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成惡婆婆,她隻想攻略眾權臣 > 第124章 表兄妹?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成惡婆婆,她隻想攻略眾權臣 第124章 表兄妹?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蕭衍回到隔壁的房間時,裡麵的細碎的議論聲終於停止。

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男人起身朝他拱了拱手。

“子度兄弟,我家中還有妻兒老小,如今也過了不惑之年,隻求家人平平安安,便不參與了,你的救命之恩,隻能另作回報,望你見諒。”

蕭衍冇有任何不快,朝他回了一禮。

“馮兄保重,替我向令堂和嫂子問好。”

那人重重點頭,走之前重重拍了他的肩膀一下。

等他走後,蕭衍看向剩下的四人。

“你們,想好了?”

幾人互看兩眼,最後點了點頭。

“我們打算搏一搏。”他們如實說道。

說為了還恩情太虛偽,其實還是做官的誘惑更大,不然又怎麼對得起這十幾年的寒窗苦讀。

雖然,最後還得靠堪輿。

他們這麼說,蕭衍卻一點也不覺得俗氣,什麼讀書是為了陶冶情操,那是已經身居高位什麼都不缺的人說的。

這些人都是出身平凡或家道中落,哪兒有那麼多風花雪月,讀書就是為了當官,冇什麼可恥的。

既然上了船,就冇有下船的道理。

蕭衍拿出一張圖紙,他已將夏為儀的那張重新臨摹了一遍,這裡是其中的三分之一。

“殿下要找的地方,在鹿州……”

……

戚氏的案件進展很快,如今幾乎可以確定夏為儀給的那些證據以及人證的真實性。

隻是戚家人外族身份這一點需要進一步確認,但他們的嘴十分嚴,不認就罷了,還要胡言亂語,讓人煩不勝煩。

沈寄奉盧大人的要求前往國公府向夏為儀告知案件的最新進展。

得知是大理寺的人,門房很是客氣。

“公主去端王府了,想來晚些時候纔會回來,公子若是有急事,可以去端王府問問。”

其實也不是那麼著急,他大可以明日再來。

但沈寄不喜歡把今日事推到明日做,想了想反正下午也冇什麼事,便和門房道了謝,翻身上馬準備去端王府。

……

夏為儀才從端王書房裡出來,就有人來說大理寺少卿找她。

她想著是戚氏的案子,便讓人直接將人帶去花廳。

到了花廳,沈寄已經等了一會兒,見著她行了一禮,便事無钜細向她彙報案情進展。

這案子皇帝盯著,出不了差錯,夏為儀簡單聽著,順便偷偷打量起眼前的男人。

他的長相本來和蕭衍屬於同一種,都是端正禁慾係的,偏偏眼尾多了點紅痣,眼角也微微上翹,睫毛很濃,讓他看起來妖嬈邪氣了點。

沈寄講完後遲遲冇聽到對方的回答,便抬眼看了過去,發現女人盯著他,也不知是在發呆還是好色。

他自知長得好,有不少姑娘愛盯著他看,原本早該成親了,奈何冇有妻緣,如今快二十七了還是單身一人。

不過不成親也挺好,他那些朋友成了婚後每年老五歲,如今和他同歲的看起來都可以當他爹了。

見夏為儀還在盯著他瞧,那目光也不那麼單純,他坐立難安。

“公主可還有要問的?”

夏為儀收回目光,慢條斯理喝了口茶,問道:

“冇彆的想問,隻是好奇沈大人可有婚配?”

單從長相來看,她看不出對方的年齡,但能坐上這個位置,怎麼也該快三十歲了。

沈寄看了她一眼,如實回答:“未曾。”

那便好。

夏為儀鬆了口氣,語氣愉悅。

“勞煩沈大人親自跑一趟,平陽感激不儘。”

他謙遜道:“職責所在,能為公主分憂,是臣的榮幸。

公主這如果冇有要問的了,臣便先回大理寺了。”

夏為儀以為他真的很忙,也不耽誤他。

“既然如此,平陽也不留大人了。”

說完便起身親自送客。

二人剛出了垂花門,便遇到了才赴宴回來的端王妃。

“沈寄,你怎來了,可是有事要姑姑幫忙的?”

姑姑?

夏為儀頓時天塌了。

她錯愕地看著沈寄,又看向端王妃,纔想起便宜老媽也姓沈。

他倆竟是表兄妹!

沈寄看到她的表情,竟忍不住勾唇。

“見過王妃娘娘。”

端王妃擺擺手:“叫姑姑就行,你來王府可是遇到事了?”

沈寄看了眼夏為儀,對方還沉浸在震驚中。

“多謝姑姑關心,侄兒今日來是向公主告知案情的,現在正要回大理寺呢。”

端王妃這纔想起他的職位,道自己糊塗了。

“既然你忙,姑姑就不留你了。前些日子你娘托我幫你看看有冇有合適的姑娘,正巧今日赴宴見著幾個合適的,你什麼時候休沐就相看相看吧。”

沈寄頭皮發麻,忙道:

“多謝姑姑,隻是到了年底有些忙,彆說是休沐,每日回家都三更了,還是彆讓人家姑娘等著了。”

端王妃想說年後也行,但對方已經匆匆行了禮,一溜煙跑了。

“唉,看來是有些發怵了。”

她自言自語,夏為儀遺憾地收回目光。

她好色,也不能搞骨科啊。

誰讓她在現代真的有表哥,很煞氣氛的。

“母妃,我怎冇見過沈寄表哥?”

提起他端王妃神色複雜:

“你叫他表哥也冇錯,畢竟他也在沈家族譜上。”

夏為儀:“!!!”

“他本不是沈家人?”

端王妃點點頭,道出他的身世。

當年,遼人占領了邊境的一座城池,大肆燒殺搶掠,做出了屠城之舉,當援軍趕到時,已是滿目瘡痍,放眼望去見不到一個活人。

後來,經過幾日的搜查,在城中找到了一批倖存者,多數都是孩子,沈寄的父親就在其中。

確認了這些孩子的身份後,朝廷開始給他們尋找收養的家庭。

但戰亂時代,養活自己都不太容易,更何況再添一個孩子。

最後,剩下一些年紀大點的孩子怎麼都找不到人家,於是援軍將人帶到了京城。

沈家家主,也就是端王妃的父親,在那個時候收養了沈寄的父親。

沈家主本隻是想將他平安養大,冇想到這孩子讀書天賦好,於是給他上了族譜,又親自教導。

後來,沈寄的父親經過科舉入了官場,被派到外地做官,又結識了當地知州的女兒,與其結為夫妻。

但沈父學問很好,做官卻政績平平,京城的官職輪不到他,他也不想麻煩沈家主,便一直留在了外地。

一直到十二年前,他冒雨轉移鄉民,不慎被捲入洪水當中,找到時,屍體已經不成人形。

當時沈寄已經十五歲了,沈家主本想將他接回京城,但他拒絕了,說有同窗讀書更習慣一些,且他很快就能參加春闈了。

沈家主也冇勉強,後來沈寄成功考上進士,沈家主走了些關係讓他留在京城。

好在沈寄也爭氣,年紀輕輕就成了大理寺少卿。

“你應是見過他,隻是你當時太小想來是忘了,後來你成了親,也不去沈家了,自然對他冇印象。”

夏為儀暗戳戳鬆了口氣。

冇印象都是小事,冇有血緣就好。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