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廢後?醫妃她拽開了 第180章 證據鏈缺關鍵環,深宮夜宴藏殺機
老太監的供詞雖如驚雷炸響,揭露了太妃那足以顛覆朝綱的驚天陰謀,然而,要徹底扳倒一位在深宮中經營數十載、樹大根深,且罪行涉及前朝餘孽與謀逆大罪的太妃,僅憑一個內侍(尤其是已被定為叛黨同夥)的一麵之詞,以及諸多尚需印證的推測,是遠遠不夠的。
朝堂非是沙場,講究的是鐵證如山,尤其是在麵對如此位高權重的目標時,更需要能夠置於陽光之下、經得起任何推敲的物證,或是身份足夠分量的核心人證。
蕭執壓下心頭翻湧的殺意,展現出驚人的冷靜與縝密。
他接連下達數道命令:調動所有能動用的暗探,不惜一切代價,秘密搜查太妃在宮內(其寢殿、佛堂、乃至任何可能藏匿物品的角落)以及宮外(其孃家舊宅、可能暗中操控的產業、彆院)的所有關聯之處,目標直指任何可能與前朝皇室相關的信物、印璽、密信檔案,或是與北戎往來勾結的文書、信物等鐵證。
同時,一張無形的監控大網悄然撒向所有可能與太妃存在牽連的宗室成員、朝中官員府邸,監視其異常動向,排查其與永壽宮之間的隱秘聯係。
然而,太妃顯然非是易與之輩,其心思之縝密、行事之謹慎,遠超常人。
數日過去,回報的訊息大多令人失望。
明麵上所有能查到的線索,似乎都被一隻無形的手提前清理得乾乾淨淨,如同水過無痕。
而那些暗中的聯係與交易,則隱藏得極深,如同潛伏在深海之下的暗礁,難以捕捉痕跡。調查一時陷入了膠著,彷彿一拳打在了厚重的棉花上,令人憋悶,卻又無可奈何。
就在蕭執於書房中負手而立,對著窗外沉沉的夜色苦思破局良策,眉宇間凝結著化不開的陰鬱與焦躁之時,一名心腹暗衛悄無聲息地呈上了一封來自宮中的、以明黃綬帶封緘的請柬。
“王爺,宮中急遞。三日後,太後娘娘將於宮中設‘家宴’,言及一則為王爺您漠北凱旋(雖朝廷尚未正式公告,但蕭執率精銳回京的訊息已不脛而走)接風洗塵,二則……是為受驚的聖平王妃與小世子壓驚祈福,特諭王爺攜眷出席。”
這宴請,理由冠冕堂皇,充滿了皇室對肱骨重臣的撫慰、關懷與對血脈親情的重視,看似合情合理,無可指責。
然而,蕭執指尖觸及那冰涼絲滑的綬帶,目光掃過請柬上端莊卻透著一絲刻板的字跡,眼神瞬間便冷冽如數九寒冰,周身的氣息都為之凝固。
太後與太妃之間那點麵和心不和、暗中較勁的齟齬,他並非不知。
在此等敏感時刻,由太後主動發起這場宴請,太妃必定會列席其中。這所謂的“家宴”,其下湧動的暗流,無異於一場精心佈置的鴻門宴!
太妃此舉,意欲何為?
是想藉此機會,在皇室宗親、乃至帝後麵前,於眾目睽睽之下,試探他蕭執掌握了多少證據,虛實如何?
還是打算在宴席之上,利用主場之便,再次發難,構陷於他,或是尋找機會對依舊虛弱的蘇晚和念安下手?
亦或是……這毒婦眼見事態可能敗露,已狗急跳牆,準備鋌而走險,在這宮廷夜宴之上,行那破釜沉舟之舉?
蘇晚重傷昏迷,氣息奄奄,至今未醒;
念安命懸一線,全靠靈藥與陣法吊著一口元氣。
他身為人夫,身為人父,豈能再帶著他們去踏那龍潭虎穴,冒那萬死之險?
但,若斷然拒席,便是公然忤逆太後懿旨,給了太妃及其黨羽攻訐他居功自傲、目無尊上、心懷叵測的絕佳藉口!
屆時,他不僅在道義上陷入被動,更可能打草驚蛇,讓太妃有了更充分的準備時間,甚至可能藉此反撲。
蕭執修長的手指摩挲著請柬邊緣,眼中寒芒如星火閃爍,繼而燃成一片冰冷的決意。
這場宴,是危機四伏的陷阱,或許……
也是引蛇出洞、揪出那狐狸隱藏至深的尾巴,甚至逼其現出原形的唯一契機!
他必須去!
不僅要隻身前往,更要準備好萬全之策,調動所有能調動的力量,佈下天羅地網。
此行,不僅要確保自身安危,更要藉此千載難逢之機,在眾目睽睽之下,將那個潛伏至深、禍亂宮闈、意圖傾覆江山的毒婦,徹底逼至絕境,撕下其所有偽裝!
皇宮夜宴,華燈初上之時,一張無形的羅網似乎正在緩緩張開。
而蕭執,手握請柬,目光穿透窗欞,望向那重重宮闕的方向,他已決心做那個執網的獵人,靜待毒蛇出動。
然而,在那深不可測的宮牆之內,誰纔是真正的獵人,誰又將淪為網中之物?
一切的懸念,唯有留待那場註定不會平靜的宮宴之上,方能最終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