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_校花真是我女朋友 > 第421章 我倒是還好的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_校花真是我女朋友 第421章 我倒是還好的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進入學院樓,周嶼來到了505辦公室,敲了敲門。

先前找華曉清幫忙協調教務係統使用者授權的時候,老小子不是隨口提了一嘴:“要是科研課題上有什麼困難,可以隨時找我。”

結果,這小華同誌昨天還真給他打電話了。

說他同門、做分散式計算方向的陳誌恒教授,有個

863課題正卡在瓶頸上,恰逢職稱評審的關鍵時期。

進度再動不了,連材料都寫不出來,現在已經到了黔驢技窮、病急亂投醫的程度。

老小子一聽,還真就樂了。

分散式計算從七十年代的

arpa,到九十年代的

mpi,再到這幾年

google的三大係統論文……每隔十年都在換一個世界。



2010年之後,隨著雲端計算、資料中心和多核架構全麵崛起,分散式任務排程更是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好巧不巧的是,這一塊他還真算個專家。

這些對彆人是科研難題,對他來說,某種意義上是“老熟人”了。

說句不要臉的:

如果彆人是被“病急亂投醫”找到這兒,那他就是“正好是對症下藥那位醫生”。

“請進。”

周嶼推門而入,點頭問好:

“老師您好,我是華老師班上的周嶼。”

陳誌恒看著眼前這張明顯還帶著少年氣的臉,眉頭輕輕皺了一下。

很多時候,相親時候媒人把什麼人介紹給你,代表了他覺得你是什麼層次。

學術圈的人才推薦,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他提前看過周嶼的履曆。

最亮眼的頭銜是省狀元。

但科研空白,競賽空白,專案空白。

一個還在軍訓的大一新生,hello

world搞不好都不會寫喲。

甚至他當時還真懷疑過:

“老華把這麼個人介紹過來,是想羞辱我嗎?”

但現在的處境是:課題卡在瓶頸上,職稱評審壓在頭頂......

——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

“周嶼同學,你也簡單介紹一下你自己吧。”

其實來之前,他早就把對方的主頁、論文、課題、專案全翻了一遍。

自我介紹完,周嶼順手把話題往科研方向輕輕一帶。

這種套路,陳誌恒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

“老師,我特彆崇拜您的研究方向。”

“您的論文我都看了,每篇都受益匪淺。”

“尤其是那篇文章,讓我豁然開朗。”

“我覺得您是真正把工程和科研結合得最好的學者。”

“我以後也想投身高效能運算,推動我國科技騰飛!”

“陳老師,我的理想就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能跟著您做科研搞學問,一定會是我人生最大的幸運!”

——聽膩了,也聽累了。

聊來聊去都是皮毛,浪費時間。

儘管如此,他還是按流程問出那句禮貌性的皮毛問題:

“那你覺得這個方向未來會怎麼發展?”

他本以為周嶼會給一個常規回答——什麼“並行化越來越重要”、什麼“多核趨勢顯著”之類的。

誰料。

眼前的毛頭小子抬起頭,語氣平靜得像在陳述一個既成事實:

“老師,現在大家確實都在做

mpi、做集群排程……但我覺得方向很快就會變。”

陳誌恒的眉頭明顯皺了一下。

嗯?不對勁。

周嶼繼續,聲音不急不緩:

“未來的計算,不會再區分本地、遠端、節點、集群——這些邊界都會被抽象掉。”

“節點,會被隱藏。機器,會被隱藏。最後剩下的——隻有一整片統一的計算資源。”

“換句話說,未來真正的計算機……是一座資料中心。”

陳誌恒原本端坐的姿勢,不知不覺往前傾了半寸。

而且整個背脊,都挺直了,眼底裡是隱藏不住的震驚。

沉默了兩秒,才開口,聲音低了半度:

“……這幾句話,你是從哪兒看的?”

周嶼露出了一個憨厚而樸實的微笑:

“老師,這是我看了您的論文,自己思考、總結出來的。”

......

