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當晚,被陰濕前夫強取豪奪 第135章
裴令均挑亮了燈燭,湊過去仔細看個清楚。
昨日是臘八節,文姝做了一鍋羊肉湯來,給幾個暗衛分食了
裴令均眼神暗了暗,心裡有些酸,他都沒喝過她做的羊肉湯呢。
昨日文姝問起他是否還在暨京,何時能回去,本想親自寫信來,又怕叨擾
裴令均眼神忽然多了幾分笑意,不叨擾的,他巴不得她日日給自己寫信呢。
崔培就看著他們老大一會喜一會悲,心道,便是他們心性堅韌的老大亦不能免俗,果真是應了那句老話,英雄難過美人關呐!
裴令均反反複複看了好幾遍,直到將近能背下來刻進心裡,才把信紙妥善的擱在錦盒之中。
手邊的錦盒內,同樣的書信已經疊了半盒子了。
崔培一如既往的看著裴令均擱完信,又道:“老大,太後一連病了數日,那些在金鑾台上想要死諫的文官跪了三天三夜,字字句句都是孝道陛下這幾日都藉口稱病不去上朝了”
大盛重孝道。
一個‘孝’字能壓死人。
陛下執意要殺蔡回,想徹底把蔡氏族人從朝廷之上連根拔出來。
太後因他這個侄子,一時‘急火攻心’病下也在常理之中。
金鑾台前文人死諫,給皇帝扣了一頂‘不孝’的帽子,任天底下的人評說皇帝的不孝之心。
也難怪陛下稱病不去上朝。
裴令均眸色深深,驚濤波瀾之上又壓著層層的平靜,似是不容自己有半分的疏漏與過失。
他捏著眉骨,問:“陛下呢?”
崔培小心覷了眼裴令均的神色,小心道:“老大,我看陛下口風也鬆了,若不然,怎得不壓下鬨事的文官?”
原本太後都打算棄了蔡回了,誰料裴令均離開的這些時日,那些受過蔡氏恩惠的門生又糾集在一起,聯合朝中的官吏,不由分說的力保蔡回!
再加上太後這麼一病,大理寺壓力不小,整個朝堂風雨洶湧。
陛下雖閉門不出,可也聽得到天下人的評判。
一個帝王,最在乎的無非就是功與名。
如若殺了蔡回會讓他落在一個‘不孝’的罪名,在史官的筆下記了一筆,尤為不堪。
裴令均深吸一口氣,凝視著桌上幾乎靜止不動的燭火。
這燭火看似八風不動,實則在默默燃燒自己的生命。
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侯府的仇他得報!父親和兄長的血仇他也得報!
蔡回他必須死!
所有的證據都在皇帝的案頭,裴令均左右不了皇帝的意思,次日一早便進宮麵聖。
陛下的意思很簡單,蔡回已經失勢,大權旁落也是遲早的事,殺了蔡回,他落下一個‘不孝’的名頭,可若是留下蔡回,他不僅收了蔡氏的權,也落得了好名聲。
一句兩得的事誰不想做呢?
裴令均從宮門出來,空冷寂靜的雪道上,太監宣旨的聲音格外刺耳。
“——念前太師蔡回,兩朝元老,功過皆有,朕不欲寒臣子之心,著令抄沒蔡府家財,遣其返鄉,永不啟用,一乾涉事之人轉運司使阮明遠、樞密院都蔡澤、西北三路帥司安大山處死罪,即刻問斬!其餘涉事之官吏,交由大理寺定罪論處!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