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腦機介麵橫掃科技圈 第77章 團隊的成長與壓力:架構的陣痛與重塑
星火科技的擴張速度遠超任何人的預期。龍騰資本注入的血液,帶來了充沛的資金,也帶來了近乎貪婪的發展胃口。招聘啟事長期掛在官網首頁,麵試安排從早排到晚。幾乎每週都有新麵孔抱著紙箱入職,工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填滿,原本寬敞的辦公區開始顯得擁擠不堪。
對周偉而言,這種擴張帶來的最直接感受是:他快要被淹沒了。
曾經,他的世界是清晰的:程式碼、演算法、電路圖。問題要麼被解決,要麼正在被解決。但現在,他的世界充滿了模糊地帶和人際摩擦。
他的日曆被各種會議塞滿:專案進度會、資源協調會、新人麵試、跨部門溝通會……他發現自己花在寫程式碼和審查技術方案上的時間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無窮無儘的溝通、協調和決策。
“老大,a組和b組為了爭搶那台新的高效能伺服器吵起來了,都說自己專案優先順序高!”
“周總監,新來的演算法工程師和硬體工程師在介麵定義上達不成一致,互相覺得對方不懂!”
“偉哥,這幾個實習生的轉正答辯,您什麼時候有空參加一下?”
“周總,這是下個季度的研發預算申請,您需要先過目簽字……”
各種問題像潮水一樣湧向他。他試圖用解決技術問題的方式去解決管理問題,追求絕對的正確和最優解,卻發現往往徒勞無功。團隊變大了,效率似乎反而降低了。他變得急躁易怒,晚上失眠,甚至開始對每天早上去公司感到一種莫名的抵觸。
一天晚上,他加班到很晚,對著電腦上一份漏洞百出的專案進度報告,
挫敗感達到了。他猛地推開鍵盤,癱在椅子上,望著天花板發呆。他甚至開始懷念起在華光電子城那個小櫃台裡,和林燁一起熬夜焊板子的日子,雖然艱苦,卻簡單純粹。
林燁並非沒有察覺到周偉的掙紮和公司內部逐漸顯現的混亂。他自己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玄武-1.0”的設計像一座大山壓在他心頭,但他作為ceo,必須看得更廣。
一次,他無意中聽到兩個新員工在茶水間抱怨:
“……流程好亂啊,申請個軟體許可證都要找三四個人簽字。”
“感覺各部門像在打亂仗,目標都不太一樣……”
這引起了林燁的警覺。他意識到,星火已經不再是那個靠幾個核心人物吼一嗓子就能協調過來的小團隊了。公司規模突破了“鄧巴數字”的臨界點,必須依靠係統和流程,而不是個人英雄主義。
他開始有意識地擠出時間,不再僅僅埋頭於技術文件。在陳薇的推薦下,他啃起了《賦能》、《領導力梯隊》等管理書籍,雖然看得磕磕絆絆,但很多理念讓他深受觸動。他甚至讓陳薇幫他約見了幾位成功的科技公司創始人,虛心請教公司治理和團隊管理的經驗。
一天深夜,他和陳薇進行了一次長談。
“陳姐,我感覺公司有點亂,小偉壓力很大,我自己也有點力不從心。”林燁罕見地流露出一絲疲憊和困惑,“技術難題我有辦法,但管人這件事,比設計晶片難多了。”
陳薇給他倒了杯溫水,語氣平和:“這很正常。幾乎所有快速成長的科技公司都會經曆這個‘架構陣痛期’。創始團隊通常是技術天才,但未必是管理專家。你和周偉需要完成一次轉型,從‘做事’的人,變成‘帶人做事’和‘規劃事’的人。”
“那我該怎麼做?”
“授權,賦能,並引入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陳薇給出了明確的建議,“你不可能管到所有細節。首先,你需要進一步明確周偉、吳坤以及新來的幾位高管的權責邊界。其次,你必須引入專業的hr負責人,幫你搭建人才發展體係、薪酬績效製度和企業文化,把人管好。最後,你需要一個強大的專案管理辦公室,來建立流程,確保研發和運營的效率。”
林燁接受了陳薇的建議,行動迅速。
他首先找周偉進行了一次深入的閉門談話。他沒有指責,而是分享了自己最近的學習和思考,坦誠了自己在管理上的不足,並明確表示:“小偉,你的核心價值在於技術規劃和關鍵技術突破,而不是陷入無窮無儘的人事和流程糾紛。接下來,我會幫你減輕管理負擔,你要逐步把精力放回到技術領導上來。”
接著,在陳薇的獵頭團隊協助下,星火科技很快引入了幾位關鍵高管:
一位資深的hr總監:來自一家大型網際網路公司,擅長組織發展、企業文化建設及員工激勵。她到任後第一件事就是梳理混亂的職級體係,建立清晰的晉升通道和培訓機製,並開始策劃第一次公司團建,試圖增強團隊凝聚力。
一位經驗豐富的研發專案經理負責人:他帶來了成熟的敏捷開發管理和跨部門協作流程,開始給原本有些野路子的研發團隊匯入標準化工具和方法,雖然初期遭遇了一些抵觸(“太多會議!”“表格太繁瑣!”),但專案的透明度和協同效率確實在緩慢提升。
一位客戶成功總監:開始構建係統的客戶支援和服務體係,而不是讓工程師們隨時被客戶諮詢打擾。
變革並非一帆風順。新舊觀唸的碰撞、流程帶來的“不自由”、以及權力範圍的重新劃分,都引發了一些內部的不適應和抱怨。
“搞這麼多形式主義乾嘛?以前我們沒這些規矩,不也把產品做出來了?”有老員工嘀咕。
新來的hr總監推行的考勤製度,雖然已比大多數公司寬鬆,也讓一些習慣了彈性的技術天才們感到束縛。
但林燁頂住了壓力,堅決支援新高管們推行改革。他知道,這是公司從“草台班子”走向“正規軍”必須經曆的陣痛。
周偉在卸下部分行政管理重擔後,臉色明顯好了很多,開始能更專注地思考“玄武-1.0”的整合挑戰和技術路線圖。雖然壓力依然巨大,但方向變得清晰了。
一天下班後,林燁和周偉罕見地都沒有加班。兩人在公司附近的小館子吃了頓簡單的晚飯。
“最近感覺怎麼樣?”林燁問道。
“好多了。”周偉長出一口氣,“雖然還是忙,但至少知道該忙什麼了。把那些亂七八糟的事交給專業的人,確實舒服多了。就是……感覺公司越來越‘大’了,有點不像以前了。”
“是啊,不像以前了。”林燁點點頭,語氣有些感慨,“我們不能再隻用以前的方式做事了。要想走得更遠,我們必須改變,必須成長。”
他看著窗外華燈初上、熙熙攘攘的街道,緩緩說道:“就像蓋樓,以前我們隻有三層小樓,怎麼蓋都行。現在我們要蓋的是摩天大樓,必須打深地基,用鋼結構,靠科學的圖紙和流程。過程會很痛苦,但這是唯一的辦法。”
團隊的成長,總是伴隨著壓力和不適。星火科技正在經曆這場關鍵的蛻變,試圖將創始團隊的技術狂熱,與現代企業的管理架構相結合,鍛造出一艘既能靈活創新又能經風浪的堅固戰艦。
未來的路,依然挑戰重重,但至少,他們正在學習如何更專業地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