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 第213章 雕蟲小技
-
聽完老漢的講述,李定國思慮再三,終於想到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李定國點起兩百軍士,來到臨時安置匠人的營帳,來之前便交待過軍士該如何做。
帶著兩個軍士走進營房,李定國掃視一眼眾人,開口道:“現在,帶你們去洗澡。”
“這是陛下安排的,軍營全員必須每三日洗一次澡,防止你們攜帶惡疾需要清洗一番。”
李定國這理由很是充分,這是陛下要求的任何人不得拒絕,等同於是有聖旨規定的。
匠人們一窩蜂的起身,韃子長時間將他們用鐵鏈拴在一起,讓匠人們習慣了同起同坐。
李定國抬手阻止道:“無需著急,從今往後你們回到大明瞭,排好隊一個個來不著急。”
匠人群中十幾人低著頭,在明軍不易察覺的地方,相互用眼神交換著,其中一人搖搖頭。
這些人以為做得很隱秘,哪知,李定國早將一切都儘收眼底,也未點破依然按計而行。
匠人們排著隊被單獨帶走,每人身後跟著兩個穿甲執刃的明軍,邊走還輕聲安慰著他們。
說這是正常流程,每個初來軍營的人都要洗個澡,不安慰還好越說刺客越憂心了。
此時,正是夏末秋初時節,秋老虎的燥熱讓人頗為難受,排著隊走進一個個營房。
進到營房後,明軍示意他們全都脫衣服,真的匠人毫不猶豫的,脫下那殘破的粗麻爛衫。
但在這個時期,韃子有個十分明顯的特征,那就是上下一體不論貴賤通通剃髮。
早期的韃子整顆腦袋上,需將大部分頭髮都剃光,僅在腦後留銅錢大小的一塊。
小搓頭髮編成辮子後,大小正好穿過銅錢方孔形如鼠尾,這便是金錢鼠尾辮的由來。
這批裝作匠人潛入的刺客,都刻意的戴著頂破帽子,這纔是讓李定國感覺最可疑之處。
你韃子有那麼好心?難道還怕匠人夜間睡覺受涼,特意賞了幾頂破帽子?
既然不是,那必定是為了遮掩某種特征,跟著軍士進到營房的韃子。
定然是不能脫衣帽的一脫準露餡,但營房中除了睡覺用的,麻布草蓆啥也冇有。
就在猶豫快拖延不下去之時,突然!一個韃子瞬間暴起轉身,想要奪過明軍腰中的配刀。
很可惜!這僅是韃子的癡心妄想,早就提前防備著他們了。
身後的兩名明軍一人一腳,將這韃子扮的匠人,給蹬的踉蹌著後退了幾步。
韃子常未來得及穩住身形,明軍抽出配刀欺身而上,一人一刀將其兩條手臂給砍了下來。
頓時,極致的痛苦讓這韃子瞬間慘叫出聲,但很快脖子也被一刀砍開,聲音戛然而止。
第一個的慘叫聲出來後,韃子刺客知道再難隱藏紛紛暴起,還有幾人從褲襠裡掏出短刀。
還真將幾個明軍劃傷,但也僅此而已並未傷及性命,十五個韃子儘數被誅殺!
處理完一切後,李定國才趕去見了孫傳庭,將事情詳實稟報給了孫傳庭。
孫傳庭意外道:“喔~!濟爾哈朗這是被逼急了呀,儘想出此等肮臟手段!”
李定國抱拳施禮道:“總督大人,韃子派來的刺客都已斬殺,那咱們接下來該如何安排?”
孫傳庭揹著手踱著四方步,少頃,他想了條殺人誅心的妙計,對李定國耳語了幾句。
聽得李定國是麵露笑意,不住的點頭道:“好好好~!末將認為甚好!”
這日午後,濟爾哈朗正在聽取手下彙報,一個傳信兵跑來說李定國在城下叫陣!
濟爾哈朗原本還在為,計劃順利實施心情愉悅之時,又被李定國攪擾了美好的心情。
濟爾哈朗怒氣沖沖上到城樓,他倒想看看明狗意欲何為,哪知這一看整個人都不好了。
李定國見正主來了,衝親衛點頭示意其喊話,親衛會意將雙手做喇叭狀。
大喊道:“濟爾哈朗無恥老賊,竟然玩荊軻刺秦那一套,你枉為男人枉為將軍!”
喊完話跑下馬往身後跑去,將一架騾車上的麻布扯下來,頓時露出上麵十五具屍首。
這次特意冇將首級割下來,就是為了留住金錢鼠尾辮,好讓濟爾哈朗自己辨認。
李定國抬起長槍直指濟爾哈朗,喊話道:“洗乾淨脖子等著,這十五人就是你的下場。”
“戰場打不過就玩陰謀詭計,此等雕蟲小技著實拙劣,本將一眼便瞧出他們非我漢人。”
言罷,左手一揮示意將韃子丟下來,親衛解開騾子身上的挽具。
失去了挽具的束縛,後端重量高於車架,板車被壓得翹了起來,一推一拉將屍體丟下車。
轉身之際李定國喊道:“濟爾哈朗下來收屍吧!以後彆玩此種小孩子把戲了,丟臉!”
這話好似刺激到了濟爾哈朗,連日的壓抑讓其徹底爆發,怒吼道:“射箭,給本王射死他。”
叫陣定然不能傻乎乎的,站在弓箭射程這內,李定國臉上掛著,如同看傻子般的笑容。
一陣箭雨落下毛都冇傷到一根,李定國大笑道:“如此肚量真狹隘,還想射死本將。”
“咱們站如此之遠,弓箭射不到不知道嗎?簡直愚不可及。行啦彆送了,兄弟們咱們撤!”
此時,城樓上的濟爾哈朗,臉色陰沉的快滴出水來。
低吼道:“去將屍體收回來!”說完一甩披風,怒氣沖沖的走了!
待明軍走遠後,韃子派人出來將屍體抬了進去,實在被打怕了上次收屍就被突襲了。
歸化城中的王府內,響起了陣陣摔杯砸碗聲,以及濟爾哈朗的憤怒咆哮聲!
無非就是罵些,該死的孫傳庭、該死的李定國,要將明軍斬儘殺絕三日不封刀等等。
瓷器碎片摔的滿地都是,濟爾哈朗冷靜後道:“來人,去探尼堪部到哪了,還需多久到。”
不一會,親衛進來稟報道:“鄭親王殿下,尼堪部距此三百餘裡,隻需兩日便能趕回。”
濟爾哈朗本欲下令讓其急速趕回,但考慮到長途極限行軍,會降低騎兵的戰力遂作罷。
到時打起來明軍可不會,管你是不是疲憊之軍,打的就是你的疲憊之軍。
這種自降戰力的錯,濟爾哈朗定然不會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