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穿成後孃,科研大佬帶崽開荒了 > 第513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成後孃,科研大佬帶崽開荒了 第513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這個青磚若是這麼燒製,的確是有保溫抗寒的作用,在這沙漠地區非常適合。一個匠人越看越是興奮。

第323章種植經濟作物的好處

青磚建房都是純人工,很難機械化,所以整體的速度很慢。

秦月對此著實不擅長,既然有數個匠人在此,便全權交給他們,隻在一些結構和外型上提建議。

這裡種植農作物和華夏一樣,冇有用肥的習慣,所以產量非常低。

華夏村開始之所以有那麼高的產量,便是因為秦月用了肥料,這肥料不是堆肥出來的那種,而是她空間中的水和土。

現在要搞大麵積種植,秦月打算用一些現在能用的肥料,比如將堆肥的方法教給這裡的人,比如旱廁。

這些都是比較簡單的,也是秦月在華夏國後來所做之事,華夏國的糧食總產量,現在已經追上五大國,那也是因為他們幅員遼闊。

論每畝產量,冇人比得上華夏,超級大國也不例外。

對於這一點,陸修遠從不對外宣稱,包括大棚技術,他們遭人窺伺的東西已經太多了。

秦娘子,應當主要以糧食種植為主,棉花那種東西恐會虧損。

周策非常不讚同秦月的決定。

糧食能夠用來吃,用來賣,用來抵稅,棉花呢

棉花不能用來繳納賦稅,吃也不能吃,對外出售更是冇有市場。

以棉花為主要種植的作物,浪費土地,浪費人工,更是浪費功夫。

陸雲景坐在秦月一側,安靜地喝著茶,他的想法同周策一樣,若是他做決定,應當會以糧食作物為主。

隻是他知道,秦月從來不會任意妄為,既然這麼決定,就一定有她的道理。

秦月自然知道這個世道糧食纔是王道,棉花這種經濟作物是冇有市場的。

但是冇有市場不代表不能開拓市場。

現在禦寒之物多以皮衣毛氅和絲綿為主,絲綿並非棉花,而是用蠶絲製成的棉絮。

這片大陸植桑養蠶盛行,且規模大,用蠶絲編繩、織布是常態。

但這都指的是富貴人家,使用絲綿到底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平民百姓禦寒隻能依靠麻、葛等植物纖維織出的布。

這種麻布粗劣笨重,而且保暖效能很差,可即便如此,依然有些人穿不上。

大陸是有棉花這種經濟作物的,隻是市場冇有開發出來,主要的原因還是勞動力低下。

男耕女織,大部分都是女子織布紡衣,且都是利用不多的閒暇時間,因此紡織多以家庭生產為主,這便造成人工成本極高,產量極低。

而且棉花的種植需要條件,同樣的條件,農民更願意種植可以吃和可以抵稅的糧食。

他們的想法是冇錯的,秦月若是生活在這個時代,可能也會做此決定,但她不是。

棉花作為紡織的原材料,一旦應用起來,會迅速取代絲棉和麻葛等。

這種事情詳細解釋起來非常麻煩,秦月隻能說明一下棉花為原材料的紡織品和絲棉為原材料的紡織品不同,在同麻葛比較一番,讓他們知道棉花的市場是非常大的。

她這麼一說陸雲景就明白了,但是周策不懂這些,他隻是個大字不識的武將,他隻知道這個世道能填飽肚子纔是王道。

秦月不能說他是錯的,但時代要發展,任何事物都要更迭,他們若是想要做出改變,在這片大陸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突破目前的桎梏。

陸雲景明白之後,對秦月的前瞻性頗為震驚。

儘管知道她本事不小,卻依然屢屢讓他意外。

秦月不知情,否則就要告訴他,這是無數先輩一步步摸索出來的,並非她有多麼遠的目光。

這裡的條件非常適合種植棉花,有她的‘空間作弊器’,產量會達到一個驚人的地步。

那個時候經濟作物不能抵稅的情況將會有所改變。

不過為了安撫人心,秦月還是將棉花種植地縮減三分之一用來種植糧食瓜果。

沙匪們全部投入農耕當中,反抗軍自然也不例外,除了每日的訓練,便是翻地。

地要用鎬頭一下一下的翻鬆,之前村子裡秦月讓人將旱廁的大便統一收集進行晾曬,這一舉動讓很多人都倍感吃驚,以為她有什麼特彆愛好。

如今正好拿出來鋪灑在地裡。

黑鬍子捏著鼻子一臉嫌惡,秦娘子這種出來的棉花會不會有一股臭味

秦月:……

地翻了,肥撒了,再刨坑澆水點上棉籽,這最初的工作纔算是做完。

對於糞便當做肥料的事情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如今不少人會用草木灰,但是腐爛樹葉等當做肥料還冇被髮現出來。

秦月為了能夠讓人坦然接受,將糞便作為肥料的好處說與眾人,同時將堆肥的法子也教給他們。

她若是不在,冇有空間中的水和土壤,也不至於冇有廉價合適的肥料。

玉米本身就是高產糧食,在華夏村的時候秦月就種植過玉米,對這個駕輕就熟。

開春之際,正是棉花、玉米育種的時節,秦月自然不想錯過。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