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腦機介麵橫掃科技圈 第196章 熔煉與凝聚:青山綠水間的團隊交響曲
連續數月的高強度工作、國際市場的風雲變幻、以及無處不在的競爭壓力,像一層無形的薄霧籠罩在星火科技上空。雖然業績捷報頻傳,核心技術不斷突破,但員工們眉宇間的疲憊和神經的緊繃,卻被細心的管理層看在眼裡。
李靜(lisa)
在向林燁和陳薇彙報季度人力狀況時,特意提到了這一點:“…總體士氣沒問題,甚至因為接連的勝利而很高昂。但長期的應激狀態需要適當疏導,尤其是跨部門之間,因為工作節奏和壓力點不同,偶爾會出現溝通摩擦或理解偏差。我覺得是時候組織一次大型的團隊建設活動了,不是為了玩,而是為了‘熔煉’和‘凝聚’。”
林燁和陳薇深以為然。在應對完曜日的專利騷擾、初步穩住新興市場、並強製吳坤休假陪伴家人後,一個短暫的視窗期出現了。他們決定,組織一次為期兩天一夜的戶外拓展訓練,地點選在離臨深市不遠的一處以自然風光和專業拓展基地聞名的國家森林公園。
訊息一出,公司內部瞬間炸開了鍋。不同於以往的公司聚餐或短途旅遊,這次是正兒八經的戶外拓展,意味著挑戰、汗水,也可能…是出糗。但更多的還是期待和興奮。
出發那天清晨,幾輛大巴車浩浩蕩蕩地停在產業園門口。員工們褪去了平日裡嚴肅的職業裝,換上了統一的、印有星火logo的速乾t恤和運動褲,個個顯得朝氣蓬勃。林燁、陳薇、周偉、王皓、李晶、吳坤(帶著恢複活力的丫丫,家屬可自願參加)、秦風、林曼等所有高管,無一例外,全部到場,同樣是一身輕便運動裝束。
“林總,您這身打扮,年輕了十歲!”有員工大膽地開玩笑。
林燁笑著回應:“今天沒有林總,隻有隊友!大家放開了玩,注意安全!”
陳薇也笑著補充:“目標是:流汗不留遺憾,放鬆不放縱!”
輕鬆的開場白定下了基調。大巴車上,歌聲、笑聲、遊戲聲不斷,平時在不同樓層、不同部門可能隻是點頭之交的同事,此刻迅速熟絡起來。
拓展基地群山環抱,綠意盎然。第一個專案就是“信任背摔”。一人站在近兩米高的台子上,背對大家筆直倒下,下麵的隊友用手臂搭成“人床”接住。這不僅考驗倒下者的勇氣,更考驗下麵團隊的信任和協作。
王皓站在台上,看著下麵仰著頭、手臂緊繃的同事們,尤其是那些平時他覺得“手無縛雞之力”的軟體工程師和行政妹子,腿肚子有點轉筋。
“王工!放心倒!我們接得住!”
“老王,相信我們!你晶片都搞出來了,還怕這個?”
下麵的鼓勵聲此起彼伏。
王皓一咬牙,閉上眼,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失重感隻有一瞬,緊接著就被無數雙堅實的手臂穩穩接住。那一刻,一種難以言喻的安心感和集體歸屬感湧上心頭。
輪到李晶時,她倒是很乾脆,倒數三二一,利落地倒下,被接住後哈哈大笑,平時在實驗室裡的沉靜一掃而空,像個孩子。
林燁和陳薇也依次完成。林燁倒下時,能清晰地感受到下麵手臂傳來的力量,他站起來後,鄭重地向大家鞠了一躬:“謝謝!我把後背交給你們,很放心!”一句話,讓所有人都動容。
下午是合作攀岩和“逃生牆”專案。攀岩不是個人競技,而是設定必須依靠團隊成員在下方拉保護繩、互相指點著力點才能共同完成的目標。吳坤體力好,主動承擔了最費力的拉繩工作,汗水浸透了t恤。周偉則在下麵冷靜觀察,不斷給出技術指導:“左腳側蹬那個小凸起!右手往上半米有個好抓點!”
平時在程式碼世界裡馳騁的程式設計師們,在岩壁上笨拙卻努力地向上攀爬;市場部的同事則發揮溝通優勢,不斷給上麵的隊友加油打氣。當最後一名隊員在大家的幫助下成功登頂時,整個團隊爆發出熱烈的歡呼。
高達四米多的光滑“逃生牆”更是對團隊協作的終極考驗。需要有人甘當人梯,讓隊友踩著自己的肩膀向上攀爬;先上去的人要奮力將下麵的隊友拉上去。沒有指揮,大家卻自發地組織起來。吳坤、秦風等幾個身材高大的男同事主動蹲下當基石,肩膀被踩得生疼也毫無怨言。林燁、周偉等在上方奮力拉扯,手心磨紅了也不在乎。女同事們則在下麵做保護,遞水加油。
當最後一名作為“人梯”的同事被大家合力拉上牆頭時,所有人都癱倒在地,累得氣喘籲籲,但臉上都洋溢著勝利的、純粹的笑容。那一刻,什麼部門界限、職位高低,全都消失了,隻剩下共同完成挑戰的“我們”。
傍晚,是自助燒烤和篝火晚會。大家自己動手,烤得焦黑也好,半生不熟也罷,都吃得津津有味。圍著熊熊燃燒的篝火,各部門表演著臨時準備的節目,唱歌、跳舞、甚至來了段三句半,笑料百出,氣氛熱烈。
丫丫在人群中穿梭,成了最受歡迎的小明星,這個叔叔給串雞翅,那個阿姨給個玉米,玩得不亦樂乎。吳坤和張姐看著女兒開心的樣子,相視而笑,家庭日的溫馨在此延續。
林燁和陳薇坐在員工中間,和大家一起唱歌,一起玩遊戲,毫無架子。有新人鼓足勇氣向林燁請教成功秘訣,林燁想了想,認真地說:“我沒什麼秘訣,就是找了一群像你們一樣優秀、一樣肯拚命的人,然後相信你們,一起往前衝。”
第二天是山地徒步穿越。長長的隊伍行進在青山綠水之間,呼吸著新鮮空氣,欣賞著自然美景,連日來的壓力得到了最好的釋放。途中遇到陡坡或溪流,大家互相攙扶,互相鼓勵。徐浩也混在隊伍中,努力表現合群,但他內心深處那種疏離感,在這種需要全然投入的集體活動中,反而更加明顯。
兩天的拓展訓練轉瞬即逝。回程的大巴上,少了來時的喧鬨,多了幾分疲憊的寧靜,但一種無形的、溫暖的東西在車廂裡流動。很多人互相加了微信,約著以後一起健身、打球。跨部門之間的隔閡,在共同的汗水和笑聲中消融了許多。
這次戶外拓展,沒有談論任何工作,卻比任何一次戰略會議都更有效地凝聚了人心。它讓員工們看到高管的親和與擔當,體驗到同事間的可靠與溫暖,將共同應對國際打壓的外部壓力,轉化為了內部更強的信任感和團隊精神。
回到公司,一切照舊忙碌。但細心的人會發現,部門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了,協作專案中少了許多推諉和抱怨,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援。一種“我們是一個整體,共同麵對一切”的信念,如同被淬煉過的鋼材,更加堅韌地植根於星火科技的文化基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