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我的腦機介麵橫掃科技圈 > 第27章 螺絲殼裡做道場:生產線的從無到有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我的腦機介麵橫掃科技圈 第27章 螺絲殼裡做道場:生產線的從無到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租下廠房隻是第一步,如何將這二百平米的空間,從一片空曠變成一條能夠穩定產出合格產品的生產線,纔是真正的挑戰。

麵對偌大而簡陋的廠房,吳坤叉著腰,臉上又露出了熟悉的茫然和肉痛的表情:“燁子,地方是租下來了,可這……這空空蕩蕩的,怎麼弄?還得買多少東西往裡填啊?錢可沒多少了!”

林燁沒有說話,而是拿著捲尺,在廠房裡來回踱步,心中默默規劃。他的大腦如同一個精密的cad軟體,快速構建著生產線的佈局。

“坤哥,錢要花在刀刃上。”林燁停下腳步,目光篤定,“我們不搞那些花裡胡哨的自動化。就建一條最基礎的、以人工操作為主的組裝流水線。核心原則:實用、夠用、便宜。”

他開始在地上用粉筆畫出示意區域:

“這裡,作為來料檢驗和物料暫存區。所有元器件入庫前,小偉你要帶人抽檢。”

“這裡,一字排開,擺四到五個焊接工位。每個工位配一套工具。”

“焊接好的主機板,流到這邊,功能測試區。需要一台能跑我們測試程式的電腦和基礎儀器。”

“測試通過的主機板,流到最後的組裝包裝區,和外殼、電池、包裝盒彙合,完成最終組裝和質檢。”

“通道留寬一點,方便搬運和走動。”

一個最簡單、最線性的生產流程,就在林燁的粉筆勾勒和講解中,清晰呈現出來。

“裝置采購原則:二手、國產、耐用。”林燁定下基調。

接下來的幾天,吳坤發揮了他混跡電子城多年的優勢,開始四處打聽和淘換二手裝置。

幾張厚重的、表麵布滿劃痕但結實的鋼製二手工作台,以幾乎廢鐵的價格從一家倒閉的電子廠拉了回來。

幾把國產的、型號老舊但還能精準控溫的恒溫電烙鐵和熱風槍,配上一批廉價的烙鐵架和海綿。

一台笨重的、crt顯示器的二手示波器,一台老式的數字萬用表,一台訊號發生器——這些構成了寒酸但核心的測試陣地。

靜電手環、鑷子、螺絲刀、吸錫器……各種小工具成批采購。

最貴的,是那台林咬牙買下的二手手動貼片機,雖然隻能貼裝較大的元件,且對操作員要求很高,但能極大提升主機板焊接的一致性和效率。

每一筆支出,吳坤都要精打細算,討價還價,恨不得一個鋼鏰掰成兩半花。看著資金不斷減少,他臉上的愁容就沒散過。

裝置陸續到位,在空曠的廠房裡漸漸有了點樣子。但生產線光有裝置不行,最重要的是人。

“招聘?”吳坤聽到這個又頭疼了,“現在招個熟練工得多貴?咱們這點錢……”

“不招熟練工。”林燁再次否定了他的想法,“我們招生手,最好是手腳麻利、細心、有點電子基礎愛好的年輕人。工資可以低一點,我們來培訓。”

招聘啟事很簡單,就貼在華光電子城的公告欄和附近城中村的電線杆上:“星火科技招聘生產線操作工,要求細心耐心,有無經驗均可,提供培訓。”

來應聘的人三教九流,有想找輕鬆活的大媽,有吊兒郎當的小年輕。林燁和周偉麵試了幾個,都不太滿意。

最終,他們留下了兩個人。

一個叫趙剛,二十出頭,之前在老家修過摩托車,手指粗壯但看起來很靈活,話不多,眼神裡透著想學門手藝的渴望。

另一個叫孫婷,是個微胖的女生,中專畢業,學的是會計但沒找到工作,看起來文文靜靜,麵試時表現得很仔細。

工資不高,包一頓午飯,但承諾乾得好有獎金。

人招來了,培訓的重任就落在了周偉的肩上。

林燁把周偉叫到一邊:“小偉,以後這條生產線,就交給你來管。從培訓到日常管理,到質量把關,你全權負責。有問題嗎?”

周偉一下子緊張起來,臉都紅了:“燁哥,我……我能行嗎?我自己也才剛學沒多久……”

“你比他們早學了幾個月,就是老師了。”林燁鼓勵地拍拍他肩膀,“把你知道的、我教你的,毫無保留地教給他們。嚴格要求,特彆是焊接質量和操作規範,一點不能馬虎。我相信你。”

帶著巨大的壓力和責任,周偉開始了他的“教學生涯”。

他先是花了半天時間,講解靜電防護的重要性,演示如何正確佩戴靜電手環。

然後從最基礎的認元件開始:電阻、電容、電感、晶片……不要求他們懂原理,但必須能看懂料盤上的標識,能區分不同的型號。

接著是焊接練習。廢電路板成了寶貝,趙剛和孫婷就在那上麵反複練習:送錫、加熱、撤走……要求焊點光滑、飽滿、無虛焊連錫。

趙剛手勁大,一開始總是把焊盤燙壞,或者錫堆成一坨。周偉就不厭其煩地糾正他的手勢和力度。

孫婷則小心翼翼,有時加熱時間不夠,導致冷焊。周偉就鼓勵她大膽一點。

練習了整整兩天,浪費了不少焊錫絲,直到周偉檢查後點頭,才允許他們觸碰真正的指環主機板。

然後是學習使用那台手動貼片機,學習看作業指導書(林燁熬夜寫的),學習使用測試程式……

培訓的日子枯燥而漫長。廠房裡經常回蕩著周偉講解的聲音、電烙鐵的滋滋聲以及測試儀器發出的滴滴聲。

林燁偶爾會過來看看,但他並不插手具體培訓,隻是在大方向上把關。他看到周偉從最初的緊張結巴,慢慢變得有條理、有威嚴起來。看到趙剛和孫婷從笨手笨腳,到逐漸熟練。

吳坤則忙著在外奔波,確保元器件的穩定供應,看著漸漸像樣的生產線和開始受訓的工人,他臉上的愁容總算減少了一些,偶爾還會嘀咕:“媽的,還真有點廠子的樣子了……”

一條最初級的、手工為主的、效率低下的生產線,就在這個簡陋的廠房裡,靠著有限的資金和一群半路出家的人,一點點地搭建了起來。

雖然前路依舊艱難,但至少,他們不再是純粹的手工作坊了。標準化和可複製性的雛形,正在慢慢顯現。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