐漸從對虛幻資源的嚮往,回歸到對技術挑戰本身的渴望。她意識到,林燁描繪的並非畫餅,而是更具挑戰性和成就感的路徑。

“林總,我明白了。”李晶推了推眼鏡,露出了標誌性的、充滿鬥誌的笑容,“我還是更喜歡從0到1創造的過程。巨象的offer,我會正式拒絕。”

連續兩場“咖啡會談”,讓林燁感到些許疲憊,但更多的是欣慰和責任。晚上,他沒有加班,而是換上跑鞋,沿著江邊慢跑。

晚風拂麵,江水粼粼。他思考著公司的發展與個人的需求。企業這艘船越來越大,不能隻靠理想和感情維係每一個人。如何建立更完善的機製,既能解決員工的實際困難,又能滿足他們不同階段的職業發展需求,是他必須麵對的課題。

跑完步,他獨自一人來到公司附近那家熟悉的深夜麵館。老闆已經認識他了,默契地給他下了一碗招牌牛肉麵,多加了一份酸菜。

坐在角落的小桌上,吃著熱氣騰騰的麵條,看著窗外偶爾走過的行人,林燁感到一種平凡的踏實感。與動輒千萬的offer和複雜的商業鬥爭相比,這一刻的簡單和溫暖,讓他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為何而戰。

他拿出手機,給陳薇發了條訊息:“薇姐,我們需要儘快完善員工援助基金製度,並且製定更清晰的技術晉升和專家路線圖,讓像李靜這樣的人纔看到,在星火做技術一樣有頂尖的發展空間。”

發完訊息,他安心地吃完了最後一口麵。危機暫時化解,但管理這門永無止境的學問,又給他增添了新的一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