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腦機介麵橫掃科技圈 第162章 暗處的觸角與銅牆鐵壁
“星火指環1代”持續熱銷帶來的狂歡氛圍,如同溫暖的潮水般彌漫在整個星火科技產業園。開放辦公區裡,鍵盤敲擊聲、電話鈴聲、同事間關於專案進度的快速交流聲,交織成一曲蓬勃發展的樂章。每個人的臉上似乎都洋溢著一種與公司共同成長的成就感與希望。
在這片喧鬨與活力中,業務拓展部的新人徐浩,正扮演著一個勤奮、上進、甚至有些“卷”的完美新人角色。他工位整潔,桌角擺著幾本最新版的《賽道營銷》和《生態係統戰略》,螢幕上同時開著好幾個視窗——一份即將提交的渠道合作分析報告、公司內部知識庫頁麵、以及一個正在閃爍的行業資訊群聊。
他手指飛快地敲擊鍵盤,完成報告的最後一段,然後熟練地點選儲存、傳送。郵件發出的提示音剛落,他便立刻起身,臉上掛著恰到好處的、略帶靦腆的笑容,拿起桌上一份精心準備的市場資料彙總材料,走向部門總監秦風的辦公室。
“秦總,您要的上一季度國內智慧穿戴裝置渠道銷售資料分析,我初步整理好了,還加了一些我個人對星火未來渠道策略的淺見,不知道對不對,想請您指點一下。”徐浩的語氣恭敬而誠懇,將材料雙手遞上。
秦風正忙著接電話,對他點了點頭,示意他把材料放在桌上。徐浩放下檔案,並沒有立刻離開,而是看似隨意地掃了一眼秦風桌上攤開的幾份檔案——其中一份的頁首似乎帶著晶片部門的logo,但標題被遮住了。
“好,我知道了,儘快把合作備忘錄發過來。”秦風掛了電話,這纔看向徐浩,拿起那份材料粗略翻了翻,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哦?效率很高啊。還做了交叉對比和趨勢預測?不錯,很有想法。放我這我細看。”
“謝謝秦總!應該的,我還有很多要學。”徐浩謙遜地笑了笑,狀似無意地問道,“秦總,剛纔看您好像在和晶片那邊溝通?是不是我們下一代產品有什麼新進展了?要是有需要業務拓展配合預熱或者生態合作的地方,我隨時可以提前做準備。”
秦風是多年的老江湖,雖然對徐浩的積極很欣賞,但涉及到晶片這種核心部門,口風極嚴。他打了個哈哈:“嗨,就是一些常規的技術對接,瞭解大概進度好規劃後續市場節奏。具體細節他們保密著呢,咱等著通知就行。你這積極性很好,繼續保持,有需要我會找你。”
“好的好的,明白。那秦總您先忙。”徐浩臉上笑容不變,心裡卻微微一沉。秦風的滴水不漏,讓他第一次試探性接觸無功而返。
回到工位,徐浩的心情並不像表麵那麼平靜。他的大腦深處,反複回放著“教授”通過加密通道傳來的最新指令,那冰冷的文字彷彿帶著無形的壓力:
“種子:
priority
shift.
‘玄武2.0’效能資料,
top
urgency.
不惜代價,獲取真實基準測試報告及量產時間表。”
“不惜代價”四個字,讓他感到一絲寒意。他知道,巨象電子(趙天宏)已經等不及了,星火自研晶片的進展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期,甚至可能打亂了巨象自身的戰略部署。
直接接觸晶片研發人員?難度極大且風險極高。那個部門是公司安保等級最高的區域,人員背景審查極其嚴格,而且他們似乎有一種天然的、對非技術人員的疏離感和保密意識。
徐浩深吸一口氣,決定采用更迂迴、更不易察覺的方式。他看了看時間,快到中午飯點。這是一個機會。
食堂裡人聲鼎沸。徐浩端著餐盤,目光銳利地掃視了一圈,很快鎖定目標——測試部門的兩個年輕工程師,小劉和小李,正坐在角落一邊吃飯一邊興奮地討論著什麼。測試部門雖然不直接參與晶片設計,但所有晶片的驗證資料都要經過他們之手,是資訊流的關鍵節點之一。
徐浩調整了一下表情,露出熱情的笑容走了過去:“劉工,李工,這麼巧,這兒沒人吧?”
