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腦機介麵橫掃科技圈 第133章 長者突臨,無聲驚雷
發布會引發的熱潮尚未平息,星火科技依舊處於一種高速運轉的興奮與忙碌之中。然而,這天下午,一位特殊訪客的悄然到來,卻彷彿在喧囂的渦流中心投下了一顆定海神針,帶來了一種截然不同的、沉靜而厚重的氛圍。
前台一如既往地忙碌,電話聲和來訪者的諮詢聲此起彼伏。小張正熟練地處理著一位投資者的預約請求,抬眼間,看到兩位老者走進了大門。
走在前麵的那位,身著半舊但乾淨整潔的中山裝,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戴著一副老花鏡,眼神溫潤卻透著一種洞察世事的清明。他身後跟著一位稍年輕些、學者氣質的男士,手裡拎著一個普通的公文包。
兩人氣質卓然,與周圍科技公司的現代感略顯不同,卻自有一股不容忽視的氣場。
“您好,請問二位有預約嗎?”小張保持著職業微笑起身詢問。
那位年輕的學者上前一步,溫和地說道:“你好,我們想拜訪一下林燁先生。沒有提前預約,冒昧前來。”
小張正想按照流程請他們登記並詢問來意,那位身著中山裝的老者卻微微一笑,開口了,聲音平和卻自帶一種力量:“小姑娘,麻煩你告訴林燁一聲,就說華科院的周振邦,過來隨便看看。”
“周振邦”三個字,如同帶有魔力,讓小張瞬間怔住了。作為星火的員工,她或許不認識所有投資人,但絕不會沒聽過這個名字——華科院院士,國家多項重大科研專案的領軍人物,被譽為“華國芯”的奠基人之一!
她瞬間緊張起來,語氣都帶上了幾分恭敬:“周……周院士!您好!您快請坐!我,我馬上通知林總!”
小張幾乎是手忙腳亂地請二人在接待區坐下,端上茶水,然後立刻用內部線路直接撥通了林燁辦公室的電話,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發顫:“林總!林總!前台……華科院的周振邦院士來了!說要見您!”
電話那頭的林燁顯然也愣住了,沉默了兩秒才反應過來,語氣帶著難以置信的驚訝:“周老?你確定?……好!我馬上下來!請務必招待好!”
林燁放下電話,心臟竟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動了幾下。周院士的大名他如雷貫耳,是真正國寶級的科學家,是他學生時代就景仰的學術泰鬥。這樣一位人物,毫無征兆地突然到訪,其意義絕非“隨便看看”那麼簡單。
他迅速整理了一下衣著,壓下心中的波瀾,快步走向電梯。
來到前台接待區,看到那位正安靜坐著喝茶的老者,林燁立刻確認,這就是在新聞和學術期刊上見過多次的周老。他快步上前,微微躬身,伸出雙手,語氣充滿了敬意:“周院士,您好!我是林燁。您大駕光臨,怎麼不提前通知一聲,我們好準備迎接。”
周老放下茶杯,站起身,笑著和林燁握了握手,他的手溫暖而乾燥:“林總,打擾了。沒什麼大事,就是剛好在附近開會,順路過來看看。聽說你們搞出了點有意思的東西,年輕人,了不起啊。”他的目光落在林燁身上,帶著長輩對出色晚輩的欣賞和探究。
“您過獎了。您能來,是我們的榮幸。”林燁真誠地說,“請您二位到我辦公室坐坐?”
