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腦機介麵橫掃科技圈 第164章 未來已來:構想“星曦Ultimate”與腦聯新世界
“玄武2.0”npu那堪稱恐怖的效能資料,如同一把金色的鑰匙,瞬間開啟了星火科技產品與研發團隊被想象力禁錮的枷鎖。之前許多受限於算力、功耗或延遲而隻能停留在ppt上的“科幻概念”,如今被重新擺上了桌麵,被興奮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們用紅色的“可行性極高”印章狠狠蓋了上去。
一股無聲的創新風暴,開始在研發中心的特定樓層醞釀、盤旋。這種風暴並非體現在嘈雜的喧鬨上,而是一種彌漫在空氣裡的、近乎實質化的興奮感,一種眼神交彙時心照不宣的火花,一種在咖啡機旁、休息區裡壓低聲音卻激情四溢的討論。
林燁的辦公室,再次變成了那個著名的“概念風暴中心”。巨大的白板被推了過來,上麵不再是複雜的電路圖或演算法公式,而是充滿了未來感的產品草圖和應用場景勾勒。
林曼(市場總監)、周偉(技術總監)、王皓(晶片架構)、李晶(核心演算法),甚至包括剛剛從“星火智造”工廠被緊急召回的吳坤,以及新上任的生態係統合作總監李明軒,全都聚集在這裡。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一種孩子般的興奮和創造者的狂熱。
“基於‘玄武2.0’的npu算力,我們完全可以重新定義‘星曦’!”林曼的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發顫,她手中的電子筆在白板上飛快地畫著一個極其簡約、幾乎隻是一道優雅弧線的裝置輪廓,“它不應該再叫‘指環’,它應該叫…‘星曦ultimate’!它是終極的個人智慧中心!”
“形態必須突破!”一位來自id設計團隊、被特許參與此次腦暴的年輕設計師激動地補充,“它可以更輕薄,像一枚真正的戒指,或者…甚至是一片極薄的柔性貼片,直接與麵板接觸,獲得更穩定、更精準的生物訊號!材料可以用最新的生物相容性合金和納米聚合物…”
“互動方式必須革新!”李晶迫不及待地接話,她的眼睛閃閃發光,“現在的集中注意力‘想’指令太初級!藉助npu的實時解析能力,我們可以識彆更微妙、更複雜的意圖流!比如,無需明確‘想’,隻是下意識的偏好、情緒狀態、甚至認知負荷,都可以成為互動的輸入!真正的‘無感互動’!”
周偉抱著手臂,沉穩地補充技術細節:“功耗是關鍵。如此高的算力必須匹配極致的能效管理。‘玄武2.0’的低功耗特性允許我們實現‘always-on’的感知和待機,但需要演算法和硬體深度協同優化,確保續航不打折扣。”
“應用場景呢?”李明軒插話,他更關注生態,“如果‘星曦ultimate’真能做到如此強大的感知和無感互動,那它就不再是一個外設,而是人體的一個數字器官!它可以無縫連線一切——智慧家居、ar眼鏡、汽車、甚至工作中的數字流程…我們需要提前規劃api和sdk,讓開發者社羣能跟得上我們的步伐!”
吳坤聽著這些天馬行空的構想,既興奮又頭疼:“各位大佬,你們說的都很好…但是,這東西怎麼生產?柔性貼片?生物相容材料?這工藝要求…我的老天爺,我得去找新材料供應商磨破嘴皮子了!”但他嘴角是咧開的,這種挑戰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帶勁。
而所有人的討論,最終都指向了一個更宏大的、必然的終點——ar\\/vr(增強現實\\/虛擬現實)。
林燁一直安靜地聽著,此時他走到白板前,在“星曦ultimate”的旁邊,畫出了一個極其輕便的、類似普通眼鏡的輪廓。
“它,”林燁的聲音不高,卻瞬間讓所有人都安靜下來,目光聚焦過去,“纔是‘玄武2.0’和‘星曦ultimate’的真正舞台。”
他敲了敲那個眼鏡草圖:“現在的ar\\/vr裝置,笨重、臃腫、延遲高、互動笨拙,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端側算力不足,大量依賴有線傳輸或雲端計算,延遲和功耗都無法解決。而我們的npu,給了我們將所有計算本地化、實時化的可能!”
