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腦機介麵橫掃科技圈 第169章 隔空打牛?巨象的CV舞劍與星火的NPU之心
巨象電子全球新品發布會的直播畫麵,在星火科技市場部的一台大螢幕上亮著。炫目的舞台燈光,台下粉絲的尖叫,以及台上那位口若懸河、充滿自信的外籍ceo,無不彰顯著這個科技巨頭的龐大影響力。本次發布會的重頭戲,正如事前預熱所料,落在了其新一代旗艦手機——“巨象titan
x”上。
而當介紹到其重磅新功能時,發布會氣氛達到了**。
“...今天,我們將重新定義移動互動的邊界!”巨象ceo高舉手機,身後大螢幕出現炫目的特效,“藉助我們強大的自研仿生晶片和突破性的計算機視覺演算法,‘titan
x’將讓你徹底解放雙手!請看——”
演示視訊開始播放:使用者在不同場景下,通過手掌的簡單滑動、捏合、握拳等動作,隔空操控手機進行切歌、瀏覽網頁、放大縮小圖片,甚至玩簡單的切水果遊戲。現場驚呼連連,媒體區的閃光燈亮成一片。
巨象ceo得意地宣佈,這項名為“aerogesture”的功能,是其多年深耕ai和cv技術的結晶,代表了未來互動的方向。
直播結束後,星火市場部的辦公區裡卻陷入了一種奇異的安靜。沒有焦慮,沒有緊張,反而彌漫著一種…像是看了一場精彩但已知結局的魔術表演後的微妙氣氛。
林曼抱著手臂,看著螢幕上定格的巨象ceo那張意氣風發的臉,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個介於嘲諷和憐憫之間的弧度。她轉過身,拍了拍手,將部門成員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好了,表演看完了。大傢什麼感覺?”她語氣輕鬆地問道。
一個年輕的市場專員率先開口,語氣帶著一絲不屑:“曼姐,這…這不就是攝像頭手勢識彆的升級版嗎?還得專門把手舉到攝像頭前麵,動作幅度也不能太小,感覺…有點傻乎乎的?而且背景光線複雜點或者手部有遮擋,是不是就容易失靈?”
另一個負責資料分析的員工補充道:“從技術路徑上看,他們完全依賴前置攝像頭的視覺捕捉和後台演算法推理,延遲和功耗是硬傷。為了確保識彆率,估計後台神經網路模型跑得飛起,手機發熱和耗電恐怕少不了。”
“關鍵是應用場景,”又一個員工插話,“除了演示的那幾個‘炫技’場景,實際生活中真的有多少需要隔空操作手機的時候?吃飯油膩膩的時候?手上有水的時候?感覺為了創新而創新,有點尬。”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的重點並非“我們怎麼辦”,而是“他們這個有什麼缺點”。這種自信,並非盲目自大,而是源於對自身技術路線的深刻理解和對手中“王牌”的絕對信心。
他們很清楚,星火的“神經互動”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徑:通過穿戴裝置直接讀取生物電訊號,更直接、更內在、延遲極低、功耗極小,且不受環境光線和遮擋影響,可以實現真正微妙且無縫的“無感互動”。巨象的cv方案,在他們看來,更像是一種繞過硬體創新、純粹依賴軟體演算法的“取巧”,雖然聲勢浩大,但根基並不牢固。
林曼滿意地看著團隊的反應。她要的就是這種戰略上的藐視。但她同時強調:“戰術上,我們必須重視。巨象的品牌聲量和渠道能力是恐怖的,‘aerogesture’這個概念一定會被炒熱,會教育市場,也會吸引大量跟風者。這對我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她迅速下達指令:
“一組,立刻全麵監測所有社交媒體、科技媒體、視訊平台對‘aerogesture’的評測和使用者反饋,尤其是負麵評價和侷限性,分類整理,實時同步!”
