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腦機介麵橫掃科技圈 第252章 初現的裂痕與星火的日常
寰宇科技“追光者”腦環發布的熱潮,如同七月的台風,來得猛烈,去得也快。短短一週後,網路上那股被資本強行煽動起來的狂熱開始降溫,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如同晴空遠方飄來的幾縷陰雲。
在星火科技,工作依舊按部就班,節奏卻帶著一種內斂的力量。
上午九點,林燁準時踏入辦公室。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咖啡香和一絲若有若無的檸檬清新劑味道。他脫下西裝外套,掛在門後的衣架上,露出裡麵熨帖的淺藍色襯衫。辦公桌上,助理已經整理好了當日的優先檔案,最上麵一份是周偉團隊提交的關於“星火腦環2.0”感測器陣列靈敏度提升的實驗報告。
他剛坐下,內線電話就響了。是陳薇。
“看到今天早上科技論壇的幾個熱門帖子了嗎?”她的聲音透過聽筒傳來,平靜中帶著一絲瞭然。
“還沒來得及看。”林燁拿起平板,熟練地開啟了幾個國內外知名的科技社羣和社交媒體平台。
果然,在那些曾經被“追光者”水軍刷屏的板塊,如今冒出了一些真實的使用者反饋帖,標題頗為醒目:
【“追光者”體驗報告:效能猛獸還是燙手山芋?】
【求助!腦環玩《星際征途》兩小時,太陽穴位置可以煎雞蛋了!】
【設計師慎入!寰宇“追光者”長時間建模嚴重過熱,導致自動降頻!】
點開帖子,內容大同小異。使用者們詳細描述了自己在長時間高負荷使用“追光者”後,裝置貼近麵板的部位(尤其是太陽穴和額前區域)溫度明顯升高,甚至到了燙手的地步。隨之而來的便是效能下降——畫麵卡頓、ar投影閃爍,最要命的是裝置為了保護硬體,會自動降低處理速度和顯示亮度,嚴重影響使用體驗。下麵跟帖者眾多,不少人在附和,表示自己也遇到了類似問題,隻是程度不同。
“零星反饋,但很典型。”林燁快速瀏覽著,語氣沒有任何意外,“集中在高負載場景。”
“和我們預判的一致。”陳薇在電話那頭說,“寰宇的客服已經開始行動了。”
林燁切換頁麵,果然看到一些使用者貼出了與寰宇官方客服的對話截圖。客服的話術幾乎模板化:
“尊敬的使用者,您好。非常抱歉給您帶來了不好的體驗。您所反映的發熱問題,經初步判斷,可能源於個彆批次工藝偏差導致,並非普遍現象。建議您暫停使用,並聯係我們的售後服務中心進行檢測,如確屬質量問題,我們將為您免費更換新機。”
或者是:
“感謝您的反饋。裝置在執行大型應用時會產生一定熱量,屬於正常物理現象。請確保在通風良好、環境溫度適宜的條件下使用,並避免連續超長時間高負荷執行,這屬於**型使用場景。”
這種將問題歸咎於“個彆批次”和“使用者使用不當”的傲慢態度,進一步激怒了一些認真反饋問題的核心使用者。論壇裡的抱怨聲有擴大的趨勢。
“他們在試圖降溫,但用的是油。”林燁點評道,放下了平板。
“需要做點什麼嗎?”陳薇問。
“按兵不動。”林燁回答,“讓林曼的團隊繼續監測,收集更詳儘的案例,尤其是那些導致裝置重啟、資料丟失或者引發使用者不適的嚴重案例。現在還不是我們下場的時候。”
“明白。”
結束通話,林燁按下內部通訊鍵:“通知吳總、周總,半小時後小會議室,碰一下產業園二期工程的設計方案。”
與此同時,星火科技的員工餐廳裡,正是早餐高峰的尾聲。
晶片架構團隊的頂梁柱王皓,正和他手下的幾個骨乾工程師坐在靠窗的位置。桌麵上擺著吃空的餐盤,幾個人卻都沒離開,正圍著王皓的個人終端,看著上麵顯示的“追光者”拆解圖(來自某知名拆解網站)和熱成像模擬圖。
