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大力農女,鹹魚躺贏爽翻天 第382章 聖旨
“胖丫,侯爺真要把紅薯帶進京城獻給皇上?”
“真的娘,他親口說的,你說人家有必要騙咱們嗎?”
“不會,侯爺定不會騙我們村裡人。”
簡老頭也激動的不行,他們家胖丫出息大了!
“爹孃,這事你們知道就好,出去不能說,還沒影呢。”
“我們懂,紅薯的事隻有我們三人知道。放心,爹孃知道分寸,知道這東西對你多重要。”
“嗯,那我回去睡了。”說著接過簡勤。
“趕緊休息去吧,明天彆起太早。”
簡寧家裡距離縣城挺遠,加上天黑不好又趕路,到縣城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
縣令在馬車裡打呼嚕,侯爺蹙眉忍耐不住,把人趕到了後麵和紅薯同坐。
他當初到底咋看上他的,怎麼感覺自己找了頭豬?
車廂安靜後他閉眼假寐。
到了縣城沐浴更衣後直接躺下,睡前還在想著何時回京。
“侯爺!”
一大早,養足精神的縣令笑嗬嗬的前去請安。
“準備一些騾車,我打算下午回京,帶上所有紅薯。”
“下午就走?侯爺之前剛從邊關趕過來,都還沒休息過,何不休息幾天再走?”
“不了,時間趕,早點進京獻給陛下,早點種下,百姓也能早日推廣。”
“侯爺大義,一心為國為民,乃我等……”
“趕緊去準備騾車,彆耽誤我啟程時辰。”
“下官立刻去立刻去!”
侯爺性子急,他一刻不敢耽擱,怕自己被怪罪。
紅薯差不多裝了四輛騾車,“全上車了嗎?”
“全在了,侯爺,一官準備好了飯菜,您用後再啟程吧。馬車上放了軟墊被子,侯爺坐累了可以躺下休息休息。”
“你倒是個懂享受的。”
“嘿嘿。”縣令傻笑,人活著已經很累,若還不處處讓自己舒坦,乾脆去死好了?
處理公務不偷懶就行,想法子讓自己舒坦點怎麼了?
侯爺的活法恕他不敢苟同,太克己,太難為自己了。
他哪裡像個侯爺,騾車的輪子都沒他滾的快。
飯後,侯爺踏上去京城的路途,縣令大大鬆了口氣,還是沒上峰在的日子舒坦。
“回去,今日本官休沐半天,叫小玉小翠進來,好好給本官鬆散鬆散身子。”
侯爺離開的第二天,皇上的聖旨終於到了。
縣令無語,走了一個又來一個,好生安置好傳聖旨的太監,他又派人去簡氏家裡通知。
接聖旨得準備香案,他們也要沐浴更衣,總之要很莊重很神聖的接皇帝的聖旨。
簡寧聽到有聖旨便知道應該是暖房的事兒皇上有賞賜,也不知道賞了什麼!
以前看書總說皇帝很摳門,喜歡賞賜彆人一些虛無的空名,希望這裡的皇帝也一樣,她就喜歡沒用虛無的。
“胖丫,皇帝為啥給咱下聖旨?紅薯不可能呀,侯爺剛搬走飛也飛不到呀。”
不,飛還真就飛到了。
“暖房,爹孃還記得嗎?”
“暖房皇帝知道是你的功勞?”
“侯爺大氣,一點不貪功,應該跟陛下說明瞭。爹孃,閨女能保你們一世榮華,明日接了聖旨,應該再無人敢打我們主意了。”
“全靠你,爹孃這輩子最大福氣便是生了你。”
“以後會有更大的福氣等著你們,一定要養好身子,好好陪著我慢慢走。”
“欸,爹孃一定陪著你,胖丫,明日要接聖旨,我們趁現在多學學跪拜。”
“好,明日孩子就彆出來了,左右也不會跪。”
“行!”
老倆口心潮澎湃,皇帝的聖旨,這輩子竟然還有機會接到皇帝的聖旨!對了,明天還有公公,京城來的公公。
出息了,他們家胖丫出息了!他們也跟著漲見識,明日一定要好好表現,切不可如見侯爺般緊張,上不得台麵。
那日之後兩人商量過,以後再也不能有事躲後頭,事事由胖丫操心。
他們就是再緊張,也必須撐過去。
先是縣令,然後侯爺,現在是公公,以後他們說不定還會見其他大人物,得跟上閨女腳步纔是。
等接完聖旨,他們打算跟夫子學念書識字,左右外孫現在用不著,他們先用著。
不能繼續日日麻將,玩物喪誌。
簡寧不知道自己爹孃已經打算的那麼深遠,交代管家按縣令說的準備。明日門口看門的也要交代,人到了立刻通知。
第二日,縣令帶著公公上了馬車,一路跟隨的侍衛隨後,百姓讓路不敢動,交頭接耳,不知道到底發生了啥大事?更不知道來了什麼大人物,總之縣令都要恭敬對待的絕不是小人物。
買好東西匆匆回家,有些熱鬨不是他們能看的。
人到了簡家大院,簡寧和爹孃已經在門口恭候。
公公下了馬車,左右打量一番,侯爺說的沒錯,此農婦確實貧窮。
難為她在此環境下還能心係百姓,不容易。公公出身貧寒,自然更瞭解小百姓的苦難。
“都準備好了嗎?”
“稟公公,準備好了。”
將人帶到準備好的香案前,公公拿出明黃聖旨,所有人整齊下跪。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簡氏之女簡寧,聰慧過人,心係民生,所獻暖房之法,利國利民,功在社稷。朕心甚慰,賜‘忠義之家’匾額,以資嘉獎。另賜黃金一百兩,白銀三百兩錦緞十匹,免稅十年,以彰其功。”
“民婦謝皇上恩典,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簡寧接過聖旨,心下大定。“忠義之家”四個字足夠她受用一輩子。
謝謝皇帝,謝謝侯爺!
簡老頭和簡老太也激動得直哆嗦,跟著磕頭謝恩。
公公滿意地點點頭,將聖旨遞給簡寧,又讓人抬上賞賜的黃金、錦緞和匾額。
縣令在一旁笑得合不攏嘴,這可是他治下的百姓得了皇恩,回頭他的政績上也能記一筆!
“公公一路辛苦,不如進屋喝杯茶?”簡寧恭敬道。
公公擺擺手,“不了,咱家還得回京複命,就不多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