他開始描繪那個畫麵:“想象一下,一副看起來和普通眼鏡沒什麼區彆的裝置,卻能在你眼前投射出逼真的虛擬世界。而控製這一切的,不是你手中笨拙的控製器,而是你戴在手指上、甚至貼在麵板上的‘星曦ultimate’。”
“你微微動一下手指,虛擬界麵就隨之流轉;你一個眼神,就能選中目標;你甚至不需要說話,一個念頭,就能完成操作。延遲低到人類無法感知,沉浸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它將徹底模糊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邊界!”
辦公室裡鴉雀無聲,隻有眾人粗重的呼吸聲。林燁所描繪的,正是他們所有人夢想中的下一代計算平台的雛形!
“這…這需要強大的渲染能力…”王皓下意識地說。
“npu不僅可以處理神經訊號,其並行架構經過優化,同樣可以高效處理特定的圖形渲染任務,尤其是與視覺感知相關的部分。”林燁解釋道,“當然,這需要圖形演算法團隊的深度參與和重新設計。但這條路,走得通。”
風暴般的腦暴會議持續了整整一個下午。當會議結束,眾人離開林燁辦公室時,每個人都像是被充了電一樣,眼神發亮,腳步生風,腦子裡充滿了各種激動人心的可能性。
儘管簽署了最嚴格的保密協議,但極少數核心成員之間,還是開始有一些極其模糊、卻又令人心癢難耐的資訊在悄悄流傳。
幾天後,公司內部一個極其隱秘的、需要特定許可權才能訪問的伺服器上,出現了一個加密的共享資料夾。裡麵隻有一個短短幾十秒的概念視訊和幾張高度抽象的設計草圖。
視訊沒有配音,隻有一段空靈的背景音樂。畫麵中,看不到任何具體的裝置,隻有第一人稱的視角:視野中浮現出優雅流暢的全息界麵,各種資訊隨心而動,一個複雜的三維模型隨著視角的移動和手指的微動被輕鬆拆解、組合…一切互動都流暢、自然、彷彿魔法。最後,畫麵淡出,隻留下一行字:“感知即互動,所思即所得。the
future
is
ing.”
那幾張設計草圖,更是簡約到了極致:一道環繞手指的流光,一片貼在腕間的透明薄膜,一副看似普通卻暗藏玄機的眼鏡框架…
這些資料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極小範圍內激起了巨大的漣漪。
“我的天,你們看到那個概念視訊了嗎?那是我們下一代產品?”
“不知道啊,許可權太高了,聽說是林總親自帶著做的腦暴…”
“好像叫‘星曦ultimate’?還有ar眼鏡?這要是真的做出來,不得把現在所有vr裝置廠都秒成渣?”
“噓…保密條例!彆瞎打聽!不過…真的太酷了!”
類似的低語,隻發生在絕對可靠的核心成員之間,在加密的通訊軟體上,或者是在確保無人的休息角落。每一個看過那段視訊和草圖的人,工作熱情都被瞬間點燃到了極致。他們彷彿已經看到了一個由星火親手開啟的新時代,就在不遠的未來。
一種前所未有的期待感和使命感,在星火科技的核心研發層彌漫開來。他們不再僅僅是為了做出更好的產品去競爭,而是彷彿參與到了一項註定要改變世界的偉大事業中。
“玄武2.0”提供的強大算力,就是他們通往那個未來的火箭引擎。
而此刻,在業務拓展部,徐浩敏銳地察覺到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氣氛。他發現那些平時就有些“技術宅”的研發核心們,最近似乎更加亢奮,眼神交流中總帶著一種共享秘密的興奮。他甚至偶爾聽到一兩個極其模糊的詞彙碎片,比如“ultimate”、“眼鏡”、“無感…”但當他試圖靠近時,對方立刻噤聲,轉移話題。
這種氛圍讓他感到不安,也讓他更加確信,星火正在醞釀著遠超外界想象的東西。他再次嘗試向“教授”彙報這種“山雨欲來”的預感,但得到的回複依然是“靜默,等待。”
他就像是一個站在巨大舞台幕布外的觀眾,能聽到裡麵傳來的隱約排練聲、感受到那躁動的氣氛,卻無法窺見舞台上正在排練的、足以震驚世界的節目究竟是什麼。
這種未知,對於間諜來說,是最令人焦灼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