......

周嶼在陳誌恒這裡並沒有停留太久。

一來,陳誌恒馬上要開組會;

二來,他竟熱情邀請周嶼一並參加——可週嶼果斷拒絕了。

不是彆的,他媽的晚上還得回去陪老婆吃飯。

當然,嘴上說的是:

“陳老師,晚上還有很重要的兼職。實在不好意思。”

“周嶼同學,那明天……”

“軍訓結束我就過來。到時候咱們可以具體看看現在的進展和問題。”

“好好好!”

然後陳誌恒全程笑眯眯,熱情的把人送到了門口,還不夠,甚至他媽一路送到了樓下。

和剛來的時候簡直兩幅嘴臉。

畢竟聊到後來,“麵試”的風向其實已經悄悄轉了。

最開始還是導師麵學生,問得一本正經,甚至有點敷衍。

可到後麵……就變成了學生在引導師。

——典型的:講著講著,對麵坐著的人,從審視你變成了聽你講課。

是的,小陳教授也體驗了一下小華書記當初經曆的:

“誤入開題報告現場”以及“被高三生上了一場學術研討會”。

不過老小子也不是那種沒眼力見的。

說的時候,會不動聲色地順手誇陳誌恒一句、抬他一手,搞得對方聽著舒服,卻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反應過來則又會在心中發出驚歎:此子恐怖如斯!

陳誌恒的反應也很微妙——

既被點醒,又被倒逼思考,甚至隱隱有那麼一點兒:“我是不是在跟一個大佬討論?”的錯覺。

而事實上——

周嶼剛才那幾句看似“隨口總結”的高屋建瓴式分析,根本不是現有的文獻表達過的思想。

那其實來自

google

2009年公開的經典著作《the

datacenter

as

a

puter》。

那本書第一次明確提出:

“a

datacenter

is

a

warehouse-scale

puter.”

“the

data

center

must

be

treated

as

one

massive

puter.”

這就是後來整個現代雲原生體係、包括

wsc理念、kuberes、borg、mesos的理論基石。

要知道,google將“把資料中心視為一台計算機”這個理念公開,是在

2009–2010年,當時震驚了全世界。

但對於周嶼重生前的世界來說,這套理論……都已經是“過時的舊框架”了。

真正前沿的,大概比這思想還要超前十幾年。

隻是……對

2008年的這個時代來說,有點太過超前,未必能接受。

所以老小子挑了個“剛好的版本”。

09年的理論,不多不少,不會太難理解、接受,還足夠震得人頭皮發麻。

.....

.....



505辦公室內。

組會草草結束,陳誌恒心思根本沒在

ppt上。

散了會,他第一時間掏出手機,給華曉清撥了過去。

電話很快接通。

“老華,你推薦的那個叫周嶼的,我今天麵了一下。”

華曉清那頭語氣輕鬆:“哦?感覺怎麼樣?我上次招生的時候跟他聊過你的那個研究方向,他那腦袋……我覺得挺有想法的。”

陳誌恒沉默半拍,語氣卻努力保持平靜:

“還可以,是個比較機靈的小夥子。”

“是嗎?我咋感覺他靈氣特彆足,還挺有科研天賦的。”

華曉清笑著說,“可能是我這些年重心也不在科研上了,和他聊那些的時候,我還真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有種回到以前在老師麵前答辯的感覺呢。”

陳誌恒:“……”

他抬手扶了扶眼鏡。

那種“答辯感”——他今天也體驗到了。

心中說的是:“我他媽也是啊!”

但是他嘴上說的是:

“是嗎?那我倒是還好的。”

......

.....

ps:

第二更哈。

今天會加一更,18點左右有第三更。

學術這條線,後麵能一筆帶過的我就儘量一筆帶過。

商業線已經鋪了好幾條,學術線認真寫的話,太容易越寫越細。

而且涉及到很多專業術語,讀起來也沒意思。

說到底,我的初心還是寫甜甜的戀愛文的。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