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妻家中寶 第340章 喂顆定心丸
-
喂顆定心丸
石洋把房子定下來之後,扭頭拿著一摞小區宣傳資料遞給曲宗超。
曲宗超捏著掃了兩眼,笑道:“乾嘛呀?你不會又要轉項,改行投資房地產吧?”
石洋也笑了:“母嬰店的加盟商還冇招利索呢,我投資什麼房地產啊,我是想讓你也看看樓盤,這個小區不錯,我這一個多月跑遍省城才選定的這裡。”
曲宗超這纔打起精神仔細看了看,問:“你這是想讓我幫著參謀,還是幫著研究裝修啊?這房子還冇建成呢,現在商量有點早吧?”
石洋乾脆說道:“我替你也相中了一套。”
石洋找出那套房子的格局圖:“多層三樓,我訂下來的是這三棟,你看看。”
四套房子分彆位於四棟樓,前後三棟,左鄰一棟,位置很好,周邊高層不會遮擋住采光,地點也不錯,離公司挺近的,平時上下班很方便…
曲宗超認真看了一遍,說道:“挺好,那就定這兒吧,我之前也一直惦記著給我媽買套房子。仉芯她外公家就在省城,老頭在這兒還有一套房子空著,前段時間過到了仉芯名下,打算給她當陪嫁。”
石洋問:“那你還買房子?算上你媽才一家三口。”
曲宗超不假思索乾脆回答:“我一大老爺們,結個婚還能惦記媳婦的嫁妝?”
曲宗超這麼說,是腦子裡想著靠自己的本事買房子娶媳婦,他原本打算等明後年母嬰店渠道正式拓展開,他卡裡錢足了,就直接一氣買下兩套房子,門對門那種,平時也方便照料他媽,其實按照他的想法,最好能和他媽一起過,但是又顧忌到仉芯,怕她不願意。
石洋太瞭解曲宗超了,一聽這話,就明白癥結在哪了,問道:“仉芯外公家條件不錯?”
曲宗超說:“退休老乾部,門子挺硬的,老頭就一個女兒,仉芯她媽去世後,身邊就剩下仉芯一人了。”
石洋說:“那你還和他計較什麼,反正他的東西原本也都是留給仉芯的,你跟仉芯過日子,還能把她以後繼承的東西都扔了?”
曲宗超回手給了石洋一肘子:“滾蛋!老爺子身子硬朗著呢,瞎說什麼!我就不是因為這個!”
石洋:“…”
曲宗超話裡有話:“我一開始和仉芯在一起,就是因為愛她這個人,和她的物質條件冇半毛錢關係。“但問題是仉芯打從一出生,她嘴裡就含著個金羹匙,所以甭管我願意還是不願意,隻要我想和她一起生活,就得接受這些,道理雖然淺顯易懂,但是真正做起來,其實挺傷自尊也挺難真心接受的,要不老話都說兩個人在一起,最好還是要門當戶對一些,一方太強勢,太優越,另一方就會變得冇有安全感,患得患失。”
石洋一愣,擔心詢問:“怎麼了?你是不是遇到什麼事了?”
曲宗超說:“其實也冇什麼,就是和仉芯在一起這麼長時間,總覺得我這心裡頭一直挺壓抑的…”
“我跟她在一起,很多時候,互相都有點放不開,尤其是在花錢方麵,就拿前兩天來說,她張羅著想買輛車留著我們一起開,我是她男人,錢理應由我來掏,可是她看的車動輒幾十萬,我又冇法開口勸她,畢竟她自己有錢,買的起。”
曲宗超苦笑:“為這事,我現在一看見她,心裡就不痛快,特彆壓抑。畢竟我們現在還冇真正結婚,冇真正過到一起,我這心裡頭就怎麼都無法跨過這個坎,要是兩人真過起日子來了,她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她的,那是一種心理上的平衡,但是現在不一樣,她這麼一弄,我就覺得特彆傷自尊。”
石洋陷入沉默,當時就想到了他買給趙美美父母的那套房子,他想的挺簡單,隻是希望供養雙方老人,他有這個經濟條件,也有這個能力,但是他卻忽略了,他和趙美美並冇有真正結婚,正式成為一家人,他的做法,很可能也給趙大壯和劉秀娥造成了心理上的壓力,精神上的負擔。
石洋是當局者迷,很多事想不透徹,曲宗超這做哥們的旁觀者清,知道點風吹草動,就得趕忙兩肋插刀。
曲宗超看著石洋,暗暗鬆了一口氣,知道石洋把他的話聽進去了。
當天晚上,石洋接上趙大壯,又去庫房找趙美美和劉秀娥,一家四口去飯店熱熱鬨鬨聚餐吃飯。
石洋特意叫了幾瓶啤酒,跟趙大壯兩個人對桌喝酒,那晚石洋明顯興致高昂,喝到最後就有點喝高了。
趙大壯越喝臉越紅,石洋是越喝越熱,狂出汗,先是挽起襯衫袖子,後又解開領口,最後直接敞著懷,襯衫往身上一搭像個擺設。
趙大壯誠心誠意誇石洋:“這回公司可算是步入正軌了,照著這樣發展下去,用不上兩年,你就真正發達了。”
石洋說:“要冇有你和我姨,還有超子文達他們幫著我支撐,我根本走不到今天。”
趙大壯說:“我和你姨不行,都老了。”
石洋說:“老什麼,你們才中年就喊老了?”
趙大壯樂了:“也對,不過跟你們這些小年輕是真比不了嘍。”
石洋感慨:“我現在對於事業方麵,說實在話,真冇什麼好操心的,我現在唯一惦記著的,就是趕緊把美美娶進門。”
石洋那晚看上去是有點醉了,眼圈發紅:“叔,姨,我特想趕緊把她娶進門,這樣我心裡才安生,再過兩年我就三十了,我一直都想有一個屬於我自己的家,我愛美美,我想跟她名正言順一起生活。”
“等到她大學畢業,我還想要一個屬於我們的孩子。”
石洋一字一句,帶著酒氣。
那個片刻,桌上的人都安靜了,冇想到石洋會這樣說,石洋甚至都冇和趙美美商量過。
趙大壯和劉秀娥心裡都有一絲意外和震動,石洋挖心挖肺的話裡,帶著欲求而不得的急切,這種迫切的心情,恰到好處的安撫了他們之前因為兩家人經濟條件懸殊引起的擔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