“二組,啟動預案‘b計劃’,準備我們的市場溝通材料。核心口徑:不直接對比,不貶低對手,而是清晰、客觀、優雅地闡述兩種技術路徑(cv
vs.
神經互動)的根本差異、優劣勢以及適用場景。
要把‘無感’、‘低功耗’、‘高隱私’(資料本地處理)、‘全天候可用’這些我們的核心優勢,巧妙地植入進去。”
“三組,聯係我們的核心kol和合作夥伴,提前溝通口徑,讓他們在後續的內容中,能夠理性分析不同技術路線的區彆,引導公眾認知。”
整個市場部立刻像一台精密的機器般高效運轉起來。沒有人慌亂,隻有一種躍躍欲試的興奮感——彷彿一個重量級拳手,看著對手在台上賣力地表演花拳繡腿,自己則沉穩地活動著筋骨,準備給予真正致命的一擊。
與此同時,在林燁的辦公室裡,周偉、李晶等幾個技術核心也剛好在看發布會的重播片段。
“嘖嘖,視覺方案做到這個程度,也不容易了。”周偉推了推眼鏡,點評道,“他們的演算法團隊肯定下了苦功夫。可惜,方向錯了,再努力也白搭。攝像頭功耗和延遲是天塹。”
李晶更是直接點出技術要害:“而且太容易被乾擾了。光線一變,或者手部姿勢稍微非標,識彆率就暴跌。為了維持精度,模型必然龐大,對手機散熱和續航是災難。我們的npu跑同樣複雜的模型,功耗可能不到他們的十分之一。”
林燁看著螢幕上巨象手機那需要特定手勢才能觸發的功能,笑了笑:“挺好的。巨象花了巨額營銷費用,替我們向全世界普及了‘非接觸互動’的概念和市場教育。等我們的‘星曦ultimate’和ar眼鏡出來,大家自然會明白,什麼纔是真正
next-generation(下一代)的體驗。”
他的語氣平靜而自信,一種基於技術碾壓所帶來的、發自內心的從容。
這種“看戲”的心態,並非輕敵,而是一種對技術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和對自己選擇的道路的無比堅定。巨象的cv方案,在他們看來,更像是觸控式螢幕時代與神經互動時代之間的一個過渡產物,甚至是一個…歧途。
下午,林曼拿著初步擬定的市場應對策略來找林燁做最終確認。
材料做得非常巧妙:沒有一句提到巨象或“aerogesture”,而是用科普化的語言,配以精美的資訊圖,對比了“視覺感知”和“生物電訊號感知”兩種方式的工作原理、技術特點、適用邊界。
“視覺感知:依賴環境光線,存在遮擋問題,隱私顧慮(攝像頭始終開啟),延遲相對較高,功耗較大…”
“生物電訊號感知:不受環境乾擾,無遮擋問題,資料本地處理隱私性高,延遲極低,功耗極小…”
最後落腳點在於:“星火科技致力於探索更自然、更無縫、更保護隱私的人機互動未來,我們認為,直接與人的神經係統‘對話’,纔是互動的終極形態。”
林燁快速瀏覽完畢,滿意地點了點頭:“很好,就這個方向。保持我們的格調,不撕逼,不貶低,隻做客觀的技術路線科普。讓市場自己去判斷和選擇。有時候,高姿態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反擊。”
他頓了頓,補充道:“等‘玄武2.0’量產,‘星曦ultimate’發布的時候,再把我們‘無感互動’的體驗de放出去。那時候,現在的所有爭論,都會顯得毫無意義。”
“明白!”林曼自信地收起材料,“我們已經準備好了。現在,就先讓巨象幫我們把場子預熱起來吧。”
她離開辦公室後,林燁走到窗邊。遠處城市中心巨象電子巨大的廣告牌已經換上了“titan
x”和“aerogesture”的炫目宣傳圖。
林燁的嘴角,再次浮現出那種洞悉一切的、淡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