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糊豆後成了頂流導演 第第 169 章 痛苦的時候要拚命地痛…
-
痛苦的時候要拚命地痛……
痛苦的時候要拚命地痛苦,
纔是藝術。徐承熹把這種痛苦寄情於醇厚的歌聲裡,當唱及高音部分,她升了一個key,心中絞痛,
眼睛潮濕。
多情自古空餘恨。她用歌聲呼喚曾經愛人的名字,
最終無言歎息,
手足輕顫,
眼睛霧濛濛。
聽著雷鳴般的掌聲,
她醒神,發現台下不少觀眾眼中蓄滿淚水。
她躬身謝禮,回頭離去,與雨霏來到了待機室。
雨霏眼眶紅潤,說她不止把自己唱哭了,也把觀眾唱哭了,“完全不輸原創,
唱出了另一種肝腸寸斷的感覺,一點都不誇張。”
徐承熹完全是按照演戲的手法要求自己,
把自己掏空,
讓靈魂住進歌曲裡,
作為曲中人去用歌聲演繹,先感動自己,再感動聽眾。
這是一件相當耗費心力的事,
所以她現在筋疲力竭,
看見手機彈幕上誇她音色驚人、技巧舒服不給人炫技的感覺等等時,她心無波瀾,隻想閉目休息,其他歌手演唱完,
陸續趕來,與她聊天,她都提不起勁,垂頭沉思。
一個人不管做什麼,都透露著自己的本色。
車升和說她的電影作品情緒之大,同樣的,音樂作品、歌聲亦然。
在這場比賽中,除了音色,她是靠情感引起共鳴取勝。論唱功、技巧、香緹莫、天後完全在她之上。
很多聽眾最在意的恰恰是情感共鳴,冇有情感,冇打動他們的心,功力再深厚,技巧再高超,他們都覺得不好聽,反而會質樸又無情地吐槽炫技、油膩等。
所以這次被總導演告知拿了第二名,與第一名的香緹莫隻相差兩票,徐承熹冇了第一次公佈名詞的驚喜,淡笑從容,不漏痕跡安慰其他名次不佳被觀眾冷嘲熱諷的歌手。
國人大部分民族情緒強烈,從小到大受環境影響,競爭慣了,對競爭十分焦慮,在乎麵子,這次歌手節目組打著國外歌手、華語歌手競技的tag,吸引了很多路人觀賽,本國歌手比不上外國歌手,就會被罵,從罵後期修音錄音棚歌手當慣了到質疑歌手的業內地位,連因緊張發揮效果受損的天後都不能免俗。這也離不開藝人本身熱度高就關注度高容易招黑。徐承熹雖然獲得了大部分人的讚賞,同樣有人不喜歡她,網上就有人覺得她流量高,粉絲多,很多粉絲搶票去現場給她投票,對其他歌手不公平。
這……雨霏無語凝噎。“他們知不知道很多聽眾一開始都不認識你?以前又不是冇有知名度高粉絲多的歌手參賽,不還是現場投票不高?來聽歌的觀眾大部分不會壞事,誰唱得好就投給誰。”
“隨便外界怎麼說。”反正她的目的已經達到,在內娛大範圍出圈刷了一波熱度,讓很多不關注韓娛的年輕人與中年人認識了她。
雨霏帶著年輕人的率性天真,“對,黑酸再怎麼跳腳,都不影響你兩次比賽唱的歌最出圈,實至名歸的黑馬。”
“今天冇有聚餐吧。”
上週比賽,天後請了客,慷慨邀他們吃飯喝酒。
雨霏悄聲說,“冇有,除了倆外國選手,大家為了這比賽都心力交瘁,比完賽就想溜。”
現在正是節目熱度最高的時候,看熱鬨的都湧了進來。博得了不少觀眾的好感,國內藝人肉眼可見東亞人獨有的緊張、壓抑,讓觀眾親切又排斥。相較之下,兩位外國歌手鬆弛自在,水平持續在線。
“冇有我就直接回北京。”
《上和下》徐承熹要做成華語劇,內容大致不變,但有所改動,韓國特色得改成中國特色,她叫青鸞給她召集業內專業過硬的編劇做編劇。
當在北京的工作室與一眾業內大拿討劇本,商議得如火如荼,徐承熹才明白,為什麼這幾年她內心深處始終對《上和下》很多內容一籌莫展,劇情難以推進,台詞反覆修改。
因為她太想把這部涉及到階級關係、地域特色、情感之美的劇作好,無意識地把這劇本當成了華語劇來做。在韓國做這劇是無本之木,自然難以展開,當她回到故土,與真正同宗同源的業內人士交流,就是魚兒回到了河裡,找到了最佳夥伴。
而連她方方麵麵都難以避免地受土生土長的環境、文化影響,其他外國人自然不必說。
劇本不會馬上就編完,但初期的順利討論,劇情恰如其分的增改刪減,給了徐承熹莫大的信心,愈發堅定要把這劇打造成叫好叫座的經典。
這也使得她給諸位編劇反覆施壓,反覆提高要求,不是要劇情獨一無二永不過時,就是要台詞推動劇情同時一語雙關,且要用最簡單質樸的詞句,要讓十歲的觀眾都聽得懂,不能有雲裡霧裡的感覺。
雖然和她合作,心理壓力大,有種被她折磨的痛苦,但她對編劇的尊重,願意讓編劇施展才華,關鍵是錢給得多,就一切都不是事兒。
選節目組發來的歌時,青鸞對徐承熹說,“你挺適合當領導的,恩威並施,凝聚力強,還能鞭辟入裡地服眾。”
徐承熹作為導演,拍攝構圖、技巧、對光影等的掌控,已經是登峰造極的地步,但她編劇能力不如乾這一行乾了幾十年的編劇,不過這不影響她看出編劇打造的內容所存在的問題,這源於她不俗的審美,雖然煩她施壓,都又知道她說的對,於是繼續替她乾。
“謝謝。”徐承熹說你要是跟著我乾,我更適合當領導。
“跟著你乾?”
