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我的腦機介麵橫掃科技圈 > 第95章 等待中的進擊:繪製“燎原”星圖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我的腦機介麵橫掃科技圈 第95章 等待中的進擊:繪製“燎原”星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玄武-1.0”的gdsii檔案如同一位被送入遙遠深空探測器的信使,承載著星火科技的全部期望,駛入了華芯國際晶圓廠那龐大而精密的製造流程中。反饋的週期被設定為漫長的數月,這是一個無法被程式碼和演算法加速的物理過程。

對許多團隊成員而言,這是一段難得的、可以稍微喘息的調整期。公司強製推行了輪休製度,吳坤組織了幾次團建,陳薇則抓緊時間完善著公司的內部治理和風險管控體係。

但林燁,這位星火科技的領航員,卻並未讓自己沉溺於等待的焦慮或休憩的鬆弛。對他而言,這數月並非真空,而是戰略佈局的黃金視窗。“玄武-1.0”的成功與否固然至關重要,但它隻是一個基石,而非終點。他必須確保,無論這塊基石是否穩固,星火都有清晰的前進方向。

於是,在公司那間最大的會議室裡,一麵巨大的白板成為了林燁新的“畫布”。他常常一個人待在裡麵,一待就是數小時。白板上不再是複雜的電路圖和演算法公式,而是變成了各種產品框圖、技術節點和生態圖譜。

周偉有一次推門進去,看到林燁正對著白板沉思,上麵已經畫得密密麻麻。

“燁哥,又在規劃未來?”周偉笑著走過去,遞給林燁一杯咖啡。

林燁接過咖啡,眼神依舊明亮地盯著白板:“老周,來得正好。‘玄武-1.0’隻是解決了有無的問題,實現了從零到一的突破。但要想真正‘燎原’,我們必須想清楚,接下來的一步、兩步,甚至五步,該怎麼走。”

他拿起白板筆,在“玄武-1.0”的方框上畫了一個圈。

“首先,是基於‘玄武-1.0’的下一代消費級產品。我們內部給它代號‘星曦·pro’。”林燁在“玄武-1.0”旁邊畫了一個更輕薄、更流線型的裝置示意圖。

“它的目標非常明確:更輕薄——借鑒手機行業的堆疊技術,目標厚度降至8mm以下,佩戴無感;續航更長——依托‘玄武-1.0’的低功耗和新的電源管理演算法,目標續航提升至72小時;功能更強——整合更成熟的‘腦波糾錯’演算法,支援更豐富的意圖識彆,並且,”他頓了頓,加重了語氣,“要初步整合環境感知能力。”

“環境感知?”周偉疑惑道。

“對,比如簡單的光學感測器,用於識彆使用者是否正看向螢幕,從而實現自動亮屏息屏。或者結合加速度計,實現更精細的手勢互動補充。我們要讓裝置開始‘理解’上下文,而不僅僅是被動接收指令。”林燁解釋道,“這需要你的軟體團隊提前開始預研上下文感知演算法框架。”

周偉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明白了。這確實是在‘玄武-1.0’能力上的自然演進。”

“但這還不夠。”林燁的目光投向白板上更遠的地方。他在“星曦·pro”後麵,畫了一個更大的圓圈,裡麵寫上“腦聯生態”四個字。

“這纔是真正的未來。”林燁的聲音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信念,“neuroinput不應該隻是一個孤立的輸入工具。它應該成為一個平台,一個連線層。”

他開始在圓圈周圍畫上許多小點,並標注起來:

“裝置生態:不僅僅是我們的指環或頭戴裝置,未來可以開放協議,讓第三方廠商生產相容的控製器,用於智慧家居、ar\\/vr裝置、甚至工業控製。”

“應用生態:我們需要打造一個麵向開發者的sdk(軟體開發工具包),讓他們可以基於我們的技術,開發出各種各樣的應用——不僅僅是打字和遊戲,可能是冥想輔助、專注力訓練、無障礙互動解決方案、甚至……全新的藝術創作形式!”

“服務生態:與雲服務結合,實現使用者設定的同步、資料的初步分析和視覺化(比如專注力報告),為未來的高階服務鋪路。”

林燁越說越快,思路如同泉湧:“想象一下,老周。未來某一天,一個設計師可以通過集中注意力來操控3d建模軟體的引數滑塊;一個孩子可以通過‘想法’來控製他的玩具賽車佇列;一個行動不便的人可以通過思維模式直接調節智慧家居的環境……neuroinput將成為連線人腦與數字世界最自然的那座橋梁!”

周偉被林燁描繪的宏大藍圖深深震撼了。這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家硬體公司的範疇,這是一個旨在定義下一代人機互動標準的生態野心。

“這個生態的核心,”林燁用筆重重地點在“腦聯生態”圓圈的中心,“就是安全、隱私和開放。我們必須從一開始就建立最嚴格的資料安全和使用者隱私保護準則,這是信任的基石。同時,在確保核心體驗的前提下,保持足夠的開放性,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加入,才能形成燎原之勢。”

他放下筆,看向周偉,眼神灼灼:“所以,在這等待的幾個月裡,我們的任務很重。硬體團隊要開始‘星曦·pro’的預研和id設計;你的軟體團隊要開始著手sdk的開發規劃和上下文感知演算法的研究;陳薇和bd團隊需要開始接觸潛在的生態合作夥伴,播撒種子;法務和專利團隊要開始為整個生態構想進行智慧財產權佈局……”

周偉感到一股巨大的壓力和興奮同時襲來。他明白了,林燁根本沒有把等待期看作是休息,而是看作了一個為下一次更大飛躍助跑的絕佳機會。

“我懂了,燁哥。”周偉深吸一口氣,“我立刻組織團隊,分解任務。我們不能等晶片回來才開始行動。”

接下來的日子裡,那間會議室的白板變得越來越滿,越來越複雜。林燁就像一位星際探險家,在繪製著通往未知領域的星圖。他時而獨自沉思,時而召集核心骨乾進行小範圍頭腦風暴,將宏大的構想逐步分解為可執行的技術路徑和商業策略。

公司的節奏並沒有因為流片等待而慢下來,反而在林燁的驅動下,轉向了另一個維度的緊張和忙碌。一種麵向未來的、更具戰略性的興奮感,開始在團隊中彌漫開來。

他們不僅是在等待一枚晶片的歸來,更是在積極準備著一個屬於星火的時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