“看這裡,散熱鰭片的密度和佈局,根本不足以應對tdp(熱設計功耗)瞬間飆升的場景。”一個戴著黑框眼鏡的年輕工程師指著螢幕上的一個點,“他們為了追求極致的輕薄,犧牲了最基礎的散熱冗餘。”
“材料也有問題,”另一個女工程師補充道,“用的是成本更低的複合塑料,導熱係數太低,熱量堆積在內部散發不出去,不燙纔怪。”
王皓默默聽著,拿起手邊的保溫杯,喝了一口已經溫熱的枸杞菊花茶。他妻子今天早上特意檢查過水位,逼著他帶出來的。“基礎原理。”他言簡意賅地總結了一句,意思是這屬於最基本的工程學錯誤。
幾個工程師紛紛點頭,臉上帶著一種“果然如此”的表情,以及一絲不易察覺的、屬於技術者的優越感。在他們看來,寰宇這種犧牲穩定性和安全性換取紙麵引數和外觀的做法,簡直是捨本逐末。
市場部所在的區域,則是另一番景象。
市場部總監林曼穿著一身利落的黑色套裝,正站在公共辦公區的白板前,快速書寫著關鍵詞:“過熱”、“卡頓”、“客服回應”、“使用者不滿指數”。她身邊圍著幾個負責輿情監測和市場分析的員工。
“大家注意,”林曼聲音清晰,“目前輿論還處於早期發酵階段,寰宇正在努力將問題‘個案化’。我們的任務是,不動聲色地讓這些‘個案’被更多人看到,尤其是那些有影響力的技術博主和垂直媒體。”
她點了點白板上“使用者不滿指數”幾個字:“量化它。統計負麵反饋的增長速度、主要集中平台、使用者情緒關鍵詞。我們要的不是主觀感受,是資料支撐。”
一個年輕員工舉手問道:“林總監,我們需要引導一下評論嗎?或者讓合作的kol發聲?”
林曼果斷搖頭:“不需要。現階段,任何主動的、帶有星火標簽的介入都會顯得刻意,甚至可能引火燒身。我們隻需要確保,真實的聲音不會被湮沒。記住,我們是觀察者和資料收集者,不是煽風點火的人。”她頓了頓,強調,“真實,就是最強大的武器。”
——
總裁辦公室樓層的休息區,吳坤正拉著剛剛開完會的林燁吐槽。
“嘿,你說這寰宇,是不是腦子被門夾了?”吳坤灌了一大口冰水,“那麼明顯的散熱缺陷,他們真就敢照搬照抄?連最基本的可靠性測試都不做嗎?”
林燁靠在舒適的沙發椅上,手裡端著一杯助理剛送來的熱茶,目光落在窗外園區裡正在練習團體操的新員工身上——公司即將舉辦夏季運動會。他淡淡地說:“利益驅動,時間緊迫。他們太想搶在視窗期關閉前佔領市場了。”
“欲速則不達啊!”吳坤感慨,“咱們當年為了一個散熱片的角度,做了上百次風洞模擬,熬了多少個通宵。他們倒好,直接拿來主義,也不管這‘主義’帶不帶坑。”
“所以,他們是寰宇,我們是星火。”林燁的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篤定。
這時,陳薇也走了過來,手裡拿著幾份需要林燁簽字的檔案。她聽到兩人的對話,介麵道:“剛剛法務部李文也提到了,寰宇的這種應對策略,雖然能暫時壓下一些小問題,但如果後續出現更嚴重的質量事故,他們麵臨的將是集體訴訟和更嚴厲的監管審查。他們在透支品牌信譽。”
吳坤一拍大腿:“對嘛!我就說這麼搞要出大事!等著瞧吧,這才哪兒到哪兒。”
林燁接過陳薇遞來的檔案,快速瀏覽後簽上名字,一邊說:“通知供應鏈,密切關注寰宇上遊元器件的采購動態,尤其是散熱相關元件的。他們可能會試圖尋找替代方案。”
“已經安排了。”陳薇點頭,“另外,周偉想申請增加‘腦環2.0’原型機的極端環境測試專案,包括高溫高濕下的長時間滿載執行。”
“批準。”林燁毫不猶豫,“我們不能再犯任何對手犯過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