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扶弟魔公主?我靠養麵首躺贏了 101
實封食邑
三日後的大朝會,朝堂上氣氛還是不錯的!
持續多日的蟲患危機解除,京城恢複安寧,讓文武百官的臉上大都帶著輕鬆之色。
永和帝端坐龍椅之上,雖略顯疲憊,但眉宇間透著欣慰。
待日常朝議結束後,他清了清嗓子,整個大殿頓時安靜下來。
“眾卿皆知,前日京城遭逢大難,南疆妖人作亂,毒蟲肆虐,險些釀成大禍。”永和帝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幸得昭陽公主明察秋毫,先是破獲宮中蠱毒一案,後又率眾抵禦蟲患,保我京城安寧。”
百官紛紛點頭稱是,不少人的目光投向站在武將行列前的蕭屹和文官佇列中的謝珩。
這二位在危機中的表現也是有目共睹,但今日的主角顯然是那位未在場的公主。
“朕思慮再三,決定重賞昭陽公主。”永和帝的聲音提高了幾分,“王德全,宣旨!”
“奴才遵旨。”
禦前大總管王德全上前一步,開啟早已擬好的聖旨,尖細的嗓音響起: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之皇女昭陽公主齊錦初,秉性端凝,聰慧過人......”
“賜京郊皇莊一座,東海明珠一斛,雲錦百匹......”
長長的賞賜清單讓百官咋舌,但這還隻是開胃菜。
待王德全唸完賞賜,永和帝目光掃過群臣,開口道:“昭陽於危難之際,挺身而出,排程有方,朕決定破例賜予昭陽公主實封食邑!”
“將東州的雲夢縣賜予昭陽公主作為封地,食邑千戶!”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
本朝慣例,公主雖有封號,但多是虛封。
實封食邑在大齊極為罕見,通常隻有立下不世功勳的皇子或宗室親王才能獲得。
更不用說雲夢縣是富庶之地,稅收豐厚!
“陛下!”一位老臣出列諫言,“公主雖立大功,但實封食邑恐違祖製,且雲夢縣乃東州重鎮,是否再斟酌......”
“愛卿多慮了。”永和帝擺手打斷,“昭陽公主此次功在社稷,救萬民於水火,實封食邑理所應當。”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謝珩:“謝卿,你認為呢?”
謝珩出列,躬身道:“臣以為陛下聖明。昭陽公主智勇雙全,此次化解危機,實封食邑並不為過。且公主善於經營,雲夢縣在公主治下定能更加繁榮。”
這話說得滴水不漏,既支援了皇帝的決策,又暗指公主不會白拿封地,而是會好好經營。
邊關將士得了昭陽公主不少資助,兵部尚書萬春生也義不容辭地出列道:“臣附議。公主殿下臨危不亂,指揮若定,實封食邑當之無愧。”
有當朝丞相和兵部尚書同時表態,反對的聲音頓時小了許多。
永和帝滿意地點頭:“既然如此,即刻擬旨,將雲夢縣賜予昭陽公主為封地,一應賦稅歸公主所有,可自行任命縣內官吏,隻需向朝廷報備即可。”
這道旨意意味著齊錦初不僅有了穩定的財政收入來源,更獲得了一塊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想法經營的“試驗田”。
訊息傳到昭陽宮時,齊錦初正一邊小口啜飲著翡翠特意泡的,加了蜂蜜的牛乳茶,一邊聽著夜梟的彙報。
冬日的陽光透過精雕的窗欞,灑在昭陽宮偏殿光滑的金磚地麵上,也映亮了齊錦初眼下的兩圈淡青。
饒是自詡精力旺盛的現代高階牛馬,接連幾日幾乎不眠不休,也著實累得不輕。
之前她在禦書房裡說的都是對外的國事,這會兒自己人說的纔是內幕!
雲舒身為齊錦初所有產業的大總結,安排善後一應事宜,簡直分身乏術。
墨白緩過一陣,就馬不停蹄地開始配置各種解毒藥劑,驅蟲粉,隻差住在藥室裡了!
蘇宴有潔癖,毒蟲還沒靠近,他早早就命人嚴防死守,堅決不讓一隻毒蟲鑽進“蜜初坊”,但是人多手雜的,不免弄亂了一些陳設和器皿。
危機一解除,他立馬帶著“蜜初坊”所有人,上上下下消毒,搞衛生,力求恢複原樣!
“聽風樓”裡有掌櫃林喜在,不需要夜梟操太多心。
把“聽風”的暗哨派往城中各處,夜梟就帶著整理好的資料進宮了。
“……城東和城南的毒蟲已基本清理完畢,蕭將軍派了兵士協助京兆尹府的差役,在全城各處撒上了墨白配製的驅蟲粉,確保沒有漏網之魚。
太醫院那邊,也分派了不少太醫下去,跟城中各個藥鋪的大夫一起義診。重傷的用了墨白的解毒劑後,均已脫離危險,現下主要是些被叮咬,燒傷,或驚嚇過度需要安神的百姓。”
夜梟的娃娃臉也有幾分憔悴,語速比平日都快了幾分,顯見這幾日也是連軸轉。
“咱們的鋪子呢?”齊錦初更關心這個,這可都是她的錢罐子。
“雲舒安排得當,加上蘇宴坐鎮,‘蜜初坊’和‘花想容’的臨時救助點昨日午後已陸續撤除,現在已經正常營業。”
“所有鋪子分發出去的驅蟲藥包和簡單療傷藥材,成本均已登記造冊。”
夜梟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百姓對主子……感激涕零,今日幾家鋪子門前,都有人自傳送來瓜果雞蛋,雖不值什麼,但頗具心意。”
齊錦初杏仁眼裡閃過一絲暖意。
她做這些,初衷更多是為了保護自己在意的親人和產業,但能得到百姓的真心感激,這種正向反饋讓她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努力,似乎更有意義了!
“告訴雲舒,心意收下,東西折成銀錢,以朝廷的名義,補貼給那些受傷較重,家境困難的百姓。”齊錦初吩咐道,“非常時期,咱們不圖這點虛名,也不差這點東西,儘量讓百姓安生過日子。”
“是。”夜梟身為天榜殺手,並沒有太多救死扶傷的想法,但是主子都說了,他也就躬身應下。
這時,孔良策一臉喜氣地進來,高聲稟報:“殿下,大喜啊,王總管前來宣旨。”
齊錦初精神一振,知道重頭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