“辦公室不急。”周老擺擺手,目光卻已經饒有興致地打量起公司的內部環境,“方便的話,先帶我去你們研發的地方看看?讓我這個老頭子,也開開眼界,感受一下新鮮血液。”
“當然方便!”林燁立刻應道,“您這邊請。”
他沒有叫任何其他高管作陪,隻親自領著周老和他的弟子李博士,走向研發中心。
此時的研發中心,依舊保持著發布會後的高效運轉狀態。工程師們或在除錯裝置,或在激烈討論,白板上寫滿了複雜的公式和程式碼。周老的到來,起初並沒有引起太多注意,直到有人認出了這位經常出現在教科書和新聞聯播裡的麵孔,頓時引起了一陣低低的驚呼和騷動。
周老似乎並不喜歡興師動眾,他對那些想要起身打招呼的工程師們微笑著點頭示意,示意他們繼續工作。
他的腳步放得很慢,目光仔細地掃過每一張工作台,每一台儀器,甚至牆上的專案進度表。他看到了一些國際頂尖的測試裝置,也看到了桌上散落的國產元器件樣品,他的目光在某些細節處會多停留幾秒,微微頷首。
“這些ad\\/da轉換器,用的是國內銳創微電子的?”周老在一個測試台前停下,指著幾顆晶片問道。
負責該測試的工程師嚇了一跳,沒想到院士一眼就能認出具體型號,連忙恭敬回答:“是,是的,周院士。我們對比過好幾家,這家效能指標和價效比最好,林總要求我們儘量支援國內供應鏈。”
周老點了點頭,沒再多說,但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
走到“玄武”晶片的測試區,周老駐足的時間更長了些。他看著螢幕上滾動的波形圖和測試資料,問了好幾個非常專業的問題,涉及晶片架構、功耗優化策略、甚至封裝散熱的細節。王皓緊張得手心冒汗,但還是儘可能清晰地回答了問題。
周老聽得非常仔細,偶爾會插問一兩個更深入的問題,直指核心關鍵,顯示出極其深厚的半導體功底,讓王皓和在場的研發人員暗自佩服。
最後,周老的目光被展示台上幾枚“星火指環”工程樣機吸引了。
“這就是你們那個‘小玩意兒’?”周老拿起一枚,在手中仔細端詳,摩挲著陶瓷的溫潤感和金屬腰線的細節,“做工很紮實,不像有些電子產品,輕飄飄的。”
“您過獎。”林燁答道。
“來,教我老頭子試試。”周老饒有興致地將指環戴在自己略顯乾瘦的手指上,尺寸略有些鬆,但他並不在意。
林燁親自拿來一台連線好的測試手機,簡單講解了一下如何集中意念進行操作。
周老像個好奇的學生,依言嘗試。他先是嘗試了最基礎的輸入,看到螢幕上的遊標隨著他的意念移動,打出幾個字,臉上露出了孩童般新奇的笑容。
接著,他又體驗了智慧家居操控,用意念開關旁邊的台燈,玩了一下切水果遊戲。他的動作有些緩慢,但非常專注,每一次成功操作,都會讓他眼中閃過一絲光亮。
全程,他話都不多,更多的是在觀察、體驗和思考。但他偶爾提出的問題,卻總是能問到點子上,比如:“這個識彆延遲,主要瓶頸是在訊號采集還是演算法處理?”“不同人群的腦電訊號基線差異很大,你們的自適應校準機製是怎麼做的?”“長時間佩戴,對麵板微迴圈有沒有影響?”
這些問題,遠超普通使用者甚至科技愛好者的層麵,顯示出他對技術落地應用中可能遇到的真實難題的深刻理解。
林燁一一認真作答,心中對這位長者的敬意更深。這不僅僅是一次參觀,更像是一次非正式的、高水平的技術評審。
簡單的體驗過後,周老小心地摘下指環,放回原處,輕輕歎了口氣,感慨道:“後生可畏啊。我們當年搞科研,條件艱苦,很多想法受限於工藝實現不了。你們現在好了,能把想法做得這麼漂亮,還能推到市場上,讓普通人用上,真好。”
他的語氣中,有欣慰,有感慨,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
“走吧,”周老對林燁笑了笑,“去你辦公室坐坐,喝杯茶。有點事情,想跟你聊聊。”
林燁心中一凜,知道真正的重頭戲,才剛剛開始。他恭敬地側身引路:“周院士,您這邊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