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_校花真是我女朋友 > 第400章 十九歲的回憶(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_校花真是我女朋友 第400章 十九歲的回憶(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時至今日。

周嶼都仍然記得,那是個夏日的午後。

階梯教室的窗簾半掩著,陽光從縫隙間斜斜地灑進來,空氣中浮動著細微的塵埃,在光柱裡輕輕旋轉。

林望舒坐在最後一排,靠近後門與過道的角落——一個安靜得幾乎被忽略的位置。

如果不是她出聲,周嶼甚至都沒有注意到這個角落。

如果不是她抬頭,周嶼甚至以為那隻是下一節課的學生提前來了。

那天的林望舒,穿了一件白色的連衣裙,清冷依舊。

長發披在肩頭,被午後的光線染成了金色,整個人像是被鍍上了一層淡淡的光暈。

那光線像極了舊時記憶的濾鏡,讓她整個人都帶著不真實的溫柔。

周嶼沒來得及思考要不要打招呼,就下意識地說了一句:“當然可以。”

然後林望舒還真就開始認真提問了。

具體問的是什麼,周嶼後來早就忘了。

隻記得那是個很有趣的問題,帶著她特有的敏銳與思辨。

他認真地回答,

她又接著問,

一問一答,

一答一問,

在那安靜的教室裡來迴流轉。

到後來,周嶼早已忘了自己方纔還在糾結:要不要裝作不認識、要不要開口。

他隻是單純地、心無旁騖地,想把她的問題解答得更好一點。

其實,對於一個開宣講會的主講人來說,最讓人有成就感的,無非兩點——

一是聽眾的人數,二是聽眾的反饋。

前者代表人氣,後者代表價值。

雖說那天偌大的階梯教室裡,最後隻剩她一個人。

但在“反饋”這一項上,林望舒的確實打實地給他拉滿了。

她聽得認真,提問也認真。

有幾個問題甚至帶著她自己的思考,邏輯嚴密、角度新穎,一度把周嶼都給問住了。

他沉思良久,才笑著說:

“這個問題我也得回去想想,查一查文獻。下次告訴你吧。”

林望舒似乎也終於問累了,站起身,眼角彎起一個很淺的弧度。

“好啊,”她也笑著說,“周嶼,你還是老樣子。”

然後,兩人也就自然而然地寒暄了幾句。

原來,薑媛補習了一年,這次終於考上了同校的醫學院;

而林望舒因為學校開學較晚,趁著空檔來魔都找閨蜜玩幾天,也順便逛逛校園。

她本隻是隨意路過這間教室,沒想到恰好碰上了他的宣講。

更沒想到的是,一坐下,就坐到了最後,成了唯一的聽眾。

那一刻,周嶼的心情是有點複雜的。

既有點沮喪,又有點開心。

沮喪的是,周嶼覺得自己真的很失敗啊!

偌大的階梯教室裡,所有人都走光了,隻剩一個人;

開心的也是,因為還有一個人。

是一個非常非常認真的觀眾,認真得讓他重新燃起了被理解、被認可的喜悅。

或許是出於二人怎麼都算老鄉,算校友,更算不熟悉的老朋友;

但更多的,是出於對林望舒願意留下來捧場的感激,

周嶼猶豫了一下,鼓起勇氣開口:

“要不……我請你和薑媛一起吃個飯吧?”

“好啊。”

林望舒欣然答應了。

十九歲的周嶼還沒長成老小子,充其量隻是個窮小子,口袋裡的錢隻有兩位數。

於是,那天,窮小子請這位清冷千金,吃了一頓學校門口的重慶烤魚。

那是一家小到不能再小的蒼蠅館子。

用的是草魚,小份三十八,大份五十八,還附送三個配菜。

人均三十,就能吃得豐盛又滿足。

那是十九歲的周嶼覺得最好吃的東西,平時隻有在室友生日或節日聚餐時,寢室才會聚餐去下的館子。

每次去,他都得和寢室那倆老吊搶魚吃——筷子一伸就是戰場。

可即便如此,他每次都能乾掉三四碗米飯,樂此不疲。

後來很多年,他們畢業了,各自散落在不同城市。

但每次重聚,仍舊會約著一起去吃烤魚。

隻是那時候,市麵上的烤魚店早已變成連鎖品牌,用的是海魚,擺盤精緻,價格也翻了好幾倍。

食材客觀上更好了,可他們總覺得——怎麼也不好吃了。

還是大學那會兒,校門口蒼蠅館子裡的廉價草魚最好吃。

再後來,又過了許多年。

一次校慶,三人回母校重聚。

東川路早已煥然一新。

當他們走回那條熟悉的小巷,發現那一排破舊的小館子許多早已消失不見。

重慶烤魚還在,但已然換了老闆,換了店,也換了味道。

好像什麼都一樣,又好像什麼都不一樣了。

而窮小子請清冷千金吃飯的那一天。

東川路夜色正濃,烤魚店門口一片油煙。

店裡人多得跟不要錢似的,二人最後隻搶到外頭一張塑料桌。

白色的塑料凳子嘎吱作響,鐵盤滋滋作響,油煙嗆鼻。

沒有空調,隻有幾台呼呼亂轉的工業風扇在頭頂吹,吹出來的不是風,而是帶著油煙味的熱浪。

至於傳說中的第三人,薑媛。

據林望舒所說,“在路上了,馬上就到”。

結果,他媽的一晚上都在路上。

吃完飯,人都沒個影兒。

據說是:“室友不小心掉進了護校河,正忙著和其他室友一起去撈人,先不來了。”

對,真的是字麵意義上的“撈人”!

雖然聽著挺離譜,甚至比後來相親的“野豬撞車”事件還離譜。

但是發生在這位迷糊的塔羅少女身上,周嶼也不覺得奇怪,甚至深信不疑。

於是,這頓原本的“三人行”,硬生生成了二人局。

十九歲的周嶼當時還挺緊張,本來想著,要是薑媛來,她倆聊她倆的,他一個人低頭乾飯就是了。

畢竟他又不會和女孩子聊天,等下搞得尷尬冷場。

這老小子社牛歸社牛,但是僅限於對同性社牛。對待女生,就是個i人。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那頓飯,他擔心的冷場、尷尬,全都沒發生。

雖然大部分時間確實都是他在說話。

從社團的建立初衷講到室友構成,從選課製度講到他自己對大學生活的規劃......

可節奏啊、氛圍啊,居然意外地舒服。

後來很多年以後,周嶼回憶起那頓飯,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全靠林望舒。

是她一直在給他正反饋。

他每說完一句話,她都會笑一笑、點點頭;有時接一句、有時反問一句。

就那麼不動聲色地,把氣氛掌控得剛剛好。

那時候的老小子還以為自己口若懸河、如魚得水、學富五車、侃侃而談.....

——現在想想,全他媽是錯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