“哦,徐浩啊,坐坐坐。”小劉抬頭見是他,隨口應道。徐浩憑借其“社交達人”的屬性,在公司人緣不錯,尤其是和非核心研發部門的關係打得很好。
“聊什麼呢這麼開心?”徐浩自然地坐下,扒拉了一口飯,看似隨意地問道。
“沒啥,就昨晚打遊戲,爆了件神裝!”小李嘿嘿一笑。
“可以啊!什麼遊戲?我也玩…”徐浩迅速接話,和他們聊了幾分鐘遊戲,迅速拉近了距離。感覺氣氛差不多了,他話鋒一轉,歎了口氣:“哎,還是你們好,專案忙完就能放鬆。我們這邊可慘了,秦總天天催著問下一代產品的進度,說要提前規劃市場,可晶片那邊口風太緊了,啥也問不出來,我們工作不好開展啊。”
他抱怨得合情合理,完全像一個為工作發愁的積極員工。
小劉聞言,也感同身受地撇撇嘴:“可不是嘛!他們晶片部的人都這德行,神神秘秘的。不過最近他們確實拚,實驗室的燈就沒在十二點前熄過。”他壓低了聲音,“聽說‘玄武2.0’回片了,估計測試壓力大吧。”
徐浩心中一動,麵上卻不動聲色:“是啊,太辛苦了。我看他們實驗室外麵的垃圾袋都比彆的部門換得勤,好多廢棄的列印稿,估計都是測試資料什麼的…哎,咱們這保密條例也太嚴了,廢紙都得碎掉,想幫他們分擔下都沒辦法。”他故意用一種半開玩笑的語氣說道,試圖引導話題。
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小李突然抬起頭,有些警惕地看了徐浩一眼,語氣變得正式了些:“公司規定嘛,肯定要遵守的。那些廢料都有專人處理,咱們就彆瞎打聽了。”他用手肘悄悄碰了一下還在喋喋不休的小劉。
小劉也立刻反應過來,訕訕一笑:“對對對,吃飯吃飯,不說這個了。”
徐浩心裡暗罵一聲,臉上卻立刻堆起笑容:“怪我怪我,職業病,總想打聽點訊息好乾活。不說了不說了,吃飯吃飯。”
這次試探,再次以失敗告終。星火內部的保密教育顯然做得不錯,即使是普通測試工程師,也有基本的警惕性。他想通過廢料處理渠道獲取資訊的想法,還沒開始就破產了。
下午,徐浩又嘗試了其他方法。他藉口需要評估下一代產品對合作夥伴的影響,試圖向采購部打聽近期是否有新的、更高階彆的晶片封裝材料或測試裝置采購訂單,但采購部口風也很緊,隻說是常規備貨。
他甚至在下班時,特意“偶遇”了晶片架構負責人王皓,想套近乎聊聊行業技術趨勢,但王皓本身性格內向,加上保密意識極強,隻是禮貌地點頭回應了幾句“嗯”、“啊”、“還好”,就匆匆走向了地下車庫——公司為少數核心高管提供的、有單獨安保巡邏的專用停車區。
一天下來,徐浩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挫敗感。星火科技就像一隻縮排了堅硬龜殼的“玄武”,任他如何尋找,似乎都找不到一絲可以撬開的縫隙。那種無處不在的保密氛圍和員工自覺的警惕性,構築起一道無形的銅牆鐵壁。
下班回到自己租住的公寓,徐浩反鎖上門,拉上窗簾,房間瞬間陷入昏暗。他臉上的那種職場新人的熱情和陽光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冰冷的疲憊和焦慮。
他開啟經過加密的膝上型電腦,螢幕的光映在他毫無表情的臉上。
手指在鍵盤上猶豫了片刻,他開始編寫給“教授”的彙報:
“目標:玄武2.0。進展:受阻。”
“接觸點:1.
業務總監(秦風):口風嚴,常規應對。2.
測試工程師:確認回片,測試強度大,但警惕性高,拒絕深入討論。3.
廢料處理:路徑封閉,無隙可乘。4.
目標人物(王皓):無法接近。”
“評估:目標公司內部保密體係完善,核心人員意識極強。常規間接手段收效甚微。請求進一步指示,或提供更高階彆的資訊獲取途徑。”
點選傳送。郵件如同石沉大海,瞬間被加密協議吞沒。
徐浩靠在椅背上,閉上眼,揉了揉眉心。他感到自己彷彿陷入了一場無聲的、力量懸殊的暗戰。對手龐大而嚴密,而自己像一隻試圖撼動大樹的蚍蜉。
就在這時,加密通訊軟體突然彈出一條新訊息,來自“教授”,內容極其簡短:
“種子:
patience(耐心)。保持靜默,深度潛伏。等待‘漁汛’。”
徐浩盯著那條訊息,沉默了良久。
“漁汛”?那會是什麼?是某個內部人員的弱點?還是一次意料之外的安全漏洞?或者,隻是“教授”讓他繼續無望等待的托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