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腦機介麵橫掃科技圈 第201章 思維的邊界與新的曙光
星火科技憑借“星火指環2代”在國內市場的高歌猛進,以及在新興市場的穩步開拓,已然成為華國科技界一顆耀眼奪目的明星。然而,作為這艘科技巨艦的掌舵人,林燁的思緒卻早已穿越了眼前的繁華與喧囂,投向了更深遠、也更凶險的技術深海。
指環的形態,作為互動的入口,輕便、隱蔽,是其巨大的優勢。但林燁深知,它也存在天然的桎梏。指尖的微動、微弱的肌電訊號,所能承載的資訊維度終究有限。若要實現他心中那個“腦聯萬物”的終極願景——真正無縫、自然、高頻寬的人機互動,甚至未來人與人的思維協同——就必須突破這層物理的隔膜,直接與大腦這座最後的、也是最神秘的堡壘進行對話。
夜深人靜,董事長辦公室的燈光常常亮至淩晨。林燁麵前的白板上,畫滿了關於下一代互動形態的構想草圖:更密集的感測器陣列、更複雜的訊號處理流程、更直觀的反饋機製……但這些構想,大多基於現有的技術邏輯推演,缺乏那種足以顛覆時代的、石破天驚的靈感。
他知道,答案或許就塵封在他腦海中的“超維記憶庫”裡。那裡蘊藏著來自未來的科技結晶。然而,隨著他試圖觸及的知識越來越複雜、越來越係統化,這座寶庫的大門也變得越來越沉重。
今晚,他決定再次嘗試。他鎖定了一個目標:一種名為“非侵入式高精度腦皮層電圖等效訊號解析”的技術概念。這曾是未來腦機介麵領域一個重要的中間形態,能在不進行開顱手術的情況下,獲得比傳統腦電精確得多的神經訊號。
林燁閉上雙眼,排除雜念,將全部精神集中,如同潛水員般向著記憶的深淵下潛。起初,是一些零碎的畫麵和術語閃過:高頻振蕩、區域性場電位、感測器網格……但當他試圖將這些碎片拚湊成完整的、可落地的技術路徑,尤其是涉及如何通過頭皮無創獲取並解析這些微弱訊號的核心演算法時,一股巨大的阻力驟然出現。
彷彿有一層堅韌的膜,阻擋著他的探知。他強行集中意誌,試圖突破這層障礙。瞬間,劇烈的、如同鋼針穿刺般的頭痛猛地爆發開來!眼前金星亂冒,耳中嗡嗡作響,大量的資訊碎片不受控製地奔湧衝撞,卻無法形成清晰連貫的鏈條。
他悶哼一聲,不得不立刻中斷了提取,雙手死死按住突突直跳的太陽穴,額頭上瞬間沁出細密的冷汗,臉色變得煞白。這種精神上的透支感,遠比身體的疲憊更加難受,是一種源自意識深處的虛弱。
“呃……”他低吟著,靠在椅背上,大口喘著氣,過了好幾分鐘,那陣劇烈的頭痛才緩緩消退,留下的是深深的疲憊和一絲無奈。他清晰地感覺到,以自己目前的精神強度,每天或許隻能支撐這樣一兩次對高階複雜技術的強行探索,而且每次都必須付出不小的代價。這“超維記憶庫”,並非可以隨意索取的許願池,它有著嚴苛的“使用規則”和“冷卻時間”。
這次失敗的探索,也並非全無收獲。至少,他更加明確了現有指環形態的天花板,以及通往更高層級互動所必須克服的核心技術障礙。同時,一個模糊的新形態開始在他腦中逐漸清晰——一個需要佩戴在頭部、能夠覆蓋更大腦區、整合更多感測器和顯示單元的專用裝置。一個……“腦環”。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響。
“請進。”林燁的聲音還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虛弱。
門推開,是陳薇。她手裡拿著一份需要簽字的檔案,看樣子是剛結束工作準備離開,順路過來。當她看到燈光下林燁那異常蒼白的臉色和略顯渙散的眼神時,職業性的微笑立刻被關切所取代。
“林燁?你怎麼了?臉色這麼難看?”陳薇快步走上前,眉頭微蹙,語氣中帶著不容忽視的擔憂。她敏銳地注意到他額角未乾的汗跡。
林燁勉強笑了笑,試圖坐直身體:“沒事,可能就是有點累了,剛在想點事情,有點投入。”
陳薇顯然不信這套說辭。她將檔案放在桌上,目光掃過白板上那些淩亂而深奧的草圖,又回到林燁臉上。“你這可不是‘有點累’的樣子。是不是最近壓力太大了?還是身體不舒服?”她語氣溫和,卻帶著一種不容反駁的堅持,“我看你最近晚上辦公室的燈總是亮到很晚。”
她不等林燁回答,轉身走到飲水機旁,接了一杯溫水,遞到林燁麵前:“先喝點水。不管多重要的工作,也不能拿身體開玩笑。星火現在這麼大攤子,你是主心骨,你要是倒了,大家怎麼辦?”
她的動作自然流暢,話語中的關切真摯而務實,沒有過多的矯飾,卻像一股暖流,悄然沁入林燁因精神透支而有些冰冷的心田。
林燁接過水杯,溫熱的觸感從掌心傳來。他喝了一口水,感覺那股虛弱感似乎被驅散了一些。他看著陳薇,燈光下她專注而關切的神情,與平日裡那個精明乾練、在談判桌上寸土不讓的戰略顧問判若兩人。
“真的沒事,”林燁的語氣緩和了許多,帶著一絲感激,“就是在琢磨下一代產品的事兒,遇到點瓶頸,想得有點頭疼。”他用了“頭疼”這個雙關語,既是事實,也輕描淡寫地掩蓋了真相。
陳薇在他對麵的椅子上坐下,雙手交疊放在膝上,姿態優雅而放鬆:“技術上的事情,我懂得不多。但我知道,再難的問題,也不是靠一個人熬夜硬扛就能解決的。你還有周偉、王皓、李晶他們那麼棒的團隊。有時候,適當放一放,或者和大家一起頭腦風暴,說不定會有新的思路。”
她沒有追問具體的技術細節,而是從管理和心態的角度給予建議。這種分寸感,讓林燁感到很舒服。
“你說得對。”林燁點點頭,深吸一口氣,感覺精神似乎恢複了一些,“是我想岔了。可能確實需要換換腦子。”
“這就對了。”陳薇露出欣慰的笑容,“走吧,時間不早了,我順路,送你回去?或者,如果你餓的話,我知道附近有家粥鋪還不錯,清淡養胃。”
這個提議超出了純粹的工作夥伴關係,帶著朋友般的體貼。林燁看著陳薇真誠的目光,心中一動,原本想拒絕的話到了嘴邊又嚥了回去。獨自麵對空蕩的公寓和可能繼續糾纏的技術難題,似乎遠不如一碗熱粥和一個能輕鬆交談的夥伴有吸引力。
“好啊,”林燁站起身,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肩膀,“那就麻煩陳總了,嘗嘗你說的那家粥鋪。”
陳薇笑了笑,拿起自己的包:“跟我還客氣什麼。”
兩人並肩走出辦公室,走廊裡寂靜無聲。這一次,他們沒有談論工作,沒有討論戰略,隻是隨意地聊著些輕鬆的話題。林燁發現,暫時將那些燒腦的技術難題拋開,精神上的緊繃感果然緩解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