“對。”儘管剛共事不久,但徐承熹認為96的青鸞完全是一個得力乾將,統籌、情商、人脈、與時俱進能力都不俗,納入麾下,對她而言如虎添翼。
“你未來要離開雲和。”青鸞定睛看她。
徐承熹微笑道:“小廟容不下我這尊大佛。”
青鸞無聲笑。承熹很多言行在現在的網絡看來,是有點裝逼的,但她有實力,當她有實力和底氣,裝逼就不是裝逼,是真性情有個性,能引發一大批青少年追捧,因為青少年最喜歡有個性的人,千篇一律趕時髦貼人設的個性,長得再漂亮帥氣說得再好聽都是假人,做不了時代的號召人物。“行,我跟著你乾,但見不到兔子,鷹跑不起來。”
徐承熹笑道,“隻要你對我忠心用心,拚儘全力助我,屆時我給你股份,讓你做二把手。”
青鸞心中湧起一陣熱血。“成交。”
徐承熹讓青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填充個人工作室的人馬,儘力招新人,培養自己的心腹。“還有,時刻跟我的大粉和重量級粉絲團保持聯絡和資訊疏通,避免製造雙方都尷尬的局麵。”
這一招還是徐承熹耳濡目染芝荷、ay等人的做法。
“這個你不用擔心。”內娛的團隊自然也會跟大粉保持聯絡,比如提前告知拍的劇,暗示粉絲撕番位。
“我的重點是,避免雙方尷尬。”徐承熹解釋,她不想看見,她跟誰合作,乾什麼,粉絲不知道具體情況,認為這事對她不好,然後去罵人家,衝平台的場麵。
青鸞理解地點頭。“懂了。”
“還有,暗示他們少吹噓我,很多內容看得我如鯁在喉。”徐承熹認為,“路人看多了,也會煩的。”
“就是非關鍵期少營銷唄。”青鸞說她不用在意這個,現在不營銷不厚臉皮炒熱度都不一定能火,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早已不複存在,比的就是大營銷大吹噓。
“總之,避免過度營銷吹噓,什麼顏值上的通稿、豔壓話題彆發了。”剛出道那幾年ar喜歡發,她阻止不了,享受到了紅利,就不能多說,說了顯得又當又立,可現在她剛來內娛,她自己可以完全控製,從最初做起。
“你不知道現在的人有多外貌焦慮?”青鸞說這幾年大眾對美的追捧已經到了病態的地步,內娛女明星顏值捲成了全球之最,否則不會有什麼四普、四美的評選,至於男明星的顏值,很多觀眾已經放棄了,有著‘現在的男明星都醜’的印象,以致於古偶現偶都不想看。“你這相貌氣質,註定會被很多人追捧,藉著去拉踩誰,然後又引人反感。”
“好事者喜歡搞這些是好事者的事,我們自己不要參與。”她會很尷尬。終有一天她會年老珠黃,被人比下去,現在搞這些本質很虛,毫無意義。
青鸞無奈歎氣,覺得眼前這人有時軸得幼稚,天真又成熟。“說正事,有個劇導演想找你合作,我覺得不錯,你可以試試,要是爆了,在國內的國民度絕對飛漲。”
“什麼?”
“武則天。”
徐承熹吃了一驚,武則天?“讓我演武則天?”
“冇錯,導演說看了你參加歌手和以前的作品,覺得你很合適。”
武則天的劇內娛自然拍過,版本有兩個,褒貶不一,但最初的版本已是經典,想要超越它,難度可想而知。“我先看看劇本。”
她心中自是喜歡武皇這個人物,有想演對方的衝動與熱情,但若是劇本、導演不行,她再喜歡,再有熱情,也不想拍。
-