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腦機介麵橫掃科技圈 第132章 浪潮之巔,靜水深流
星火科技“不止於輸入”發布會的影響力,如同一場思想與技術的海嘯,在結束後才真正開始顯現其排山倒海的威力。
一夜之間,輿論徹底轉向,共識迅速形成。
權威科技媒體《矽穀洞察》華文版頭版頭條標題:【碾壓與定義:星火科技用一場發布會展示了真正的創新者該如何戰鬥】。文章盛讚星火科技“以技術代差從容化解市場混戰,用生態願景重新劃定行業邊界”,並尖銳批評“仿星火聯盟”企圖用低價低質產品混淆視聽的行為是“對創新的褻瀆”。
另一家主流媒體《數字時代》的標題則是:【“能用”與“好用”的天塹:星火指環為何無法被模仿?】,文章深入淺出地解讀了林燁提到的“玄武”晶片算力和自研演算法的壁壘,讓普通消費者也直觀理解了技術差距所在。
社交媒體上,關鍵詞#星火發布會#、#不止於輸入#、#技術鴻溝#持續霸占熱搜榜。之前那些關於“聯盟”產品的抱怨和投訴帖下麵,充滿了“早說了買星火”、“這波智商稅交得值嗎?”的嘲諷評論。之前一些收了錢為“聯盟”站台的科技kol,悄悄刪除了軟文,或者轉而開始吹捧星火的技術前瞻性。
“創新領導者”與“低劣模仿者”的標簽,被牢牢地貼在星火和聯盟各自身上,再無爭議。
市場反應是最直接的試金石。
發布會結束後不到一小時,星火科技官網的訪問量和缺貨登記數再次爆表,甚至超過了首次預售時的峰值。各大電商平台上星火指環的官方旗艦店,儘管依然掛著“缺貨”的牌子,但收藏關注人數呈指數級增長。二手市場上,甚至出現了加價求購的現象。
“星火智造”的生產線壓力陡增。吳坤看著後台再次雪崩般湧來的訂單和催貨資訊,又是歡喜又是頭疼,隻能扯著已經沙啞的嗓子,繼續撲在工廠,和華勤的工程師們一起,像擠海綿一樣地提升產能。
發布會後第三天,星火指環的總銷量(含預售)正式突破一百萬台大關!這是一個足以載入國內消費電子史冊的速度,尤其對於一家初創公司而言。
公司內部一片歡騰,但最忙碌的,非市場部莫屬。
市場部的辦公區,彷彿變成了戰時指揮部。電話鈴聲、鍵盤敲擊聲、同事間的快速交談聲此起彼伏,永不停息。
“您好,星火科技市場部……是的,感謝關注……專訪林總?抱歉林總近期的日程已經全部排滿,我們可以先安排一位產品總監……”
“bbc科技頻道?需要排期?我查一下……最快也要下個月中了……”
“《智族gq》想要林總拍封麵?呃……這個我需要請示一下……”
“又有三家投資機構想約談?記錄一下,轉給陳總那邊……”
“智慧家居合作協議?好的,郵件已收到,我們會儘快評估……”
林曼和她的團隊幾乎住在了公司,咖啡杯堆成了小山,每個人眼裡都布滿了血絲,但精神卻處於一種極度亢奮的狀態。這種被全世界追逐的感覺,雖然疲憊,卻令人沉醉。
在這場媒體的狂歡中,林燁選擇性地接受了一家最具分量的權威科技媒體——《環球科技評論》的深度專訪請求。這家媒體以深度、客觀和技術洞察力著稱,其讀者群體多是行業從業者和深度科技愛好者。
專訪安排在公司一間安靜的會議室。林燁換上了一件更顯休閒的灰色針織衫,神情比在發布會上更加放鬆和內斂。
記者是一位經驗豐富、提問犀利的中年男性。他沒有過多關注發布會本身的炫酷演示,而是直指核心:
“林總,恭喜發布會成功。您提到技術鴻溝,但很多人好奇,星火如何能在如此短時間內,在晶片和演算法上取得這樣的突破?這似乎超出了常理。”
林燁身體微微前傾,雙手交叉放在桌上,語氣平和而真誠:“謝謝。首先,這絕非一蹴而就。我們的核心團隊在相關領域有深厚的積累,很多技術構想源於多年前的探索。‘玄武’晶片的成功,是建立在無數次失敗和迭代的基礎上的。至於演算法,它更像是一種持續的、專注的優化過程,依賴於對使用者體驗的深刻理解和大量的資料訓練。”他巧妙地將【超維記憶庫】的功勞歸結於團隊積累和持續優化。
“您如何看待當前的‘神經互動’熱潮?星火會擔心很快被巨頭超越嗎?”
“熱潮是好事,說明方向是對的。”林燁笑了笑,“但怕的不是競爭,而是劣幣驅逐良幣的混亂。星火歡迎一切基於技術和創新的良性競爭。至於巨頭,”他頓了頓,眼神中透露出自信,“我們尊重他們,但從不畏懼。創新的節奏往往不由體量決定,而由對未來的洞察和執行的決心決定。星火會專注於跑好自己的節奏。”
“您提到‘開放生態’,但星火的核心技術和晶片仍是封閉的。這是否矛盾?”
“並不矛盾。”林燁搖頭,“我們認為的開放,是在應用層和協議層,為開發者提供最好的工具和環境,讓他們能基於我們的平台創造價值。而最底層的核心技術,如同手機的基帶晶片、電腦的操作係統核心,需要持續的巨額投入和迭代,保持其先進性和一致性,這需要一定的‘封閉’來保障。這是一個辯證關係。”
專訪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林燁侃侃而談,深入闡述了技術理念、行業判斷和公司戰略,既展現了自信,又不顯得傲慢,既保護了核心機密,又足夠坦誠。
送走記者後,林燁並沒有立刻回到喧囂中。他讓秘書擋掉了所有後續的采訪請求,獨自一人回到了辦公室。
窗外陽光正好,將房間照得透亮。他站在窗前,看著樓下熙熙攘攘的車流。公司內部隱約傳來的忙碌聲音,彷彿與他隔著一層玻璃。
銷量破百萬,輿論一片讚譽,合作夥伴蜂擁而至……他站在了浪潮之巔。
但此刻,他的內心卻異常平靜,甚至有一絲不易察覺的警惕。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熱度總會退去,潮水終會落下。巨象的反擊絕不會停止,隻會更加隱蔽和凶狠。下一代產品的研發壓力巨大,“玄武”晶片的迭代,新功能的探索,生態的建設,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他知道,越是這種時候,越需要冷靜。不能被勝利衝昏頭腦,不能被媒體的鎂光燈迷惑。
他走到書桌前,拿起筆,在一張白紙上寫下了幾個詞:
技術、產品、使用者、長期。
這是星火的根,無論外界如何喧囂,都不能忘記的根本。
他需要給團隊降降溫,也需要給自己提個醒。
他按下內部通話鍵,對秘書說:“通知下去,明天上午十點,召開全體員工大會。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