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廢後?醫妃她拽開了 第66章 金蟬脫殼,素手奠新基
京城外,亂葬崗。
夜色如墨,淒風苦雨。
一具薄棺被草草掩埋,墓碑上刻著“蘇氏晚兒之墓”,落款是“未亡人王爺”。
這是攝政王能為那個“死去”的王妃,做的最後一點體麵。
而在距離京城百裡之外的一條偏僻小道上,一輛不起眼的青布馬車,正冒雨疾馳。
車內,沈清看著麵色蒼白如紙、氣息微弱的蘇晚,心急如焚。
“姑娘,再堅持一下!很快就到安全的地方了!”
沈清不停地給她喂著參片和溫水。
蘇晚緩緩睜開眼,眼神依舊空洞,但深處卻燃著一絲微弱的、名為“求生”的火苗。
假死脫身,是她在極度絕望中,唯一能想到的、既能解脫王爺,又能給自己一條生路的辦法。
那日她決絕求死,一半是真心的悲痛欲絕,另一半,則是演給所有人看的一場戲。
她利用自己對藥物的精通,配製了一種能讓人陷入龜息假死狀態的奇藥“幽冥散”。
服藥後,心跳呼吸幾乎停止,脈象全無,與死人無異。
她算準了王爺在巨大悲痛下,不會允許太醫過多驗看她的“遺體”,也算準了皇室為了臉麵,會儘快將“病故”的王妃下葬。
而沈清和少數幾個絕對忠心的影衛,早已安排好了一切:偷梁換柱,從亂葬崗將她“挖”出,連夜遠遁。
計劃成功了。
但她付出的代價,是幾乎油儘燈枯的身體和一顆千瘡百孔的心。
念安的死,是真實的、無法挽回的痛。
離開王爺,亦是割心剜肉般的抉擇。
“孩子...我的孩子...”她在昏迷中喃喃,淚水混著雨水滑落。
沈清紅著眼眶安慰:“姑娘,您腹中還有一個小生命啊!為了他,您一定要撐下去!”
腹中的孩子...這是支撐蘇晚活下去的唯一信念。
儘管她感覺這個孩子的生機似乎也很微弱,但她絕不能放棄。
馬車日夜兼程,避開官道,專走小路。
目標是她早已選好的地方——位於兩國交界、三不管地帶的偏遠小鎮“清水鎮”。
那裡山高皇帝遠,民風淳樸,適合隱居。
一路上,他們聽到的訊息令人心驚。
攝政王王爺以鐵血手腕穩定了朝局,迅速與北戎達成了臨時協議(並非割地,而是以大量財帛換取暫時和平),並全力清剿端王餘黨。
但傳聞攝政王性情大變,變得冷酷寡言,手段狠厲。而“睿王妃蘇晚病故”的訊息,已傳遍天下,令人唏噓。
每聽到一次“病故”二字,蘇晚的心就抽痛一次。
她想象著王爺的悲痛,卻又強迫自己硬起心腸。
長痛不如短痛,這是對彼此最好的結局。
曆經半月顛簸,他們終於抵達了清水鎮。
這裡果然如傳聞般寧靜,群山環繞,溪水潺潺。
沈清用提前準備好的假身份(寡婦沈氏攜弟定居),租下了一處帶著小院的僻靜宅子。
蘇晚化名“蘇素問”,取“返璞歸真,素心問醫”之意。
新生活開始了,但起步維艱。蘇晚身體極度虛弱,孕相不穩,需要長期靜養。
帶來的錢財雖不少,但坐吃山空絕非長久之計。
更重要的是,她需要一個新的精神寄托,來對抗無時無刻不在啃噬內心的悲痛和思念。
她讓沈清在鎮口開了間小小的醫館,名“素問堂”。
起初,鎮上居民對這個突然出現的、麵色蒼白、還懷著身孕的年輕“寡婦”大夫並不信任。
蘇晚也不急,隻默默行醫。
她醫術高超,尤其擅長婦科和兒科,用藥精準,價格公道,對貧苦者甚至分文不取。
漸漸地,治好了幾個疑難雜症後,“素問堂”的女神醫名聲傳開了。
她不再使用任何超越時代的醫療手段,隻是將傳統醫術發揮到極致,並結合當地草藥,配製出許多療效奇特的藥膏和丸散。
她待人溫和,耐心傾聽病患的疾苦,彷彿要將自己對念安未能付出的母愛,傾注到這些陌生的孩子身上。
看著一個個孩子康複後天真爛漫的笑容,蘇晚冰封的心,似乎有了一絲絲的暖意。
她腹中的胎兒,也彷彿感受到了母親求生意誌的增強,胎動逐漸變得有力起來。
這日,蘇晚正在後院晾曬藥材,鎮長匆匆跑來,麵色焦急:
“蘇大夫!不好了!鎮上好幾個孩子突然上吐下瀉,發高燒,像是...像是疫症!”
蘇晚心中一凜。
疫症?
在這種缺醫少藥的小地方,一旦蔓延,後果不堪設想!
她立刻拿起藥箱:“帶我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